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日新政”可做什么?
撰文: 01周报
出版:更新:
特首候选人李家超上周六(4月30日)出席电视答问会时表明要坐言起行,定下百日施政目标。“百日新政”这个现象源自经济大萧条与二战时期的美国总统小罗斯福(Franklin D. Roosevelt),他在美国亟需由乱入治的历史时刻入主白宫,以三个月为期、雷厉风行地推出了一系列经济政策,成功纾缓了美国社会危机。“百日施政”也成为后世评估美国总统上台表现的一个指标。
李家超的“百日新政”主要针对土地房屋行动与筹划组及为公务员设定行政关键绩效指标(KPI),要求政府部门在他上任百日之时提出初步方案,这些规划与罗斯福不可同日而语。今届特首选举给予参选者的准备时间短了许多,社会也许真要给予新特首更多时间,不能倒过来对他开出不切实际的“空头支票”。更何况“百日”事实上仅占一届美国总统百分之七的任期,对五年一任的香港行政长官来说,更仅占约百分之五,本就无法作为评断施政成效的客观因素。
罗斯福之后历任美国总统的成绩单也早已让“百日新政”沦为后无来者的“魔咒”。正本清源,他之所以能够历史留名,不是因为开创了“百日新政”,而是其施政实实在在改变了美国的面貌,留下了长远的影响,而这一切立足于他在执政思维上突破意识形态框架,正面积极地看待政府对经济运作的务实干预作用,以只争朝夕的决心付诸行动。
认清问题的本质,才是使执行有效发挥、带来结果的关键。
详细内容请阅读第315期《香港01》电子周报(2022年5月3日)《“百日新政”可做什么?》。按此试阅电子周报,浏览更多深度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