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参与研制中国原子弹?杨振宁亲自向原子弹之父fact check

撰文: 01周报
出版:更新:

在平民百姓无法温饱的年代,为何中国仍坚持研发原子弹?
1964年,中国自主研发的原子弹首度试爆成功,迄今每天都在发挥作用。假若中国没有原子弹的威慑,美国不用围堵与制裁,只需用核导弹瞄准中国。

杨振宁满是疑虑:“我在美国听说有美国人参与研制中国的原子弹,这是真的吗?” 邓稼先坚定回答:“中国的原子弹全部都是由中国人研制,没有一个外国人参与。”

《二十多年的等候,分别得这么快》剖析“中国原子弹之父”邓稼先为何被誉为中国原子弹的灵魂,缕述其未忘人如何延续其铮铮风骨。中国科学家邓稼先的一生经历跌宕起伏:上世纪五十年代,他仅以两年时间便在美国取得博士学位,但谢绝当地优渥待遇,踏上轮船回国当研究员,此后一生从未离开故土。当年他辞别年轻的妻子,远赴新疆大漠参与机密的研究项目,从此在人间“消失”近三十年。

杨志刚笔下的邓稼先,像特务般神秘,对工作守口如瓶,与家人诀别近三十载,归家时已身怀重病,癌细胞扩散全身,休养一年后终撒手人寰。只因当年研发原子弹时每逢有辐射危险,他总是以总指挥的身份向伙伴说,你们年轻不可以去,迳自走到前线。他经年累月受到辐射感染,最终带领团队成功试爆中国首枚原子弹。

年逾九旬的许鹿希是邓稼先的遗孀,如今仍居住在简朴的旧居,多年来保留家具摆设,就像时光停顿下来,与上世纪五十年代丈夫在家时一样。虽然亲友多番劝告,这位未忘人仍拒绝搬离。

第273期《香港01》电子周报《二十多年的等候,分别得这么快》细析“中国原子弹之父”的传奇一生,如欲阅读全文请按此试阅电子周报,浏览更多深度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