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预算案2023|一文看清“消费券”成败得失 千亿能买你开心?
财政司司长陈茂波下周三(2月22日)发表现届政府首份《财政预算案》,外界最为关注会否全民派发第三次消费券。两年过去,第一次消费券计划惠及720万人,涉及360亿元公帑;第二次惠及660万人,涉及660亿元公帑。那么,市民究竟把消费券花在哪里?效用是否达到政府预期?有关注公共理财的学者指出,消费券的心理作用高于经济作用,可令市民开心一些,但派钱并非唯一令市民开心的途径。
不派又派用意何在
新冠病毒疫情爆发以来,“电子消费券”似乎成为每年《财政预算案》的“指定动作”。但在派发之前,特区政府对于消费券的态度,经历一些变化,显得左摇右摆。
早在2019年底,受“反修例风波”影响,零售销售总额连跌数月,第三季度私人消费开支更是出现10年以来的首次下跌,已有政党建议全民派发现金或消费券。对此,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回应称,参考过日本及台湾等曾推出消费券的地区,经分析后认为效用没有想像中那么大。时任署理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副局长陈浩濂亦在2020年初表示,发放消费券可能需要比较高昂的行政成本,而且效果或受“替代效应”所影响,例如有些市民主要以消费券去支付基本生活开支,但未能因为取得消费券去增加额外消费。于是,当年2月26日发表的《财政预算案》,采取全民派发一万元现金的做法,以鼓励本地消费。
然而,疫情肆虐之下,本地经济持续陷入负增长,私人消费开支也进一步下跌,政府态度随之出现转变。2021年2月24日发布的《财政预算案》推出“消费券计划”,决定向每名合资格的18岁或以上香港永久性居民及新来港人士,分期发放总额5,000元的电子消费券,用以刺激市民消费意欲,促进金额流转,加速经济复苏。同时,政府亦希望透过消费券计划鼓励更多本地商户及市民使用电子支付,推动本地电子支付市场发展。
两年过去,第一次消费券计划惠及720万人,涉及360亿元公帑;第二次计划惠及660万人,涉及660亿元公帑。那么,全民拿到的消费券都花在哪里?其效用是否达到预期?
未见统计成本效益
对于消费券计划的效力,特区政府信心十足。2021年8月第一次第一期消费券发放后,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许正宇在立法会会议上表示,计划可为本地经济带来0.7个百分点的提振作用。普罗大众乐见政府派钱,于是2022年2月23日发表的《财政预算案》,陈茂波宣布派发新一次电子消费券,并“加码”至每名合资格市民一万元。同年10月发放第二阶段第二期消费券后,陈茂波称该些消费券将为市场注入超过150亿元的消费力。
但实际效果如何呢?根据岭南大学香港商学研究所于2021年11月发布的《关于消费者第一期领取和使用消费券情况的研究》,最多受访者光顾的消费场所为超级市场(75%)、零售店(59%)、百货公司(36%)和食肆街市档贩(31%),而最主要的消费类型分别为餐饮(25%)、日常用品(25%)和食品(24%)。由此可见,消费者多将消费券花在缺乏价格弹性的餐饮日用上——与政府2020年初对市民主要以消费券去支付基本生活开支的担忧不谋而合。报告还显示,超过四成受访者会“贴钱消费”,而且越年轻的越倾向贴钱消费,但对于贴钱消费的金额和次数,报告未有进一步的统计。
事实上,大洒超过千亿公帑之后,特区政府至今未对两次消费券的使用效能发布任何研究报告,外界对于消费券的支付工具、消费场景、消费种类等等资讯不得而知。
《香港01》尝试透过消费券计划同期的经济数据进行评估(见上表)。2022年4月第二次第一阶段消费券发放后,当月零售销售价值总额同比升11.7%至302亿元,增长明显。不过,随后两个月,零售销售总额开始下跌;至同年8月、10月、12月再发放第二阶段的三期消费券后,虽然都带动了销售货额的轻微上涨,但提振作用并不持久。
政策研究有待公布
政策成本同样值得关注。2018年推出的“关爱共享计划”经过资产审查后派给约300万名合资格人士,总开支约113亿元,其中行政成本3.11亿元,平均每人行政费高达104元。至于推出消费券后,由于计划涉及约660万名合资格市民,省却不少资产审查和人群筛选的费用,行政费用确实大幅下跌:2021年消费券计划的行政费用约为2.5亿元,2022年则为约4亿元——每次平均而言,每名市民分别需要37.9元和60.6元。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在这共计6.5亿元的行政费用中,有1.08亿元是四大电子支付营办商的服务费。因此,电子支付系统的推广效果不能仅仅被视为消费计划附带的利好,应当检视这一部分公帑所发挥的效用。2021年8月,陈茂波发表网志透露,截至7月底,四大支付平台新增逾220万个帐户,并且新增4.8万商户开始接受电子支付。在2022年8月第二阶段消费券派发首日,AlipayHK交易金额较前一日(8月6日)升超过1.3倍。
不过,根据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库务科的信息披露,在2021年及2022年第一阶段消费券计划中,约七成市民选择以八达通收取消费券,约两成选择AlipayHK,Tap & Go“拍住赏”及WeChat Pay HK则各占约半成。八达通本身的普及率非常高,这难免令人关注,为了使用消费券而新注册另外三间电子支付帐号的用户,在用完消费券额度后,是否会继续、经常地使用相关支付系统?有关问题同样有待商家和政府进一步回应。
回到最初的问题,新的一年,政府还应当继续向全民派发消费券吗?除了透过事后的经济数据衡量政策成效之外,还须检视政策初衷和推行手段,到底为了解决什么问题?
推行手段不符初衷
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发布的《各地派发消费券的经验及其对香港的启示》指出,消费券除了提升民众消费力和刺激消费之外,往往还应达至其他政策意图,例如救济特定对象、扶持特定行业,所以需要因应不同目标设计发放对象、适用范围和使用方式。
假如消费券是为施行社会救济,就会针对低收入人士或弱势群体进行发放。早在1999年,日本泡沫经济破灭,民间消费活动低迷不振,当局推出针对特定人群的“地域振兴券”,惠及15岁以下儿童的家庭、领取社会福利金的群体和65岁以上的老人,希望帮助他们摆脱经济困境和刺激消费。不过,它所带动的消费仅为使用消费券总额的32%。
倘若消费券是为了精准支援特定行业,就会对消费券的适用范围作出限制,或直接发行只供某些行业使用的“定向消费券”。例如,新加坡政府为了支援受疫情重创的旅游业,曾向18岁以上公民发放100坡元的旅游消费券,限于购买当地旅游景点门票、游览行程、酒店住宿;及后再派发100坡元的生活补助券,只能用于邻里商铺和小贩中心。
疫情之下,香港和很多亚洲地区一样推出消费券,但相对而言,特区政府的“全民派糖”策略最为“简单粗暴”。有些地区会对使用面额进行限制,促使市民小额多次地消费,例如澳门分三次发放共计16,000元给每位居民,但每日的使用上限仅为300元。也有地区以折扣券、满减额度等方式设置使用门槛,如台湾的“振兴三倍券”让居民以1,000元新台币兑换三倍面值的实体消费券,或在消费满3,000元后获得2,000元补贴。
“来到2023年的今天,疫情已经过去了,现在的问题并不是消费券有没有用,而是现在还需不需要消费券。”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讲师邹崇铭向《香港01》的记者表达了对于继续派发消费券的担忧。他质疑,许多市民在疫情期间收入减少、甚至失业,消费券确实可以发挥“雪中送炭”的作用;但是随著经济逐渐恢复,市民已经在主动消费,有的甚至会进行“报复式消费”,继续派发消费券岂不是在“火上加油”?
扩大二次分配想像
根据政府统计处,香港的失业率由2021年2月最高峰的7.2%下降至2022年底的3.5%,逐渐回落到疫情爆发前水平。不过,因为疫情封锁近三年对各行各业造成的打击并未恢复至疫情之前,依然需要政府出台政策,扶持经济复苏,但具体方法,有待商榷。
邹崇铭将发放消费券称之为“还富于民”的政策,本质上是进行“二次分配”的手段。相比于“全民派钱”,邹崇铭认为“派股份”的分配方式更容易做到长治久安,因为股份不同于消费券需要在短期内花完,而是可以每年收息,从而产生长远的收益。再者,他也提到,无论是派钱或者派消费券,最终大多数会流向百佳、惠康等大集团,市民获利有限,但在创科大势之下,如果将科学园股份分给市民,可令更多人共享香港繁荣。
实际上,“派股份”的分配思路已经在一些财富管理的实践中得到了体现。例如全球各地兴起的“主权财富基金”,是由公民共同拥有的资产,公民享有基金的间接控制权。美国的阿拉斯加洲和挪威皆因为石油收益的累积,分别通关设立永续基金和投资再生能源等永续项目向公民派发红利。邹崇铭相信,类似的政策会出现越来越多的试点。
虽然对于香港来说,上述政策似乎是遥远的蓝图,但并不意味著现有的财政政策没有更加精细化、精准化的空间。以斥资过千亿元得“保就业”为例,独立股评人David Webb旗下的网页“webb-site”统计首轮资助的计划发现,“保就业”涉资的金额较原定预算开支的810亿元超支近100亿,但酒吧、健身房等受疫情影响巨大的产业所获得的资助却仅占支出的5-10%,而获资金资助最多的公司都是人们耳熟能详的大集团。
财政预算案2023 会再派发消费券?
今年会的,财政预算案2023宣布,今年会派发消费券2023,消费券金额、派发方法详情请看。
2023-24年度财政预算案详情?
2023/24年度《财政预算案》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将于2023年2月22日早上11时公布,香港01为你持续更新,懒人包即时更新请看。 减税扣税方面,宣布宽减2022/23课税年度100%的薪俸税及个人入息税,并设立上限金额,详情请看。中小企融资担保计划方面,就限期延长;全新HAPPY HK开心香港启动,办海陆嘉年华及多区美食市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