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风气而为之师——为哲人立传的视野与局限

撰文: 01周报
出版:更新:

研究胡适是一个庞大的课题,关于胡适的著作,不论是学术研究,还是面向公众的著述,从来不少。中港台三地关于胡适的书籍出版,不绝如缕,在五四运动一百周年以后,情况依然持续。

胡适是中国近代新文学运动的倡议者和领导者,一生著述丰富,留下大量私人书信及日记,令研究胡适成为一个庞大的课题。图为台湾胡适纪念馆。(网上图片)

关于胡适的专书繁多,胡适本人亲自编选了《胡适文存》,而较出色的当数余英时的《重寻胡适历程:胡适生平与思想再认识》,近年出版且较多人谈论的书籍:董桥的《读胡适》、翟志成的《新儒家眼中的胡适》、黄克武的《胡适的顿挫:自由与威权冲撞下的政治抉择》、周质平的《胡适的美国情缘》(原版名为《胡适与韦莲司:深情五十年》)。

最近,马克.奥尼尔(Mark O’Neill)推出《开风气而为之师——中国伟大的知识分子胡适》一书,此书为《China's Great Liberal of the 20th Century–Hu Shih A Pioneer of Modern Chinese Language》的中译本,简单勾勒出胡适的生平。在庞杂的胡适研究著作中,余英时的著述独占鳌头,而《开风气而为之师》则深入浅出,从胡适的人生经历、学术成就、感情生活等角度介绍其事迹。

韦莲司是胡适心目中新女性的理想典型,也是一位在胡适思想发展上产生许多影响的知交。图为韦莲司早期自画像。(网上图片)

胡适摰友韦莲司的名字经常在《开风气而为之师》出现,形成一条隐约的脉络,全书更以韦莲司离世作结。胡适在美国留学时认识满腹才学的韦莲司,并开启了一段近半世纪的深厚情谊。韦莲司既是胡适心目中新女性的理想典型,也是一位在胡适思想发展上产生许多影响的知交。胡适与韦莲司保持了大半生的友谊,近五十年间,两人通讯往来多达三百封。胡适离世后,韦莲司将胡适的信件赠予台北中央研究院胡适纪念馆。周质平的《胡适的美国情缘》正是有关二人相知相惜的故事。

奥尼尔新作的英文书名正题是“二十世纪中国伟大的自由主义者”,但全书对自由主义的思想刻划并不足够,有兴趣者可参考黄克武的《胡适的顿挫:自由与威权冲撞下的政治抉择》。余英时的《重寻胡适历程:胡适生平与思想再认识》收录了两篇著名的长文:〈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胡适〉及〈从《日记》看胡适的一生〉,亦值得细读。

详细内容请阅读第308期《香港01》电子周报(2022年3月14日)《《开风气而为之师——中国伟大的知识分子胡适》:如何为胡适立传按此试阅电子周报,浏览更多深度报道。

308期《香港01》电子周报其他独家精选内容:

政府不担责 安老之难从黄婆婆的“三难困境”说起

安老三招漏洞百出 退休保障似有还无

港府抗疫政策转向 院舍爆疫归因疫苗犹豫值得商榷

“八孩母亲事件”贯穿两会 标志意义堪比“孙志刚事件”

俄乌战事难解 中国长远可扭转局面

能源制裁突显拜登尴尬境地

俄乌战争下镍价创新高 电动车普及受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