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博物馆对一地的意义 M+的购藏与社会价值|胡恩威

撰文: 特约撰稿人
出版:更新:

在最近有关M+购藏展品争议中,西九文化区管理局董事局主席唐英年对外正式确定M+是一间世界级当代艺术博物馆,并指其收购的藏品乃世界上第四大。唐先生如何确定“世界级”?笔者尝试从以收藏当代艺术品为主的另外“三大”如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伦敦泰特现代艺术馆(Tate Modern)及巴黎庞比度中心(Centre Georges Pompidou) 角度,看一些资料便会知道。
撰文:胡恩威

M+能否有足够的财力和人才,真真正正成为一个世界级博物馆?(李泽彤摄)

纽约MoMA有15万件藏品,香港M+则有逾8,000件,这8,000件藏品都可在网上看到,背后的价值是多少?我们不知道。唐先生说,当年花逾1.7亿港元购入的希克(Uli Sigg)藏品现已升值很多,那么,购自希克的那47件作品目前的价值是多少?如何估计?而其他8,000多件藏品总共又用了多少钱?究竟每件作品所花金额是多少?是否需要有具体交代?

购藏里面,有百分之二十是香港的,但是否等于有百分之二十的预算都用来购藏香港作品呢?里面购藏了香港视觉文化,有大量的建筑图片,但漫画方面几乎是零。漫画是香港视觉文化一个非常重要的部份,为什么目前M+的购藏里面完全没有香港漫画呢?由黄玉郎开始,到马荣成、利志达、李志清、小克,一路数来,香港出现了各式各样的漫画,得奖之多,也是世界少有的。但是,为什么M+藏品中如此缺乏漫画呢?

第二, 一个只有8,000件藏品的博物馆,怎样才算是世界级呢?要花多少钱才可以达至世界级水平呢?多不一定好,少也不一定好,那么,“质”是如何评定呢?一个博物馆需要有一些镇馆之宝,M+的镇馆之宝是哪一件作品?西九当局可否说清楚呢?

对博物馆来说,藏品固然重要,如何展示其藏品更重要。(李泽彤摄)

记录城市发展过程和文化记忆

对博物馆来说,藏品固然重要,但如何展示其藏品更重要,尤其是在疫情爆发后,博物馆的对象不再是游客,而是以当地人为主。作为一个拥有720万人口的城市,香港必然需要一些博物馆去进行不同类型的公民教育。像柏林、纽约等大城市都会有不同的博物馆。博物馆记录了一个城市的发展过程及文化记忆。文化和记忆相关,记忆建立了我们的文化价值。但大家到网上看看就知,M+的所谓藏品什么都有一些,并没有一个健全的系统。

举个例子,M+收藏的建筑图里面,每个大师都有一两幅,却都是很片面的,它们有一个名字,但根本不知道为什么要购藏,像当中包括了美国建筑大师Frank Lloyd Wright的建筑图,M+为什么要购藏?这位建筑师和香港有什么关系?

一间博物馆要说的是那个城市、那个地方的记忆,或者说是那个地区的故事、历史。然而,M+这8,000件藏品中,有多少是和香港人有关呢?香港人去看这些艺术作品,和他们自身有什么关系呢?(节录)

胡恩威
进念.二十面体联合艺术总监暨行政总裁

上文节录自第260期《香港01》周报(2021年4月12日)《反思博物馆对一地的意义 M+的购藏与社会价值》。如欲阅读全文请按此试阅周报电子刊,浏览更多深度报道。

260期《香港01》周报精选内容:

透视国家双循环战略 直面香港的危与机

再陷疫苗战场 港版“疫苗护照”如何落地?

全球学子厌倦上Zoom? 教育科技迎黄金时代

后疫情时代: 构建中的虚拟绿洲可维持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