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tch x Pokémon:用游戏进行一场社会实验
作者:薯仔炖肉盾
你试过玩单人游戏时,旁边的朋友七嘴八舌争著给意见吗?如果每人都有一个手掣操作游戏,相信场面必定会非常混乱惹笑。那如果我们给10万人每人一个手掣呢?那就变成一场社会实验了。
同行同往远方路,不会保证有地图
2014年,一名程式设计师在直播平台 Twtich 上开设频道“TwitchPlaysPokemon”,直播 Game Boy 作品《精灵宝可梦 红》(Pokémon Red)。但他并非自己玩游戏,而是设计了一个程式,让 Twitch 观众可以在聊天室输入指令操作游戏,例如“up”、“down”、“A”、“start”等。
这个频道瞬速爆红,最高峰同时有超过10万观众收看,估计有10分1人同时输入指令,大量混乱无序的指令导致角色不停原地打转、撞墙、开启小精灵图鉴、乱用道具,即使要拾起地上一个道具都相当困难。直播过程相当好笑,而游戏的进展可想而知相当缓慢。
无限猴子理论有些人即时联想起“无限猴子理论”(infinite monkey theorem) ──只要有无限时间,即使是一只不懂语言的猴子在打字机上乱按,终有一天也有机会打出任何特定的文字,例如是莎士比亚全集。同理,即使无数观众输入的指令互相干扰,只要有足够时间,也可以将《精灵宝可梦 红》破关。但“TwitchPlaysPokemon”这个实验有点不同,观众并非随机乱按,而是有意识输入指令,他们可能想朝某一个方向移动,或想在小精灵对战中使用某一招攻击。他们也可以在聊天室中沟通,甚至猜测其他观众的取向再决定。这系统听起来怎么有点熟悉?没错,这是一个充斥不同意见的社会缩影,这个频道后来也成为一个实践不同社会制度的实验。
无政府派 VS 民主派经过7天,在无数观众的鲁莽和合作下,主角终于跌跌撞撞进入“火箭兵团”的基地。这在《精灵宝可梦 红》中是比较复杂的关卡,以往人人都可操控角色的“无政府模式”(Anarchy) 令游戏进度停滞不前,于是程式设计师引入了“民主模式”(Democracy) ──指令必须经过“投票”,30秒内最多人输入的指令才会执行。这个模式听起来虽然更理性,但因为等待时间过长引起不满,而且很多观众认为“无政府模式”才是这个直播最有趣的地方。激烈的反对派于是不断输入“start9”(按暂停键9次),“干扰”游戏进度。后来“无政府模式”与“民主模式”的支持者分成两派,争论不休,游戏模式亦不时在两者之间切换,最后经过一共16天的努力,游戏终于破关了。
这场运用新媒体科技的社会实验得到不少关注,总计有5,500万观看人次。而直至现时,“TwitchPlaysPokemon”亦继续以相同方式直播其他 Pokémon 游戏,但它留在 Pokémon 迷及直播观众心中的还不止于此。
传说及宗教的诞生
“无政府模式”之所以迷人,就是因为它引发了很多意外的趣味。主角在初期会获得暂时无用的道具“贝之化石”(后期可以变为“菊石兽”),它因为在道具选单前列而经常被使用,却因为没有任何功能,渐渐被神化为“主角聆听神指示的道具”,甚至变成“无政府”教派的神,而另一个类似的道具“龟壳化石”则成为“民主”教派的神。
有经验的 Pokémon 玩家都知道,将“伊贝”进化为“水伊贝”对游戏后期比较有利,但观众却因为失误而将其进化为“火伊贝”。当大家想将其存入电脑时,却不慎放生了其他两只精灵,导致观众后来将“火伊贝”称为邪神派来的“伪先知”(False Prophet),所有不幸的事情都怪到牠头上。
诸如此类的笑点还有不少,例如在替小精灵改名时,“火恐龙”被命名为“ABBBBBBK”,观众暱称其为“Abby”;某一个星期日,观众不小心放走了12只宠物小精灵,被哀悼为“血色星期天”(Bloody Sunday)。
崭新的可能
游戏和直播的结合创造出新的可能,无论是社会价值抑或是玩家的集体回忆,都以前人所不能想像的形式出现。Twitch 行销副总裁 Matthew DiPietro 亦称赞,这个实验展示了电子游戏可以远超其设计者的本意,带来更多娱乐和创意,期待未来可以看到更多优秀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