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大屿|如何拯救失治之城?从气候变化反思东大屿山发展

撰文: 石中坚
出版:更新:

2018年10月,特首林郑月娥在《施政报告》中提出“明日大屿愿景”,计划在交椅洲东面和喜灵洲附近填海。前者要2032年才有首批居民入伙,后者则要到2034或2035年才动工,绝对体现了“远水不能救近火”的古训。作为林郑上任以来政纲的一大基石,“明日大屿”也许反映出政府解决土地问题的决心,却绝非解决房屋问题的良方,也未能反映或回应港人在住屋方面的担忧。当然,我们不期望任何单一方案能解决香港错综复杂的房屋问题。本文将逐一探讨东大屿山发展的四大难题。

社会如今最关注的房屋议题,乃是公屋轮候时间过长、板间房及笼屋环境恶劣、细价楼既非“细价”,亦难以满足需求。在这些障碍下,一般青年无法置业、实现社会上流。

未来十年,香港青年很可能一边要交税供岛,另一边却持续住在㓥房等恶劣居住环境中,试问他们又怎能对政府或社会产生好感?(资料图片/罗君豪摄)

政府确实已展开“明日大屿”的前期研究工作,但由于研究前后的拖拉、几乎肯定会延迟的填海、兴建楼房需时,以及各持份者争议及反对等,就算政府是在一个“毫无异见”的立法会内“走流程”,相信起码都需数年才能释出填海地段约三分之一的面积,让青年成功上楼。未来十年,这些青年很可能一边要交税供岛,另一边却持续住在㓥房等恶劣居住环境中,试问他们又怎能对政府或社会产生好感?

民间经常有声音控诉政府与地产商或大财团进行利益输送,从而导致土地供应被垄断、获利者“食水甚深”。诚然,任何一个成熟的经济体内,政商关系永远都不应势成水火,甚至应当是互惠互利的。然而,互惠互利也有其限制。东大屿人工岛建完后,土地由谁来优先发展、周边基建工程又由谁来接手,这些都是重要的利益分配问题。若政府不能坦率地回应市民的疑问,进行再多解说也只会令香港的土地发展更加乌烟瘴气,也会令一个本来为所有港人而设的新都会,被个别政治势力与经济权贵的“新香港”想像所取代,在中央与港人之间再添额外的“导火线”,长远令社会难以安宁、民怨难以平息。

“明日大屿顺景”或许反映出政府解决土地问题的决心,却绝非解决本港房屋问题的最佳办法。(资料图片/卢翊铭摄)

人工岛能抵御海平面上升?

气候变化是一个全球性议题,也是一个无论贫富都需关注的议题。东大屿都会也许能于2035年为港人提供房屋供应,但填海工程对环境的破坏乃是不可逆转、也不可忽视的。全球各国都在努力“减碳”,同时增强城市的气候应变力(climate resilience),为沿岸都市区和海岛制定气候适应计划:例如低洼的荷兰斥巨资兴建防波堤,印尼也考虑迁都等。

去年9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联合国大会上宣布,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会在2030年达到峰值,此后将持续“减排”三十年,努力争取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基于这一考虑,国务院将就能源、交通、工业、建筑等政策领域进行彻底改革,力求中国能为全球“人类命运共同体”出一分力,力挽全球暖化狂澜。当然,港府也紧跟步伐,在去年底发表的《施政报告》中宣布香港于2050年达致“碳中和”的目标。可见港府在中央无形压力下,也不得不展示出应对气候变化的决心及意志。

可惜的是,港府的中长期施政方针似乎没有将气候变化反映在自身政策中。详细分析请阅读《香港01》周报电子刊全文。

上文节录自第253期《香港01》周报(2021年2月22日)《如何拯救失治之城?从气候变化反思“明日大屿”》。如欲阅读全文请按此试阅周报电子刊,浏览更多深度报道。

253期《香港01》周报精选内容:

【封面报道】香港需要怎样的财政司司长?

骆惠宁新春讲话 “变与不变”深意,港人听懂多少?

终审法院拒允国安嫌犯保释 黎智英保释案的标志性意义

走进低“肉”望社会

茫然人生的灯塔?矽谷精英迷上古希腊斯多噶哲学

退休教师悉心营造 浪猫的桃花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