清明节表弟妹缺席拜山 姑妈咁解释 港男:后生一代已经唔拜山?

撰文: 安祖娜
出版:更新:

祭祀祖先是中国人的传统习俗,然而有些年轻人抗拒陪同长辈拜祭祖坟。早前有港男在讨论区发文,表示近年亲友在清明节拜山时,表妹表弟均缺席,而姑妈称“而家后生一代点会跟去拜山呀?”,尤其是关系较疏远的亲人,会更少出席。港男遂发帖问道:“你哋仲有无拜山呢个习惯?”有网民认为现今资讯科技发达,“上网揿个掣就可以线上拜山”,不必辛苦地远赴祖坟;但有网民认为拜祭先人是种“功德”,觉得亲人完全不来扫墓,长远会产生问题。

有港男在讨论区发文,表示近年亲友在清明节拜山时,表妹表弟均缺席。(《古惑仔之人在江湖》剧照)

楼主在香港讨论区以“后生一代系咪已经唔拜山?”为题发帖,表示自己从小到大家人会在清明节相约亲戚一同前往扫墓,“每年一到差唔多时间就约定大家”,可是过去数年的清明节表妹表弟也没有来扫墓,姑妈被问及时,指现时年轻一辈都不会跟随来拜山,又指除非是自己的父母,否则已甚少拜祭“隔代亲人”。港男遂问网民,“你地仲有冇拜山呢个习惯?”。

面对楼主的疑问,不少网民留言表示会以“线上拜山”代替真实祭祀,只要在手机安装应用程式就能随时遥距拜山,“上网拜山几好吖,做少好多嘢”。相反,拜祭会制造大量垃圾,认为“淘汰系迟早嘅事”;有人则提到亲人刚过身时还有少许怀念,但随时间流逝会逐渐减少扫墓的次数。“死去万事空,2至3代后就淡忘”。

有网民表示只要在手机安装应用程式就能随时遥距拜山。(食物环境卫生署图片)

有人认为现今的年轻人不像从前般重视亲情,“算吧啦,正所谓人情纸咁薄”、“后生要长辈带先会行动的”。不过,有网民则表示自己碰巧有空,而且不用长途跋涉,就会出席拜祭,打趣称“咪当系亲戚聚会”。

(香港讨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