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日本人如此喜爱“三国”?由史书到《萌娘战姬》的文化奇迹

撰文: 中和出版
出版:更新:

三十年前东渡日本,参加出版业聚会,我是场内唯一的中国人,一位中年人特地走过来结识。原来他的公司叫“光荣”,把“三国志”制作成电子游戏。我当然读过《三国演义》,甚至也读了些《三国志》,小人书(连环画)更是小时候看了多少遍,还照着画过战马战将,却不知电子游戏为何物。不过,一年后回国探亲,带回来的“大件”就是电子游戏机了,那时儿子正在读小学五年级。
(以下内容节录自《光看没有酒,樱花算个屁》)

日本令我这“友邦人士,莫名惊诧”,其一是惊诧三国在日本的盛行及其读法。

中国四大古典小说之一《三国志通俗演义》我们通常就叫它《三国演义》,而日本略称为《三国志》。中国说“三国”,日本说“三国志”,往往让我们误以为陈寿的史书《三国志》。一六八九年至一六九二年,京都天龙寺僧人义辙、月堂兄弟以湖南文山的笔名用文言体日文译成《通俗三国志》,刊行于世,先是在上层社会随后在民众间流传开来。从此,无论两国的关系友不友好,日本一直与中国共有这部古典文学作品。评论家桑原武夫说他反复读了二十多遍,这是读其他书从未有过的。

▼▼▼《三国志》至《三国志VII》▼▼▼

+2

不过,通常日本人所说三国志并非罗贯中的《三国志通俗演义》,更不是陈寿的《三国志》,而是指吉川英治的小说《三国志》。吉川“少年时熟读久保天随的演义三国志”(全称是《新译演义三国志》,至诚堂书店一九一二年出版),依据《通俗三国志》等译本用现代感觉进行再创造,从一九三九至一九四三年连载于《中外商业新报》,后由讲谈社出版单行本。自序道:“并不做略译或摘抄,而是把它写成报纸连载小说。刘玄德、曹操、关羽、张飞等主要人物都加上我的解释和独创来写。随处可见的原本上所没有的辞句、会话等也是我的点描。”吉川把中国的古典名著改写成日本民众喜闻乐见的大众小说,从此他们读三国志大抵是“这个国民文学”了。中国文学研究家立间祥介讲过一则笑话:他翻译了《三国志演义》,有读者来信斥责他不忠实于原典,因为和吉川英治所译完全不一样。这位读者很有点猛张飞,但由此可见,吉川的“翻译”是和原典《三国志通俗演义》大不相同的。

▼▼▼1985、1989年最初两代《三国志》的画面是这样▼▼▼

+5

吉川《三国志》以刘备为主人公,曹操也不取中国舞台的白脸形象,更为人性化。日本人读三国志,最喜欢的情节是三顾茅庐,最感动的场面是五丈原。中国文学研究家中野美代子说“中国人喜欢张飞而日本人喜欢孔明”。她还说,“近于妖”(鲁迅语)的孔明更符合日本人避免明确性、有点喜欢神秘气氛的特质。江户年间争论诸葛亮有无王佐之才,无论说有说无,都大赞关羽和诸葛亮是至忠的烈臣。长久以来诸葛亮的“智绝”和“万古云霄一羽毛”的人品让日本人感动不已,对忠孝观念、道德涵养有极大的影响,在高中生的心目中他是第五位备受敬重的中国历史人物。

▼▼▼《三国志VIII》至《三国志14》▼▼▼

+2

日本人动用各种媒介,三国志读法之多,从读到看到玩,大概也堪称世界之最。读的是小说,看的是漫画和影视剧,玩的是模拟游戏。一九八三年NHK电视台播放偶人剧《三国志》,是根据立间祥介翻译的《三国志演义》改编的,由偶人美术家川本喜八郎创作了二百来个偶人,据说诸葛亮的头做了四次才满意。一九九二年上映费时十年制作的电影动画片《三国志》,共三部,编造了一个诸葛亮的女儿凤姬。电子游戏《三国志》上市,玩的人参与到三国志当中,但三国志战斗历时二百年,人物超过三百多个,玩游戏不易掌握,难以尽兴,所以,尤其是大学生,很喜欢看漫画三国志,不仅看起来津津有味,还可以收集游戏攻略所需要的资料。

▼▼▼最新的《三国志14》的画面▼▼▼

+5

横山光辉是与手冢治虫、石之森太郎并驾齐驱的漫画家,他的《三国志》是漫画三国志的先驱之作。以吉川《三国志》为底本,又加上他独自的见解,故事演义到蜀国灭亡。人物造型打破中国传统的形象,例如以肥胖出名的董卓被画成瘦子,吕布满脸胡髭。自一九七二年至一九八七年连载十五年,获得日本漫画家协会奖。横山光辉说过:“我的史传作品说来是入门,《水浒传》也好,《三国志》也好,但愿能引发读者的兴趣,进而去读小说或史书。”从一九九四年连载到二〇〇五年的漫画《苍天航路》以曹操的一生为主线描画三国时代。六〇后漫画家王欣太是大阪人,被约稿之前连曹操、刘备的名字都不知道,开始画三国志起了这么个笔名,是为了进入中国人角色。这部作品随后改编为电视连续动画片,并制作模拟游戏。

率先制作三国志模拟游戏的是光荣公司,自一九八五年以来持续三十多年,二〇一六年发行“百花缭乱的英杰剧”《三国志13》,是日本最长寿的电子游戏(编按:最新《三国志14》已在2020年发售)。在手机全盛的今天,三国志游戏更大得人气,简直达到了饱和状态。例如,游戏被放置也继续进行的《萌姬们的物语》、全世界下载三千万次的战略游戏《三国天武》、据说全世界用户多达二亿以上的《你和我的三国志》、说大阪方言的《忒三国关西战记》、二〇一七年发行的动脑类型《乱世演武》,等等。

随便就搜寻到无数“三国”APP(google play撷图)

世界文学史上恐怕再没有任何一部作品像《三国演义》之于日本,被别国读得如此长久、广泛、深入,简直读成了奇迹。但毕竟不是自家的东西,也就不那么敬畏,不乏胡编乱造,好似郭德刚说相声,随意拿日本耍笑。我们对自己的古典,甚至对别人的古典,往往视若神圣不可侵犯。读自家的文学,读者都像是当事人,而翻阅外国小说可能有置身事外的清醒一面。况且翻译的语言往往带有解说性,古典被现代化,譬如日本人评价诸葛亮就会用能力主义、活用人才之类的流行话语,以致改变了读者的读法。

▼▼▼不少著名的三国作品,各武将甚至“变性”▼▼▼

有人这样说:三国志的最大魅力是谋士的活跃,在今天的日本企业里许多经理所苦恼的就是缺少这样的谋士。决定重大方针之际,征求干部们意见,得到的往往是评论家式的答复,甚么“我认为成功率约有百分之六十”之类,而三国志的谋士们积极地献策、争论、劝诱,掉脑袋也不悔,这正是今天日本所需要的。他们把三国志读成人生训、处世方、成功法、组织学、领导术、战略论,千奇百怪,尤其被经营者奉为座右之书。当年觉得耳目一新,后来我们也学来了这种读法。

起初模拟游戏《三国志》时代背景和人物能力的设定以古典《三国演义》和吉川《三国志》为依据,后来逐渐地照准史书《三国志》。横山光辉的漫画三国志也是越画越注重服饰、武器等的历史考证,虽然是漫画,是游戏,娱乐之中也尽可能给人以正史乃至史实的知识。

▼▼▼相关图辑:2009年2019年漫画十年回忆,你有否同感?(点图放大)▼▼▼

+6

正史未必彻头彻尾是史实,《史记》的文学性即表明这一点。演义自古与正史并行,它更多地表达民间乃至民众对历史的见解和情感。演义与正史的区别无非在所含史实的多寡。历史如故,“演义”方式则多变,随时代的演进而演变。评书、小说、影视,现而今到了网络时代,游戏来演义历史就当仁不让了。不能指望游戏去挖掘史实,那不是它的天赋与使命,它只是把历史变得有趣,壮大着历史爱好者的队伍。即使引用古诗词和戏词,也只是增加知识含量,并非更走近正史。当史学家跟娱乐较真时,不是我们把历史玩完了,而是史学家已变成呆雁,玩不动历史。游戏应该寓教,但没有替代课堂的义务,不必当“东皇太一”。

中国的古典丰富了日本人的想像力,激发他们的创作力,从小说到漫画、影视、游戏。反而是我们本家背上了古典的包袱,以卫道者自居,不敢越雷池半步,有些人就像电视剧流行的狙击手一样,趴在见不得人的地方等着打出头鸟。日本的漫画、动画片以及影视内装了很多中国文化,特别是《三国演义》和《西游记》两部古典文学,这也是我们感到亲切、易于接受的奥秘所在。他们的成功早已证明漫画、游戏等娱乐是引起别国民众对日本的文化和历史热心与关注的最有效方式。把中国的历史及文化更多地加以“现代化”,并使之走向世界,只能靠我们自己。最终,荣耀属于王者。

(《光看没有酒,樱花算个屁》封面)

书名:光看没有酒,樱花算个屁
作者:李长声

【本文获“中和出版”授权转载。】

《香港01》App,手机用户,体验更佳!精彩游戏攻略、动漫消息即时放送!

立即下载:https://hk01.app.link/qhBfXjo3v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