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修订《少年法》|“少年之恶”从何而来?

撰文: 01周报
出版:更新:

只要看过与青少年犯罪相关的日本电影或剧集,应该会注意到《少年法》——它经常成为剧情的核心矛盾。例如2010年的大热电影《告白》,松隆子饰演的森口老师因女儿被自己的学生杀害而决心复仇。正是因为犯罪者受到《少年法》保护,森口无法以合法手段获得正义,面对毫无悔过之心的犯罪者,绝望的她只能诉诸“私刑”。

观众也许会质疑这种不合情理的法律有何存在必要,日本民间呼吁废除《少年法》的声音一直存在,促当局将青少年犯罪当作成年人审理。

1922年制定的《少年法》,初衷是“保护主义”——青少年人格发育尚未成熟,不能为自己的行为负全部责任,而且在适当的教育下改过自新的机会比较高,因此应以保护和教导为主。多年来,《少年法》对少年犯真实身份和释放后的行踪严格保密,也不会告知受害者家属。正因为法律未能为受害者家属提供消除伤痛的方案,才会出现无休止的私刑复仇。

今年年中,日本国会通过修订《少年法》,将刑事责任定义中“未成年人”的年龄上限从20岁下调至18岁。然而,在许多抱持保护主义的法律界人士和社会学者看来,《少年法》从保护到严惩的转向却未必是一件好事,原因何在?世上可有无缘无故的恨?少年之恶从何而来?又该如何根除?

1997年发生了轰动全国的“酒鬼蔷薇圣斗”事件,一名14岁中学生残忍杀害了两名小学生;疑犯曾以“酒鬼蔷薇圣斗”的名义向传媒发表犯罪声明书。(网上图片)

详细分析请阅读第292期《香港01》电子周报(2021年11月22日)《少年之恶从何而来?》。按此试阅电子周报,浏览更多深度报道。

292期《香港01》电子周报其他独家精选内容:

四个港人一个穷 资本主义也应追求“共同富裕”

北部都会区:热点下的冷思考

送递员工潮结束 劳资矛盾待解

学者谈中共“第三份历史决议”:一份面向未来的宣言书

习拜会暖风续吹 调和中美不能只靠对话

打死不离亲父女 “叛逆”萨拉为杜特尔特家族铺路?

元宇宙概念泛滥 扩增实境才是终极理想?

思忆梅艳芳,思忆我们所缅怀的“香港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