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国家纷迈向工业4.0 中国如何走好自己的路?

撰文: 01周报
出版:更新:

中国现时工业出口执全球牛耳,近月报载,中国在2020年末更取代德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机械及装置出口国;联合国工业发展组识统计显示,这几年来全球工业的年增长率徘徊于2-4%之间,中国则有6.7%,位居主要经济体前列,为推动全球工业持续增长贡献力量。在此发展过程中,中国涌现一批世界级企业。在2020年《财富》世界500强中,中国(包括香港)的企业占124家,超过美国。
中国成功并非偶然,而是通过自己多方面努力达成。

工业互联网的建设,保证了中国大量工厂能够在短时间内实现转产,以生产防疫物资。这是经济转型的保障。图为福建省多家企业紧急调配生产原料,转产赶制防护服等卫生防护用品。(新华社)

早在2008年,曾鸣及威廉森所着的《龙行天下—中国制造业未来十年新格局》一书,已预见中国将首次有可能产生本土的世界级企业。该书指出,中国是以成本创新作为面向全球的竞争策略。成本创新是中国工业化成功其中一个重要推动力。何谓成本创新?

此外,除了成本创新,中国的工业化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策略,不断改进才能有今日的成果。目前,先进国家正进入工业第四个时代,传统制造业朝着智慧化、互联网化的方向转型,融入互联网经济浪潮。中国在2015年亦拟定了中国版工业4.0——“中国制造2025”。然而,要达至此目标面对的挑战不少,罗文华于本文针对“中国制造2025”将有可能遇到的制约因素,提出六大建议。

详细内容请阅读第288期《香港01》电子周报(2021年10月25日)《中国工业化成功之路及进一步发展的方向》。按此试阅电子周报,浏览更多深度报道。

288期《香港01》电子周报其他独家精选内容:

互联网虚假资讯泛滥 社会是时候严肃应对

陈同佳案了结以年计 死结在于玩弄政治的民进党

活牛如奢侈品 政府莫视为等闲

中共探索超越西方的民主模式 展开话语权争夺

欧盟正在推动印太战略自主

货币体系百年变局 香港如何把握先机?

“60后”官员密集上位成主力 中共省级党代会10月启幕

核融合研发竞赛升温 “人造太阳”发电不再是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