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报告】上任三年 承诺落空 林郑不可一路走数

撰文: 黄舜炀
出版:更新:

特首林郑月娥本周三(10月14日)公布其任内第四份《施政报告》。犹记得她上任前为香港描画了美好发展愿景,摆出一种“大有为”政府的气魄,社会各界亦都期望她能带领香港迈步向前。然而,今日再度翻开她的《竞选政纲》,却不乏“走数”项目,香港并未在其带领下走出困境,产业单一、房价高涨、贫富悬殊、阶级固化等深层次矛盾未见改善,还变本加厉,社会更深陷政治对立,严重撕裂。历年《施政报告》为何未能对症下药?林郑可曾尽力兑现其竞选承诺?

去年9月,即林郑发表任内第三份《施政报告》前数周,内地官媒新华社和中央政法委接连撰文讨论香港的深层次矛盾,诸如土地房屋问题、高楼价高租金扼杀了产业发展空间;贫富悬殊、阶级固化、产业空洞化、地产经济独大,一小撮既得利益者拥有不成比例的政治影响力,使众多市民无法安居乐业、分享经济成果,以致民怨愈积愈深。这些问题其实“人尽皆知”,但中央喉舌在香港社会经历反修例运动之际,以及政府发表《施政报告》之前作如此宣示,俨然是在“劝诫”特区政府必须攻破这些难关,才能令社会稳定,绝不可“避事怕难”。

一年后的今日,反修例运动已见平息,新一份《施政报告》亦发表在即,但上述深层次矛盾依然如鲠在喉。自诩“好打得”的林郑在2017年当选特首后称,上任后首要工作是团结社会、修补行政立法关系、解开社会“郁结”,强调施政会以香港市民的福祉为依归。转眼间,她的五年任期现在只剩下两年,先不论“团结社会”几乎成为“不可能的任务”,当年《竞选政纲》多项重大承诺亦纷纷“走数”。

增加土地供应:不敢触碰既得利益群体

林郑在《竞选政纲》中提到要重建置业阶梯,为不同收入的市民重燃置业希望、改善居住环境。为此,她提到任内会大力开拓土地,为香港的长远发展需要建立土地储备。她亦深明土地问题复杂而敏感,在大刀阔斧改革的同时,更须凝聚社会共识,于是在上任后一年提出“土地大辩论”,着手解决香港的土地供应问题。但经历了五个月的社会讨论,在最终报告还未公布前,林郑就“抢闸”宣布“明日大屿”填海计划,被人质疑最终还是在既得利益团体前败阵下来。即使政府在2019年2月宣布接受负责“土地大辩论”的土地供应专责小组多项建议,并声称会加快觅地建屋,但往后的动作均属小修小补,未见大刀阔斧增加土地供应。

林郑在2018年的《施政报告》中分别提出于2019年开始研究新田及落马洲发展区逾60公顷棕地、“土地共享计划”和“抢闸出炉”的“明日大屿”,但三者至今还在缓慢进行:新田及落马洲发展枢纽的首阶段发展研究仍在进行中,预计在明年1月完成;土地共享办事处自今年5月至今只接获约30宗查询,以中小型地皮业主为多,未收到正式申请书;“明日大屿”的前期研究拨款在今年预测《施政报告》的舆论中再成焦点,但反对声音强大,能否成事,备受怀疑。

至于四大地产商手中囤积的约1,000公顷新界农地,虽然不断有声音呼吁政府动用《收回土地条例》收回发展,但议会内一直未有共识,政府不敢贸然推行。至去年反修例运动爆发导致社会大乱,建制派大党民建联“转軚”支持政府动用《收回土地条例》,林郑才将之列入《施政报告》中,并写明未来收地将会“接踵而来”。但细看之下,其所援引会收回的700公顷土地数据包括上屇政府所提出的古洞北及粉岭北新发展区、洪水桥/厦村和元朗南发展区合计逾652公顷的计划面积;新提出的收回计划只有三个位于九龙市区共7公顷的寮屋地,实际收回的私人土地面积存疑,偏偏林郑还特别指出“远多于过去五年收回的20公顷”,让人哭笑不得,反映政府终归未敢触及地产商的利益。

在棕地方面,规划署《新界棕地使用及作业现况研究》报告于2019年年底出炉,显示全港有1,414公顷有作业营运的棕地,并指在未被规划发展的700公顷棕地中,有450公顷具发展潜力;政府同年宣布会就位于屏山和蓝地一带占地160公顷的棕地开展检视工作,至今年3月公布结果,显示当中只有36公顷适合兴建公营房屋。上千公顷的棕地到最后只有寥寥几十公顷用作建公营房屋,未免令公众大失所望。本土研究社成员陈剑青认为,政府以范围2公顷以上棕地群作考量,忽视面积较小棕地发展的可能性,欠缺整全的新界土地发展计划,是政府未能尽用棕地的根本原因。

林郑提到任内会大力开拓土地,为香港的长远发展需要建立土地储备。几年下来,成果不如人意。(资料图片)

推动多元经济:欠规划只懂砸钱发展

林郑在《竞选政纲》中就香港整体经济发展以至不同产业的发展方向都着墨不少,又在引言中明确指出“香港传统产业的优势正在缩窄”。为此,她认为香港“必须力求创新,发展高增值及多元化的经济”,并提出要从政策、土地、人才等多方面发展创新及科技和创意产业,为香港年轻人带来优质就业,提供在传统优势产业以外的上流机会。

回顾过去三年的《施政报告》,林郑一直尝试从设计、电影两方面“提拔”本港的创意产业。如2017年建议向“创意智优计划”注资10亿元,并向香港设计中心增拨资源以推行多项措施;2018年则提出向“电影发展基金”注资10亿元,培育人才和提升港产片制作质量,拓展市场及观众群。

纵使政府在注资方面圆满达标,但单靠一次性拨款,缺乏长远规划和投入,并不足以推动产业长远发展。2018年《施政报告》提到资助香港设计中心于湾仔茂萝街七号设立活动中心,向公众推广设计及设计思维,惟设计中心接连被批评经营不善、定位不清,吸引不到市民,租用场地门槛之高又令团体却步,无法将文创思维融入社会发展和市民日常生活中。

政府当年建议为“电影发展基金”一次过注资10亿元,在未来几年支援各项推动电影业界发展的项目,日后再从人才培训、提升港产片制作、拓展市场、拓展观众群4大范畴推动电影业发展。(资料图片/潘安奇摄)

在生活水平高、寸金尺土的香港,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早已渗透整个文化艺术领域中,不只前线设计师,起步较慢的本地文创业也经常陷入经营困难。据政府统计处的数据,文化及创意产业在2018年的就业人数有217,280人,占总就业人口的5.6%,然而,回看2008年的相关数字为5.4%,即十年来只有0.2个百分点的增幅。假如政府仍然以“砸钱”为主,未能在土地、需求、宣传、物流等多方面进行规划,以营造一个有利于产业发展的基础生态,只会继续令年轻人看不到前景,自然不愿投身相关行业。

在创科方面,林郑上任三年也没少“砸钱”,例如在2018年的《施政报告》中提出向研究资助局“研究基金”注资200亿元、推出30亿元的“研究配对补助金计划”,又提到政府分别向香港科学园和数码港拨款70亿元及2亿元,以加强对进驻企业的支援。“砸钱”以外,林郑亦提出“杰出学者计划”以壮大本地科研和创科队伍,并增加对大学技术转移处的资助,以推动科研成果产业化。

然而,回顾林郑的《竞选政纲》,上面写着政府要“充分发挥‘促成者’及‘推广者’的角色,协助业界打破发展局限”,惟近年《施政报告》中的措施却仍旧依赖注资来吸引人才,忽视了发展产业所需要的基础生态,亦未发展出对应的工业体系将科研成果产业化,继续这样,只会重蹈大疆和MyCar两个案例的覆辙,令本土科研成果离港而去。

近年《施政报告》中的措施却仍旧依赖注资来吸引人才,忽视了发展产业所需要的基础生态,亦未发展出对应的工业体系将科研成果产业化。(资料图片)

解开社会郁结:已成不可能的任务

在政治方面,林郑胜选时提到的首要工作──团结社会、修补行政立法关系、解开社会“郁结”,在经历了反修例运动之后,现已经形同“不可能的任务”。与此同时,政府同样承诺要致力令施政更贴近民意,引入管治新风格,其中一点是提高公众参与、与民共议。

为此,林郑在2017年的《施政报告》中主推“青年发展委员会”,并从议政、论政、参政三方面增加青年的政治参与度,吸纳年轻群体的声音;同时又推出“青年委员自荐计划”,让有志服务社会的18至35岁青年自荐加入,目标是令政府委员会的青年成员比例提升至15%。自2017年至今,政府先后推出三期“青年委员自荐计划”,但在全港约500个咨询及法定组织当中,每期只有10个委员会可供青年委员加入,且大部份并非青年所关注的议题,而是像电讯服务用户及消费者咨询委员会、华人庙宇委员会辖下文化及宣传小组、华人永远坟场管理委员会等,令人质疑政府并非有心听取青年意见。再者,“自荐”同样需要面试,且要求青年有一定专业知识背景,被质疑沦为“精英俱乐部”。

林郑胜选时提到的首要工作──团结社会、修补行政立法关系、解开社会“郁结”,在经历了反修例运动之后,现已经形同“不可能的任务”。(资料图片/余俊亮摄)

政府若想施政贴近民意,必须吸纳不同阶层青年的意见,才能拉近施政与社会的距离,真正做到“人心回归”。像上述那种“精英主义”的心态,正是林郑上任三年来最为人诟病之处,若这种施政心态不改,即使举行百场社区对话,也无法解开社会郁结。

上文刊载于第235期《香港01》周报(2020年10月12日)《上任三年 承诺落空 林郑不可一路走数》。如欲阅读全文请按此试阅周报电子刊,浏览更多深度报道。

235期《香港01》周报精选内容:

施政报告|政党建议之“最”背后 政治论述离地、短视、空洞

“台美复交”:一场欺骗民众的政治说唱

人民币汇率创新高 中国出口不再以“价”取胜

名人带动,艺术普及化 流行精品变收藏新贵

抗疫九个月 百万人病殁 我们为新冠肺炎找到“解药”了吗?

智慧出行新时代 构建港版“城市大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