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海诚《天气之子》影评:比《你的名字》丰富但“天气不似预期”

撰文: 永高
出版:更新:

所有电影都有人喜欢有人不喜欢,不过日本新一代动画导演之首新海诚的动画好像演得特别激烈,喜欢的朋友全程投入义无反顾,不喜欢的会嗤之以鼻甚至破口大骂。要理解个中来由,先从他的起点说起……
(注意:内文含有《天气之子》少量剧透)

一切从《星之声》开始

即使你有多不喜欢新海诚,但有一点不可以否认的,是他拥有无比坚决的毅力,甚至可说其作品可以受全球瞩目,都是靠他一个人打拼出来的。从90年代加入游戏公司日本Falcom担任动画制作开始,到以一己之力花半年时间埋头苦干制作短篇动画《星之声》,新海诚将导演、剧本、演出、作画、美术和编辑一手包办,然后在一个不足五十座位的戏院举行放映,你便知道这个人对动画制作的热诚和毅力非比寻常。《星之声》的主题是少男少女等待短讯时忐忑心情来一次无限性扩大,扩大到地球跟冥王星的时间距离,当一个短讯需要等待八年时间,当一段感情需要八年时间才可以得知对方的心意,你还会愿意维系这段感情吗?新海诚在短短二十多分钟内,非常准确地把将年轻情侣面对这种关系的失落和惘然若失描写出来。

《星之声》的主题是少男少女等待短讯时忐忑心情来一次无限性扩大。

五出动画确立个人风格

之后便到了以确立自己风格为目标制作动画,《她与她的猫》以全读白演绎了一次夏目漱石《我是猫》的变奏:卸下了文学的复杂性,换上青春浪漫的青少年氛围,初步确立了他以独白和风景描写穿插的说故事模式(《她》中的猫也比《天气之子》的更吸引);《云之彼端,约定的地方》肯定了他对电影配乐的重视,令日后每次动画到了某个高潮位便会响起令人催泪的音乐(后期则是主题曲);《秒速五厘米》回归少男少女情窦初开的框架,以谧静的城市景致营造出从容不逼但难免寂寞的氛围,对话非常次要,透过内心独白还有片尾快闪画面配合非常好听的主题曲,娓娓道出少男少女喜欢对方却留不住对方的情怀。这种利用独白加上客观环境描写而堆叠出角色内心深处感受的表现手法,新海诚称是受村上春树作品影响,也成为了他在动画界独当一面的风格;之后《追逐繁星的孩子》是新海诚一次想利用宫崎骏动画元素走上国际舞台的尝试,但从不同角度来看这也是一次相当失败的试验,这不是新海诚动画风格的本来面貌;《言叶之庭》重回轨道,以日本文学最典型的禁忌之恋作主题,加入大量文学式读白,令电影渲染非常浓厚的艺文色彩,甚至被评论家定义为“映像文学”。

《她与她的猫》以全读白演绎了一次夏目漱石《我是猫》的变奏,猫的描绘也比《天气之子》中的猫更吸引。

你的名字》集过去元素大成

直到《你的名字》,新海诚终于集过去元素之大成,将作品带到面向世界的顶峰。小品式格局、清新唯美、以景抒情、空灵飘逸的配乐、催泪的主题曲、大量内心描写独白、车站、车厢、灯柱、城市夜景、草原、天空、云、烟……,这些都成为了新海诚建构动画风格的主要元素。至于文学性,如果要比较新海诚跟村上春树的分别,大概是后者专门写成年人无可挽回的失落和创伤,而新海诚则是属于年轻人的初恋情怀。因此也得到新世代的一群年轻观众的认可,《你的名字》全球票房超过318亿日元,超越《千与千寻》成为日本最高票房动画。有评论认为,新海诚成为代表著新世代动画迷口味的最高指标。
 

《你的名字》集过去元素之大成,将作品带到面向世界的顶峰,新海诚成为代表著新世代动画迷口味的最高指标。

杀手锏以景抒情无可挑剔

到了《天气之子》,如果以故事完整性和丰富度来说,《天气之子》大概是新海诚出道以来最丰盛的一次,人物丰富而立体,画面上不再是只有男女主角,一众配角也有其背景性格,虽然未至于能够独立发展成一条支线,但总算在主角旁边产生互动,令故事不再单调;作画方面则贯彻新海诚的唯美,以景抒情一向是诚哥杀手锏,今次也不例外,而且处理也是非常完美,几乎没有甚么可挑剔之处。

天空相拥成谷泪腺高潮

《天气之子》中,晴天、阴天和雨天的对比透过女主角能力做出霎时变化,令人赞叹。雨天本来让人阴郁,但透过剧情的推动缔造出一种令观众不想雨停下来的欲望,这是编导功力。稍微令失望的是动画中利用3D动画制作的水滴跟整出动画产生违和,总觉格格不入,有待改善。因为题材涉及天气,天空也成为了其中一个不可或缺的主要场景。以天空为主要场景集中在动画头段与尾段,其中最后一幕男女主角不理生死从三千呎高空俯冲地面相拥一幕,配上Radwimps主题曲,成为新海诚最典型的催谷泪腺的高潮。桥不怕旧,最紧要受,相信很多女观众看到这一幕也会潸然涙下。

以故事完整性和丰富度来说,《天气之子》大概是新海诚出道以来最丰盛的一次,人物丰富而立体。

不配称作“映像文学”

那《天气之子》是不是没有缺点呢?首先是之前提到那份所谓浓厚的艺文色彩,在《天气之子》中都只是不断以一本《麦田捕手》(The Catcher in the Rye)作为布景道具,跟整出动画几乎没有关连,也看不到男主角帆高有太多跟沙林杰相同程度的愤世嫉俗或泄愤,跟“映像文学”的形容名不副实。动画中的内心独白带有一点诗情意象,予以幻想与感受,姑且可以称为浸透艺文气息,但与真正写出人民关怀及真善美的文学作品实在相距甚远。

两小时铺陈一个简单故事

其次,从《星之声》到《天气之子》,这么多年来新海诚的主题都没有变,就是描绘一份情窦初开、未经人道的青涩初恋,那份年轻男女单纯而虚幻之情,喜欢的人可以投入无限幻想认为浪漫得无以复加,不喜欢的人会觉得离地而不切实际。更重要是,那份虚无幻想的男女之情描写如果像《星之声》只维持二十分钟,又或《秒速五厘米》将一小时分割成三等份的小故事,将比较适合,但当延长至超过一小时甚至像今次《天气之子》114分钟的长度时,在没有太多故事转折和情感变化的情况下,便会令人觉得内容空洞,情感浅薄,“为何要以两小时的故事内铺陈一个如此简单的故事?”这是画面如何流丽、以景入情如何出色都不足以弥补的核心关键。

《天气之子》片长114分钟,在没有太多故事转折和情感变化的情况下,容易令人觉得内容空洞,情感浅薄。
一众配角也有其性格背景,在主角旁边产生互动,令情节不再单一乏味,其中以本田翼配的夏美表现最出众。

后记:新海诚从“少年”到“青年”

《天气之子》中小栗旬配音的记者大叔圭介经常称呼帆高为“少年”,到片尾最后一段,事隔多年,他也改口成“青年”。作为观众的我们,也见证著新海诚从“少年”走到“青年”的心境变化--至少结局跟以往有了跟以往不一样的抉择。从《星之声》到《天气之子》,我们看到了新海诚作为一个动画制作人在故事创作方面的成长,但要作为真正满足动画迷的经典大概还有点距离。新海诚有能力制作日本最高票房动画,但票房并非衡量作品优秀的唯一准则,取得更多动画迷的认同和赞许,甚至令本来嗤之以鼻的Hater心悦成服,才是新海诚往后继续努力之道。

动画中的内心独白带有一点诗情意象,予以幻想与感受,姑且可以称为浸透艺文气息,但与真正文学作品实在相距甚远。
《天气之子》中都只是不断以沙林杰《麦田捕手》(The Catcher in the Rye)作为布景道具,但跟整出动画几乎没有关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