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湾区药械通.上|港注册药物仪器“过河”之后 市民得到什么?

撰文: 黄云娜
出版:更新:

“港澳药械通”近日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城市掀起讨论,但香港却无人问津,相信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它只是“单向”地开放大湾区内地城市的指定医疗机构使用已在香港注册的药物和医疗器械,而且不会完全按照香港采购流程定价,也即能让更多有需要的内地病患以更加合理的价格享用相关产品,而不是“双向”地容许香港的医疗机构也能受惠于内地连串的便民药械政策,诸如集中采购心脏支架促使价格大幅下调等等,所以香港市民大多“无感”——说白一点,就是内地居民得到不少好处,但香港市民却一无所获。问题是,这到底是中央不愿惠及港人,还是特区政府自己画地为牢,不懂得积极破除两地医疗制度的藩篱?

药械通专题文章包括:

大湾区药械通.上|港注册药物仪器“过河”之后 市民得到什么?
大湾区药械通.下|主导监管打破偏见 令“港通粤”变“粤通港”

港大深圳医院是“港澳药械通”的试点机构。(梁鹏威摄)

详细内容请阅读2021年9月6日出版第281期《香港01》电子周报《“药械通”须从单向转为双向 才能真正惠国惠港》。如欲阅读全文请按此试阅电子周报,浏览更多深度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