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林郑最后施政报告的期许——重夺发展主导权力,重构土地经济格局
撰文: 黄云娜
出版:更新:
一般人解决问题,习惯解决问题本身,但鲜少直面问题本质。特区政府就是这个样子——既然土地供应短缺,那就想方设法开发,却看不清土地资源的公共属性,也想不通如何撬动其杠杆作用,所以不太关心资源分配是否公平,更不理会发展布局是否合理。可是,“政府”始终不应该只是“一般人”而已,而事实上,正是因为当局对土地问题的“不清不楚”和“不管不顾”,所以变相早就让出土地发展的主导权力,甘愿任由“市场”背后的“资本”喧宾夺主,才会导致香港深陷资源配置不公和经济发展不前的怪圈。
因此,当下的香港,既没有土地告别“有屋无人住,有人无屋住”的城市哀歌,无法把市民从“楼奴”生涯当中释放出来,让人人得以享有“活得有尊严”的“适足居住权”;也没有土地增建安老、医疗、文体等等基础设施,无法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为普罗大众减轻生活负担、改善生活品质;更没有土地应对经济转型和产业多元,无法有效释放产能、提高效率,让结构性的深层次矛盾逐渐化解;当然也没有土地规划城市更新和未来发展,无法破除自身局限促进区域经济融合,为“一国两制”注入全新活力。
林郑月娥将于周三(10月6日)发表任内最后一份《施政报告》,如果她仍然无法切实回应这个由土地作为解决香港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重要支点的治理课题,恐怕就没有能力继续担此重任。
详细内容刊登于2021年10月4日出版的第285期《香港01》电子周报《对林郑最后施政报告的期许——重夺发展主导权力,重构土地经济格局》。你亦可按此试阅电子周报,阅读更多深度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