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克尔离任 欧洲中间政治结束?

撰文: 01周报
出版:更新:

随着上月德国大选结束,萧尔茨(Olaf Scholz)将可以在12月中前筹组新一届德国政府,促使德国乃至欧洲进入“后默克尔时代”。

默克尔代表德国传统中间偏右的保守主义政治价值观,他们深信社会的基础并不是马克思所描述的社会阶级和随之而来的阶级矛盾,反之社会核心是来自基督教人文精神下的家庭和社群。因此,在政治上,他们主张按照中间路线处理问题,抗拒极端和冒进的主张;而经济上,他们倾向自由主义,政府虽然提供基础的社会保障,却按照个人竞争分配社会资源。默克尔为德国带来长期的政治稳定,然而这些年来,德国国内局势亦发生不少变化。

社民党领袖萧尔茨(中)将与绿党领袖Annalena Baerbock(左)、FDP领袖Christian Lindner(右)筹组联合政府。(美联社)

在2008年的欧债危机后,德国及很多欧洲国家都需要接受紧缩政策,以偿还国债和减少预算赤字。有人开始质疑欧元区,并认为德国不应该因希腊等国家的债务问题而实施紧缩政策。2015年起面对一波又一波从地中海而来的难民潮,更引发族群间的裂缝。在德国,一方面默克尔的基民盟被右翼政党步步进逼,另一方面左翼思潮亦正在得到社会的青睐,中间政治版图日益萎缩。

告别“默克尔时代”将是德国中间政治的结束,同时,整个欧洲亦将经历一系列的改变。例如近日波兰的右翼法律与公正党政府正在筹谋上演“Polexit软脱欧”戏码,借助法律问题试图进一步弱化欧洲一体化的基础……

详细内容请阅读第288期《香港01》电子周报(2021年10月25日)《默克尔的告别式——欧洲中间政治的落幕》。按此试阅电子周报,浏览更多深度报道。

288期《香港01》电子周报其他独家精选内容:

网络虚假资讯泛滥 社会是时候严肃应对

陈同佳案了结以年计 死结在于玩弄政治的民进党

活牛如奢侈品 政府莫视为等闲

中共探索超越西方的民主模式 展开话语权争夺

欧盟正在推动印太战略自主

货币体系百年变局 香港如何把握先机?

“60后”官员密集上位成主力 中共省级党代会10月启幕

核融合研发竞赛升温 “人造太阳”发电不再是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