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盟渐成形 拜登外交:务虚有余 未见作为
“与盟友一起”是美国当局应付所有外交问题“万变不离其宗”的标准答案。上周四(3日25日)在其首个正式进行的记者会上,美国总统拜登对于会否从阿富汗准时撤军、如何应付朝鲜再试射导弹,以及有何实际行动应对其口中“民主与专权”之争的另一主角中国等提问,皆回应会“与盟友一起”。而上周较早前,欧盟与英、加、美等国联动以“新疆人权问题”制裁中国人员和实体的行动,也似乎证明了拜登口中盟友的真实存在。
上周一(3月22日),欧盟首先出招制裁新疆四位前任或现任官员,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公安局,是为继1989年后欧洲国家对中国实施武器禁运以来,首次以人权问题对中国进行制裁。随后,英国、加拿大、美国马上跟进配合(当中一些受制裁人物本已在美制裁名单之中);而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外长也发表声明,表示对新疆维吾尔人权问题的关切,并对欧美英加四方的制裁表示欢迎。
面对制裁,中国迅速反应,分别于上周一及上周五(3月26日)公布对欧盟和英国的人员和实体的反制裁,包括五位欧洲议会议员、三位欧洲国家议会议员、两位欧洲学者、两个欧盟官方实体、两个民间机构,以至七位英国国会议员、两位与维吾尔问题有关的无公职人士,以及包括下议院“中国研究小组”在内的四个英国实体。中国再在上周六(3月27日)制裁美国国际宗教委员会正副主席、一名加拿大众议员及众院国际人权小组委员会。
美欧再度走近
这一来一回的制裁与反制裁,似乎划出了拜登联盟制华的战线。英国外相蓝韬文(Dominic Raab)对此特别强调,指“我们通过与总共30个合作伙伴采取行动,向中国政府发出了最明确的信息”。
在欧盟27个成员国一方,由于中国的反制裁触及欧盟从右至左的众多主要政团,以及从东欧到西欧的不同国籍人物,而受制裁的欧盟理事会政治与安全委员会更包括27个成员国的驻欧盟大使,一时之间,正为疫苗分配问题互相开火的欧盟各国似乎形成了针对中国的统一战线。占有欧洲议会近半议席的三个跨国党团都表明,如果中方不撤销制裁,他们将不会通过《中欧全面投资协定》。
上文节录自第258期《香港01》周报(2021年3月29日)《联盟渐成形 拜登外交:务虚有余 未见作为》。如欲阅读全文请按此试阅周报电子刊,浏览更多深度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