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巨企占尽“竞争优势” 小市民数据产权难获保障?

撰文: 01周报
出版:更新:

ViuTV电视剧《IT狗》中经常出现一个名词,叫做“通用人工智能”(artif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剧中的主要“奸角”、白鲸创投主席万钧,终极梦想就是发展AI Moby,并力陈“这个世界有太多蠢人,不懂得怎样作出生活大小决定”,AI Moby会帮他们做最好的选择。
这已经不再是科幻作品中的天方夜谭,因为我们身边的各种电子装置,无时无刻都在搜集关于心理和行为模式的大数据,并主导着我们日常生活的规律。

我们周遭的电子装置每天搜集关于心理和行为模式的大数据,主导我们日常生活的规律。(Getty Images)

假如第一、第二和第三次工业革命中,煤炭、电力和石油分别是最珍贵的资源,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数据便最“物以罕为贵”。早期的资本主义社会有许多个体和小型企业的市场交易,后来大企业逐步占据竞争上风,成为左右市场经济的主导力量。踏入二十世纪,大集团更通过纵向和横向的并购,将多元化甚至是互不相干的业务共冶一炉,更有效掌握和运用市场资讯,并以更具效率的方式调配资源。

邹崇铭在《为何政商学界不推动数据共享?》一文剖析,早于四十年前互联网开始普及,人们已憧憬一个资讯自由、平等共享的新世界;到了过去二十年,网络平台不但方便市场资讯流通,同时大大有利于网上的配对和交易,就如Amazon、eBay、Uber、Airbnb等,早已打破传统自上而下的企业操控,彻底革新产品和服务供应的模式,结果这些平台却成为新的垄断霸主。

数据或资讯原是由用家拥有,网络平台只是在法律灰色地带下,将用家的数据产权据为己有,是对资本主义私有产权体制的公然漠视。关于数据开放共享的技术讨论,可详见万维网发明者Tim Berners-Lee创立、英国Open Data Institute的倡议:https://theodi.org/knowledge-opinion/guides/

为何经济学家们眼白白看着大企业借助竞争优势,阻碍市场资讯的流通及数据产权的保障?(Getty Images)

详细内容请阅读第310期《香港01》电子周报(2022年3月28日)《为何政商学界不推动数据共享?》。按此试阅电子周报,浏览更多深度报道。

310期《香港01》电子周报其他独家精选内容:

“五十年不变”下半场需要一个怎么样的特首?

认真检讨第五波疫情教训 勿再重蹈覆辙

不能忽略民众困难 不要低估“中国式共存”难度

意在欧洲:拜登的老辣布局

“绿色能源科技”和“星际经济”是通往可持续发展未来的钥匙

谁有摆脱俄罗斯的“底气”?  欧洲能源基本盘一览

俄乌战下“断氖” 芯片荒将雪上加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