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文三语|郑燕祥:香港教育的可能
郑燕祥接受访问时,有过三次短暂的沉默。一次,是谈及过去频写文促检讨教育改革,唇枪舌剑后却没了回声,如今已没心力再催。尔后,是谈及每年有三成中三学生TSA语文科不达标,折射出系统长久症结,当局至今仍置若罔闻。最后,是言及自己出身卑微,经教育阶梯终成就,却反见今日制度成阶级固化帮凶。
短短几秒钟的沉思,折射出郑燕祥对如今教育制度的“五味杂陈”:可能是忆起同行的反对,可能是对政府不作为的失望,也可能是对青年人难翻身的不忿。
身为名扬四海的教育理论家、香港教育大学的荣休教授,郑燕祥曾代表香港教育的可能性:一方面,是基层学子靠自身努力学习获取优质教育资源,从而改变命运的可能;另一方面,是浸浴于母语教育,依然能留洋深造、斐声国际的可能。如今的香港社会,这样的“可能”却是“可一不可再”。
批判不公 经验源于自身
我是贫苦出身,当年靠自己成绩上了“一号车”,入了好的政府中学,再靠“会考”入到了好大学。现在回头告诉我,没了这架“车”。
“如果今日时光倒流,我是不是‘死硬’?”做了一辈子老师,郑燕祥谈及小学呈分试,言语中透出一丝愤怒。他一再强调升中制度需结合学校排名评定学生名次是“不公平”的,“我是贫苦出身,当年靠自己成绩上了‘一号车’,考上好的政府中学,再靠会考进入好的大学。现在回头告诉我,没了这架‘车’。”
“即是说,我很有能力,考上这辆‘车’的第一名还不够,还要寄望‘车’也考得好,依据前人的成绩来调整我的成绩,这有没有‘天理’?”郑燕祥表示,出身于弱势区域的孩童,本身家庭条件不佳,无奈要入读弱势学校,就算天赋异禀,努力汲取知识,家庭悉心照顾,考出了好成绩,亦难避免被制度所累。教育作为社会上流阶梯的作用已然失效,所以“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坚持,就是反对这个制度。”
这只是郑燕祥这么多年来对于教育系统的批评之一。为反思香港教育改革,他写过不少研究、论文和著作。翻开这位老教育家的心血和结晶,全是极具人文关怀和温度的观察。他关心基层,早于十几年前就谏言政府建立跨界别、跨年龄层、多学科的线上课堂,类似如今的“慕课”,以令困难孩童也能免费获取高质教育资源。他亦关心中小学的教师,深知“教改”来势汹汹导致教师和学校压力丛生,多次呼吁为教师减负,还教育于教育本身。种种卖力呼喊,皆因他曾是其中一份子。
郑燕祥的学生之一、香港教育工作者联会理事李晓迎形容,郑教授直率、严谨,上课时“能把复杂的事情讲明白”,最难能可贵便是“标准始终如一”,面对社会议题“从不双重标准”。然而,郑教授的耿直敢言难免得罪当权者,更因此树敌不少。郑燕祥也在访问中不时提起,“好多教育工作者不喜欢我,对我的意见听不进耳。”
外人看郑燕祥是如芒刺背,但李晓迎想起的却是老师温柔的一面。就读硕士课程时,李与几位同学要从教育学院位于八仙岭山旁的大埔校园出发,前往位于奥运站附近的校园上课。郑燕祥担心学生舟车劳顿,主动提出载他们同行。“他对同事、下属都很严格,但这种严厉和他对学生的爱是不冲突的,他对学生非常好。”春风化雨之下,李晓迎的博士论文更引用郑燕祥的教改浪潮理论作开篇,“他是对我影响非常大的一位老师。”
思辨政策 力求高瞻远瞩
学古文不是为了叫学生写古文,读古文,而是要学生去学“气节”,学“为人”,学“爱国”。
若说与小人物共振,透过自下而上的观察构成郑燕祥学术研究的底色;那么,结合传统社会学理论和与时并进的政经变化,为香港描绘自上而下的教育蓝图,便是郑燕祥教改理论的高度。
据香港中文大学校友会的专访文章,郑燕祥1971年考入香港中文大学联合书院,因成绩优异而被编入物理班。不同于全英教学的香港大学,中大当时是以中文教育立校,不止破除了英国殖民史仅允许一所高等学府的“铁律”,更被视为“非殖民化”象征之一,广为人知的“中文运动”便是源于中大。然而,“中文立校”的传统停在了九十年代,曾赴英国习医的李国章出任中大校长后,学校亦转型为英文授课。
母语教育的成长并没有阻碍郑燕祥继续进修、冲向国际的脚步。郑燕祥担任几年中小学教师后转而投身学术,在中大修读硕士,后来成为港大顾问,而且成功申请奖学金前往美国哈佛大学就读教育博士学位。留美时,最小的女儿刚出生,家中捉襟见肘,他便以破纪录的二十月时间完成了学位,并于1989年回流香港,在中文大学任教。
在哈佛校园中,郑燕祥除了教育相关的课程之外,也会到商学院、行政学院、心理系、社会学系等不同地方听课。日积月累的交叉学科知识体系,为他日后发表教育效能研究并扬名国际,打下了坚实的学术基础。
哈佛大学著名社会学者塔尔科特·帕森斯(Talcott Parsons)的社会结构功能理论,便是郑燕祥在分析教育议题最偏好使用的学术工具之一。无论言及教育改革,教学效能,行政管理,还是《香港01》深度报道组邀约探讨的“两文三语”政策,郑燕祥都在反复运用这一理论。
帕森斯的社会结构功能理论主要内容是,社会中所有系统都能被划分出四种功能:整合功能、维模功能、适应功能和目标达成功能。郑燕祥相信,若语言教育政策能帮助提升四种功能,政策便健全,社会得以流畅运行,否则社会便面对失败、冲突乃至崩溃。
基于四种功能,郑燕祥为语言教育政策定了“多元目标”:维护法治,政治社化,经济发展和文化认同。他指出,语言教育政策与香港社会系统的四大功能是脱节的,尤其在整合、维模功能。例如,现在好多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愈来愈淡薄。
“课程改革之前,中文科还保留了一些传统的古文。”郑燕祥说,“学古文”不是为了写古文,“而是要学生去学‘气节’,‘为人’,‘爱国’”;然而,不少古文在教育改革后皆被删减,留下了一个近似“语言科”的中文科,“好像学英文那样学。”
匪夷所思的是,香港已然回归祖国廿年有余,但中文教育反而不断退步。郑燕祥是母语教学长大的,中学时尤爱阅读中国传统哲学书籍《孙子》和《道德经》。年少修得的哲学修养,至今仍在郑燕祥身上回响。他最新出版的水彩画集《天地随想: 道德经画意》,便是结合《道德经》和艺术的写意创新。时过境迁,香港教育系统仅凭著重“语言”的中文科,可能再难培养出如郑燕祥这般,在中西文化间自由遨游的人才。
期盼改变 修正语言政策
教育要做到“又为学生,又为社会”。为了社会,学生才会有前途;学生做得好,社会先有前途。
以社会功能、多元目标作为语言教育的评估及蓝图框架,皆因要捉到香港语言教育的痛点。郑燕祥感叹,社会过去围绕语言教育的讨论是“狭隘”的,仅围绕“用中文教还是用英文教,用广东话教还是用普通话教”来做文章,只顾及学生个人层面的问题。然而,围绕语言的讨论应阔一些,顾及社会不同层面,“要做到‘又为学生,又为社会’。为了社会,学生才会有前途;学生做得好,社会先有前途。”
以语言教育为例,如何才能做到“又为学生,又为社会”?郑燕祥从香港面临的政经变化开始谈起:“香港的未来就是要立足‘粤港澳大湾区’,注意,不是只是立足‘本岛’了,然后面向世界。”他强调,香港不能再抗拒“融合”,皆因国家崛起已是世界潮流,“不要逆势而行,自讨苦吃。”
郑燕祥分析,大湾区以后将会是人才高地,汇聚全国精英,更展“多元”,而香港作为大湾区城市之一,语言政策也要做到“多元”才能吸引人才。一方面,大湾区城市的主要语言是普通话,“现在内地学校皆以普通话教学,最多去茶楼食饭会用广东话”,但日后对香港年轻人的普通话要求“不再是听说那么简单”,“而是要掌握到内地语言文化的巧妙之处”。另一方面,因为大湾区要面向世界,所以也要重视英文技能。
“以往的香港社会,只识英文就够,中文都要‘扮唔识’,表示自己是纯英文教育、留学回来。”郑燕祥结合香港社会的变化说道,“现在不是了,要掌握普通话,掌握中文,又要能接轨国际。”
郑燕祥又提到,国家主推的“双循环”战略同样鞭策著香港语言政策的改进:“国家在强调‘内循环’为主的发展模式,香港能不能进去内循环?如果进不去,香港要去做外循环,那又够不够实力进入外循环?‘双循环’战略和语言关系十分大,不可以再抱有‘用广东话喺屋企威晒’这类观点。要考虑到整个内外循环的局势,以及不同行业层次对语言的要求,中小学如何做好准备、打好基础,真是考虑少一点都‘唔得’!”
他建议,政府要呼应大湾区和中国的发展,建立短、中、长期的语言教育规划及目标。以“普通话教中文”为例,若政府能列出从现在到未来十年,每年的计划,社会就可以参与讨论和作出调整。在中文科教学方面,可以因应这一路线图,建立中文老师的语文学习路线图,令老师能够跟着不同时期的目标去做专业进修,提高普通话教学的效能。其他科目,其他行业也如是。关键是,“令社会能够明白未来的发展的路线图,整个语言教育才不至于走向失落。”
三个小时的访问过去,郑燕祥收起他为这次探讨“两文三语”政策而作的笔记。眼见这三页A4纸以胶纸相黏,满是手写笔迹,有图表也有模型,记者不由得盛赞其认真。“我现在老了,记忆力不好,联想也不够快。要这样画图、‘做猫纸’,才能保证讲述是系统的,不会遗漏。”郑燕祥自嘲道,“我本身都没有心机再去探讨。感激你的访问,让我有机会去整理和总结语言教育。希望能藉你们媒体,唤起社会对此的理性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