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大百科】APM手速
作者:薯仔炖肉盾
玩游戏除了讲脑力,体力也很重要,最消耗体力的莫过于快速输入指令的手指,而量度手速的指标就是 APM。到底游戏玩家的手指可以动得多快呢?
(封面图片:《StarCraft 2》宣传图片)
金手指的年代
APM (actions per minute) 指的是“每分钟操作数”,即玩家平均在一分钟内使用滑鼠、键盘或手掣输入了多少指令。数字越高,代表玩家越忙,手指的速度亦越快,故此也有人直接称为“手速”。
说起 APM 当然不能不提高桥名人。1985年,原名高桥利幸的他以“16连射”(1秒钟按键16次) 的惊人速度闻名,为一般人的2倍,被冠上围棋界的称呼“名人”(原指围棋界最高级的棋士)。尽管按的只是一个键,但当年的游戏机制较简单,尤其在射击游戏里,射击的频率完全等同于玩家的手速,手速快的玩家拥有压倒性优势。高桥名人凭此成为无数玩家的偶像,帮助 Hudson (《炸弹人》系列的开发商) 的战机游戏《Star Foce》大卖,接拍广告、推出漫画,甚至有以自己为主角的经典游戏系列《高桥名人之冒险岛》,以及与另一电玩高手毛利名人共演的电影。
不过30年后,高桥名人在电视节目上自爆其实非常不擅长玩游戏,他只是 Hudson 的员工,跟从公司的指令成为英雄,催谷游戏销量。不过“16连射”确是苦练出来的功夫,只是不能像电影中破开西瓜而已。
超级忙碌的指挥官
到了新世代,游戏机制变得非常复杂,最讲究 APM 的游戏类型是即时战略游戏,当中又以《StarCraft》系列为代表。与《Age of Empire》相似,在《StarCraft》系列中,玩家要在基地采集资源、建造不同的建筑升级科技、侦察对手的兵种、产出相克的军力进攻,直至歼灭敌人的基地为止。在高手对战时,以上所有事情都要同步进行,交战时不忘生产,生产时不忘偷袭,甚至会有三线进攻对手的同时防守家园的情况,职业选手在操作时的画面简直令人眼花缭乱,配上高速运转的脑袋,可以说是最高门槛的电竞项目之一。
一般《StarCraft 2》玩家的 APM 约为100 上下,高手约为200多,但到了激战时,APM 会飙升到300至400,换言之选手每秒下达了5、6个指令,即使只维持半分钟亦非常累人,谁说电竞没有体力消耗呢?
这么高的 APM 可以用来做甚么呢?让我们看看著名选手 MarineKing 的表演。
片段中蓝方 MarineKing 的陆战队被包围,上方来了一群红方的毒爆虫,牠们会自爆并造成大范围伤害,陆战队只要碰上便会死亡。但 MarineKing 控制陆战队重复退后、分散、射击的动作,成功用便宜的陆战队消耗昂贵的毒爆虫。这些操作并没有自动按键可用,全靠 MarineKing 一群一群、一个一个的操作,在他的手上,这些陆战队就像有自我意识的生命一样。
速度 ≠ 水平
当然 APM 只是一个速度指标,并不完全代表玩家在游戏里的表现。《StarCraft》选手在开局时,会为了暖手而重复无用途的按键,一样会将 APM 推高,故此亦有更仔细的 EAPM (effective actions per minute,每分钟有效操作数),过滤掉无用的输入。而即使是 EAPM 低,亦不代表玩家水平低,毕竟准确的操作便会大幅减少输入指令的数目,而某些选手或战术本来就较不需求手速,只是各有所需而已,像有“虫王”之称的台湾选手 SEN 的 APM 便多数在200之下。
最后看看《StarCraft》选手 NaDa 在 Razer 的纪录片《The Hax Life》中的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