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中线又出事? 吹哨者潘焯鸿:非偶然而是高层管理不善
9月12日本来是港铁启用东铁线新信号系统的日子,结果在前一天(9月11日)港铁急急召开记者会,宣布新系统于最后覆检阶段仍然“不理想、有优化需要”,故延迟启用。这个新系统正是沙中线工程项目之一。
说起沙中线,自然令人联想到2018年揭发的连串工程质量丑闻,当时揭发剪短钢筋丑闻的“吹哨者”潘焯鸿日前接受《香港01》访问时,没谈当年中科兴业如何以一敌众的事,他更想表达的是他对港铁的失望。
他心中有气,大抵也源自“爱之深、责之切”。他与港铁的渊源甚深:“我做了地铁工程很多年。(多久?)哗,很久了,早至港铁未成立。西铁屯门、兆康站整个结构也是我建的。以前港铁好严,合约怎样写就怎样做,每个字都跟到足,你不能够砌辞看不到。连一块塑胶用料有稍微不同,都要重新拆过再建—因为合约这样写。而沙中线却不是这样。”
见证港铁的风光与崩坏,潘焯鸿当日亲手揭发沙中线丑闻,让本应埋于泥石之间的铜铁重新撬出,他解释是思考过“有所为有所不为”。从沙中线的一条钢筋、一个螺丝帽,到今天的信号系统,均非偶然的人为出错,而是与整间港铁公司有关。
上月28日,港铁宣布东铁线新信号系统及新九卡列车自9月12日起投入服务。谁料两周后的9月11日,即新信号系统原定启用日的前一天,港铁召开记者会,表示新系统于最后覆检时表现仍未理想,故须延迟投入服务,以进行优化工作。
事后,机电工程署回复传媒查询时表示,9月10日才知悉,新系统测试期间,列车分线行驶时错误地跟随上一列车的行驶路段,驶向错误的车站。
为何港铁会在新系统启用前一天才急急“煞停”?为何机电工程署迟至此前一天才被告知如此重大的事故?港铁于9月12日再度解画称,5月中进行相关测试期间便留意到“入错线”的情况,一直跟进工作。因考虑到有关状况并不影响营运安全、新信号系统,以及新列车和现有列车混营安排,故工程团队希望透过相应的“营运管控措施”(包括人手监控及操作)来补救。但到最后阶段,港铁认为先改善系统才投入服务,“更切合公众期望”。
然而,翻查资料,政府早于6月中便已知道港铁5月进行新信号系统测试时曾发生的三次事故,港铁也曾为事故向政府提交调查报告,可机电工程署却于8月尾批准港铁实施新信号系统。当中,到底是港铁隐瞒,还是政府一方明知而不作为,成了事件的“罗生门”。
有立法会议员认为,港铁内部各部门意见不一,才临急“煞停”新系统。对此,潘焯鸿认为这不过是管理层为了卸责而堆砌的说辞。
“企业管治应是内部有问责,每人承担各自的责任。但现在是,有事发生便推庄—高层心态出问题,推卸责任,但求保住饭碗。这么大的事,高层竟推个中层出来(解说)。”9月11日的港铁记者会中,只有港铁车务营运总管黄琨玮、工程处总经理(工程项目)周苏鸿及机电工程总管梁志立现身解说,管理层如行政总裁金泽培、主席欧阳伯权等均缺席。
谁知情谁不知情?
从高铁超支、沙中线到现在,港铁都是用同一招数:一、高层不知情;二、拖延—成立调查委员会,拖一年半载,等人忘记。港铁现在每一个地方都出事:营运出事,与公众关系出事,土木工程、信号系统每月最少一次延误,连车轨维修也出问题,却没有人需要为此而负责。
港铁于2014年于原有的董事局架构中加入工程委员会,负责监察港铁在香港和香港以外、任何涉及设计及/或建造工程,每季向董事局汇报涉及超过100亿港元的资本性工程项目,以及任何其他整体施工计划出现四个月或以上延期的相关工程项目。
今次的新信号系统包括在最新造价估算为近830亿港元的沙中线工程项目之内,整项工程亦延误了超过四个月,换言之,工程必然在工程委员会监察的范围内。当新信号系统在5月测试时先后出现过三次事故,港铁也曾向政府提交报告,工程委员会难道没有向董事局汇报过新信号系统有“入错线”的问题?在潘焯鸿眼中,这绝对说不过去。
他回忆道,高铁线工程出现延误及超支后,也有调查委员会去分析个中缘由,报告指出港铁内部出现严重的沟通问题,管理层对工程问题毫不知情,而为解决问题,报告提出在董事局设独立汇报制度,其后演变成今天在董事局下的工程委员会,委员会中有独立人士及董事,过半数是工程人员。翻查名单,发展局常任秘书长(工务)林世雄也是委员会成员之一。
“理论上,港铁及政府无可能不知道,如果是真的(不知情),便是有人刻意隐瞒。”潘焯鸿再三强调,董事局无可能不知情:“拿所有工程委员会的报告出来,如果没有写,便要解雇工程委员会的全部七个成员。”
访问当天,正是港铁红磡站列车出轨一周年。针对事故的调查报告称,由于情况没有上报,故管理层毫不知情,也未提及处分。潘焯鸿感慨地说:“从高铁超支、沙中线到现在,港铁都是用同一招数:一、高层不知情;二、拖延—成立调查委员会,拖一年半载,等人忘记。港铁现在每一个地方都出事:营运出事,与公众关系出事,土木工程、信号系统每月最少一次延误,连车轨维修也出问题,却没有人需要为此而负责。”
谁养成了大老虎?
现在(政府)永远是事情发生了才知道(问题)。如果政府继续懒懒闲,仍然优柔寡断,是逼不了港铁去改善的。
潘焯鸿觉得今天港铁的问题是政府纵容所致。他以装修为例,假设你想要智能家居,希望能用一个手机程式控制全屋所有家具的开关,但到了最后验收,装修师傅突然告诉你某条电线接驳不到窗帘位置,故以后须继续用人手控制窗帘,而整个过程却从未知会你,这可能吗?“装修师傅不能够自己更改你的决定,因为他不是付钱的一方。这是很简单的道理吧!”
同理,政府持有港铁公司75%的股份,是公司的大股东,掌控人事任免的权力。而港铁的工程项目,包括沙中线,都是由政府出资委托港铁兴建。换言之,政府才是合约最终的决定者。而港铁自己修改合约上的设计,是港铁“输”,在潘焯鸿看来,政府须向港铁追讨因延误带来的损失,例如新九卡列车因延误通车而造成的额外财务开支。“政府应该有所动作,而不是说过便算。”
要让港铁不再犯错,政府的角色相当重要,必须从监督与处分两方面对症下药。潘焯鸿解释,“追究”是必须的,审视工程委员会有否尽职,也逼港铁不能再忽略程序。“现在(政府)永远是事情发生了才知道(问题)。如果政府继续懒懒闲,仍然优柔寡断,是逼不了港铁去改善的。如果港铁把所有的事都一一汇报,(政府)便会看到问题,然后才能对症下药。”
“为何政府要用土地补贴铁路呢?为何要由政府投资铁路呢?是因为政府想市民享有廉价又高质素的铁路,解决衣、食、住、行中‘行’的需要。政府全面补贴港铁的营运开支,是希望提供稳定可靠并平价的铁路服务,但现在却出事还要年年加价。当港铁出事,就会影响到市民的‘行’,一个强调行政主导的政府,连港铁都处理不了,又怎能管得好700万市民呢?”
潘焯鸿的忿懑,大抵也是每位付出高昂交通费,却仍三不五时忍受港铁延误之苦的小市民的心声。
上文节录于第232期《香港01》周报(2020年9月21日), 文章原题《从沙中线剪钢筋到新信号系统延用 “吹哨者”论港铁管治之恶与坏》。如欲阅读全文请按此试阅周报电子刊,浏览更多深度报道。
【封面故事】当法治遇上政治—傅华伶与陈祖为对谈 如何跨越央港话语鸿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