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船敬二是生意人还是创作人?

撰文: GEME编辑团队
出版:更新:

作者:薯仔炖肉盾

提起稻船敬二,玩家可能会又爱又恨。一方面他将《洛克人》系列发扬光大,但另一方面,他离开 Capcom 后靠众筹推出的《Mighty No. 9》却令玩家大失所望。这位在业界相当高调又惹火的制作人当然不能靠两款作品定型,今天趁著稻船敬二的生日,GEME 和大家谈谈他的创作生涯。

洛克人之养父

1965年5月8日,稻船敬二于日本大阪出生。1987年,22岁的他从设计学校毕业,以画师身份加入 Capcom ,第一款参与的游戏是《Street Fighter》,角色 Adon 便是由他一手设计。

稻船敬二经常发表惹火言论,曾毫不留情批评日本游戏业界即将玩完 (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稻船被称为“洛克人之父”,但据他忆述,其实洛克人的设计者是他的师父北村玲 (工作人员名单上的代号为 A.K.)。北村玲先将游戏中会出现的洛克人用像素 (pixel) 画好,再交由稻船美化为宣传插图。1987年,初代《洛克人》在任天堂红白机上推出,不俗的销量让团队得以开发续集。

《洛克人》系列的角色 Zero 倒是稻船敬二的原创人物 (官方宣传图片)

北村玲对游戏的节奏及流程要求相当严格,令稻船开始由美术设计跨足游戏制作。这位师父在《洛克人2》推出后便退出 Capcom,而稻船在《洛克人》团队中担任的角色则越来越重要。终于在1996年推出的《洛克人8》中当上监制,主导了此系列以后过百款作品,令这个蓝色家用机械人成为 Capcom 的大明星。

武士刀、手推车、冲锋枪,样样皆精

当大家已习惯“稻船敬二 = 洛克人”之际,他却屡次开发出风格迥异的作品,大出玩家意料之外。1997年,《BIOHAZARD》的制作人三上真司邀请稻船共同开发续集,虽然游戏最终与原本的《BIOHAZARD》相差甚远,但却成为了销量破百万的新 IP,那就是金城武担纲演出的《鬼武者》。

2001年推出的《鬼武者》以金城武作为主角明智左马介的蓝本,续作亦分别由松田优作及尚连奴担任主角 (官方宣传图片)

虽然 Capcom 已有当家的丧尸游戏《BIOHAZARD》,但稻船却能另辟蹊径,在2006年推出《Dead Rising》,幽默的丧尸无双游戏成功吸引了众多支持者。同年12月,他又以监制身份推出射击游戏《Lost Planet》,半年内销量直达100万。稻船敬二至此似乎已站上制作生涯的顶峰,所有游戏类型都难不到他。

独立生涯不易行

2010年4月,稻船敬二被任命为 Capcom 的全球制作总监 (Global Head of Production),谁知6个月后他便宣布辞职,结束在 Capcom 23年的工作,同时成立 Comcept 及 Intercept 两间公司,正式展开独立游戏制作人的生涯。

独立年代的稻船继续不拘泥于游戏类型,先后制作手机社交游戏及女性向恋爱解谜游戏,2013年又在 PS Vita 上推出4人共斗游戏《暗魂献祭》(Soul Sacrifice),牺牲同伴换来胜利的主题一新玩家耳目。

《暗魂献祭》是当年 PS Vita 重点推广的共斗游戏之一 (官方宣传图片)

2013年8月,稻船在 Kickstarter 上宣布为《Mighty No.9》众筹,稍有资历的玩家一看便知道这根本是“Rockman No.9”,挟著“洛克人之父”及众多大作制作人的名气,《Mighty No.9》在2日后已成功达到90万美元的目标,最后共筹得380万美元。

之后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发售日期屡次跳票,正式推出后游戏品质令人大失所望,稻船甚至被称为骗子。稻船曾经公开表示,他愿意为《Mighty No.9》的失败负上全责,并将部份原因归咎于野心过大,同时发行10个平台的版本。稻船其后再尝试为新作《Red Ash》众筹,明眼人虽然知道这是《洛克人 Dash》的续作 (Red Ash 就是 Re Dash),但买账的玩家不多,众筹宣布失败,全靠中国斧子科技投资才能继续开发。

稻船的独立之路似乎并不顺遂,与 Capcom 年代的威水史比较更是天壤之别,到底原因为何呢?

《Mighty No. 9》虽然看似《洛克人》,但质素远远不及 (官方宣传图片)

是生意人不是创作人?

稻船与他的师父北村铃一样是画师出身,但同样选择了游戏开发这条路。有人认为他从《洛克人 8》开始担任游戏监制,职责是监管游戏品质,逐渐远离游戏机制的设计工作,当他失去 Capcom 的支援后,要主导游戏创作时便开始力有不逮。

事实上,稻船的确有种生意人的气息,作为全球制作总监,他的职责就是监察 Capcom 各地区的出品质素及销量。为此,他曾批评神谷英树太执著游戏的艺术性,令《大神》等作品叫好不叫座。神谷英树则还击,指稻船比起游戏制作人,更像一个商人。但以上种种是否能证明稻船是个不称职的游戏创作人呢?

《洛克人8》叫好叫座,这份成功难道没有稻船的功劳吗?(图片来源:synn YouTube http://bit.ly/2qSwcY7)

AAA 级作品投资庞大,基本要求就是能取得商业上的成功,这对一个在大厂里工作的优秀游戏创作人来说是必要的,可以说游戏性与销量并不能割裂。稻船在 Capcom 的岁月并没有局限于《洛克人》的光环,反而成功开发新系列《鬼武者》及《Dead Rising》,证明了他的创造力。离开了Capcom 后,他继续与业内精英合作,包括 Level-5、Sony Interactive Entertainment Japan Studio 及Team Ninja,其中《暗魂祭献》及《YAIBA:忍者外传 Z》虽然销量不高,但获得不少玩家喜爱,而且毋庸置疑是寻求突破的作品,从结果上来说甚至可以认为是“创意先行、商业次之”的游戏。无可否认《Mighty No. 9》是一次彻底的失败,令玩家非常失望,但亦不需要一次论成败。今次滑铁卢几乎拔下了稻船敬二的光环,但如果能令这位创意十足的开发者痛定思痛,再次专注于游戏设计,或许我们可以期待稻船的下一款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