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限电 欧洲缺气 “人造太阳”将是能源问题解方?

撰文: 01周报
出版:更新:

中国今年因缺电而需要“拉闸限电”,除了影响民众生活之外,更连工厂也要“错峰用电”,生产受到影响,有分析指,中国限电源因与其减碳政策有关。另一边厢,欧洲则经历天然气大升,有专家指因为欧洲过度依赖俄罗斯的天然气,一旦俄罗斯限制供应,很容易会成为“人质”,最后,俄罗斯总统普京承诺增加供应,方令欧洲天然气价格回稳。
正当欧亚皆面临能源危机之际,2021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6)下周将于苏格兰格拉斯哥展开,举行前夕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发表报告,重申各国必须考虑核能。一直被戏称为“永远还要三十年”的核融合(nuclear fusion)技术,近月来在一些实验中取得进展,也开始得到私人投资者青睐,将来是否有望走进主流?

COP26即将在苏格兰格拉斯哥举行,国际原子能机构主张,各国的能源及气候政策必须考虑核能。(Getty Images)

IAEA总干事Rafael Mariano Grossi认为:“在过去五十年,核能累计避免了大约700亿吨二氧化碳排放,并持续每年避免10亿吨二氧化碳排放。COP26将至,是时候采取基于证据的决策,并扩大投资核能。不这样做的代价,将会大到难以承受。”美国总统气候特使克里(John Kerry)也主张:“全球洁净能源转型,将需要在未来十年打后大规模应用每一种洁净能源技术,包括核能。”

到底核融合的优势何在?更重要的是,经历过切尔诺贝尔与福岛核事故之后,人们最为关心的会是:核融合安全吗?

详细内容请阅读第288期《香港01》电子周报(2021年10月25日)《核融合研发竞赛升温 “人造太阳”发电不再是梦?》。按此试阅电子周报,浏览更多深度报道。

288期《香港01》电子周报其他独家精选内容:

网络虚假资讯泛滥 社会是时候严肃应对

陈同佳案了结以年计 死结在于玩弄政治的民进党

活牛如奢侈品 政府莫视为等闲

中共探索超越西方的民主模式 展开话语权争夺

欧盟正在推动印太战略自主

货币体系百年变局 香港如何把握先机?

“60后”官员密集上位成主力 中共省级党代会10月启幕

核融合研发竞赛升温 “人造太阳”发电不再是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