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游长城”打破地理限制 在线“爬长城、修长城”
团结香港基金辖下中国文化研究院与腾讯基金今日(3月28日)举行发布会,宣布携手将寓文物保育教育及学习趣味于一身的数码平台“云游长城”(香港版)引进至本港中小学校,以多种前沿科技打造出沉浸式的“数字长城”,成为配合课程的多元学习资源,推广中史、价值观教育及STEAM的跨学科学习,教育及启发香港青年肩负及参与中国历史传承及文化遗产保育。
“云游长城”打破地理限制
喜峰口长城是中国长城的一段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悠久,极具文化价值。喜峰口位于河北省迁西县以北40公里,踞于滦河河谷,是燕山山脉东段的隘口,历来都兵家必争之地——汉代设松亭关,明代筑城置关为喜峰口。
南宋诗人陆游在《楼上醉书》写道 :“三更抚枕忽大叫,梦中夺得松亭关。中原机会嗟屡失,明日茵席留余潜。”喜峰口段长城主体淹没水下,形成“水下长城”之奇观。
处于祖国边陲的港人学子,要一睹“水下长城”的壮丽奇观,少不免要跋山涉水。中国文化研究院与腾讯基金会携手引入的“云游长城”(香港版),打破地理的局限,让莘莘学子在游戏中游历“数字长城”。
全新视角传承中华文化
“云游长城”原版于2022年在内地推出,是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办公室、国家文物局指导,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腾讯基金会、腾讯游戏CROS和腾讯技术公益,联同天津大学建筑学院、长城小站等众多长城保护研究专业机构及社会团体共同打造的公益成果。
昨日(3月28日),中国文化研究院与腾讯基金会宣布结成合作伙伴,特别开发“云游长城”(香港版),配以粤语旁白和繁体说明文字,拉近本港学生与长城的距离。
中国文化研究院院长邱逸表示,基金会为研究院提供“云游长城”相关技术和资金,研究院则提供相配套的教学法和教材,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更完善的教学支援。他相信,“云游长城”将为本港学生提供新视角,更好地认识、理解、欣赏和传承中华文化。
高精度还原建筑风貌
“云游长城”的特色之一,是开发团队将喜峰口长城的地理特征和建筑风貌与游戏技术紧密结合,要实现高精度还原绝非易事。
腾讯集团公共事务副总裁、腾讯基金会行政总监李子树在发布会上介绍,“云游长城”数字平台与小程序的开发过程中,为了制作具沉浸式体验的喜峰口段“数码长城”,腾讯游戏技术团队通过使用照片扫描建模技术,实现了对喜峰口长城部分区段(1公里)的精准测量,并拍摄超过5万张的海量素材,以保证实现照片级还原,再通过自研的PCG工具(Procedural Content Generation,过程化内容生成)和云游戏技术,成功处理了长城多达10亿多面的数字资产。
其中的一树一木一明一暗均是科技的结晶,20万颗树每颗均以五层贴图制成,从而还原实际时间和环境形态。李子树希望广大香港青年在线上爬长城、修长城,“通过简单、有趣的修缮工作,了解长城的保护知识,推动他们参与保育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
用科技驱动公益模式创新
“云游长城”也不仅仅是一款娱乐游戏,当中融入了喜峰口长城的历史和文化,让玩家在娱乐的同时,了解到更多历史和文化背景。用家通过扮演长城的“线上修缮师”,体验修缮长城过程中的考古、清理、砌筑、勾缝、砖墙剔补和支护加固五项重要的修缮工作,了解个中的文化、保育和建筑知识,成为一款既有兼具娱乐性和教育意义的游戏。
香港津贴中学议会主席、九龙真光中学校长李伊莹;香港资助小学校长会主席、 宝觉小学校长钟丽金;香港电脑教育学会主席、香港真光书院副校长朱嘉添均有出席发布会。三位校长表示游戏能让推广中华文化的工作变得更有趣味,认识保育知识,有效地提升中小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识。朱嘉添认为,只按书本教学已经满足不了学生的学习需求,“云游长城”的沉浸式体验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他期待“云游长城”增加更多社交媒体和闯关的元素,更能够吸引高年级学生寓学习于娱乐。
腾讯基金会是全国第一家由互联网企业发起的公益基金会,在2007年的起始基金为2,000万元人民币,及后每年按照利润一定比例持续捐赠。基金会希望推动互联网与公益慈善事业的深度融合与发展,通过科技和平台连结慈善组织、公众、政府、企业和媒体等,用科技驱动公益模式创新,建设人人公益及透明公益生态,倡导理性公益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