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县“八孩之母”拐卖事件 证舆论监督之必要性

撰文: 01周报
出版:更新:

全国“两会”闭幕当天,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上周五(3月11日)在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出席记者会并回答中外记者提问。谈及民生问题时,李克强主动回应近期舆论关切的“丰县八孩母亲事件”,并称“我们不仅为受害者痛心,也为此事感到十分气愤。”

不仅是总理的记者会,李克强在3月5日宣读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就表示要“严厉打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行为,坚决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上周二(3月8日)提请人大审议的工作报告,分别强调“严惩”、“从严惩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行为。

3月11日,李克强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出席记者会并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新华社)

如果不是因为“丰县八孩母亲事件”的震撼效应,很多人完全难以想像,在社会稳定和经济崛起的当下中国,竟然存在一个女性被铁链锁颈、衣不蔽寒这样的悲惨故事。人们似乎忽然意识到,妇女拐卖问题在中国存在已久、甚至在一些地方非常严重。

毋庸置疑,“丰县八孩母亲事件”给当下的中国社会带来一轮新的反思和纠错动力,进而引发了一场全民侦探行动与对中国刑法修订、妇女权益的呼吁。这就如2003年“孙志刚之死”推动中国改革饱受诟病的收容制度一样……

详细内容请阅读第308期《香港01》电子周报(2022年3月14日)《“八孩母亲事件”贯穿两会 标志意义堪比“孙志刚事件”按此试阅电子周报,浏览更多深度报道。

308期《香港01》电子周报其他独家精选内容:

政府不担责 安老之难从黄婆婆的“三难困境”说起

安老三招漏洞百出 退休保障似有还无

港府抗疫政策转向 院舍爆疫归因疫苗犹豫值得商榷

“八孩母亲事件”贯穿两会 标志意义堪比“孙志刚事件”

俄乌战事难解 中国长远可扭转局面

能源制裁突显拜登尴尬境地

俄乌战争下镍价创新高 电动车普及受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