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深度】拆解反对全民检测的两大伪命题

撰文: 高晋猷
出版:更新:

新冠肺炎第三波疫情持续近两个月有所回落,特区政府将于9月1日展开为期两周的自愿全民检测计划,并由内地专家协助当局执行。不过,无论疫情如何,坊间总有反对之声,质疑检测无助抗疫,甚至涉及收集基因、利益输送;特首林郑月娥昨早(8月25日)出席行政会议前见记者,曾不点名批评“所谓”专家不断抹黑计划,刻意破坏央港关系。观乎世界各地的抗疫措施,“全民检测”并不罕见,而且具有科学基础,但为何会在香港引起轩然大波?疫症当前、人命关天,所谓争议不过是些充斥偏见的“伪命题”,但问题是,经过“反修例”的撕裂,我们的社会已经“政治化”到可以容许“政治炒作”凌驾“市民健康”吗?

争议一:收集基因、利益输送?

“全民检测”的最大争议之一,莫过于港人DNA资料的安全风险。9月1日正式实施的“全民检测”,将采用鼻咽拭子检测的方式,透过医用棉签蘸取咽喉分泌物,以检验受检者对新冠肺炎病毒的反应——这个再正常不过的检测步骤,为何惹来满天阴谋?原来,检验物当中带有受检者的口鼻粘膜组织,从技术上来说,化验师的确可以从中截取遗传物质脱氧核糖核酸(DNA);更关键是,负责检测计划的华升诊断中心、中国检验有限公司及Prenetics,头两者均源自内地——因此,有人借机质疑当局借此建立港人基因资料库、将数据送返内地云云;也有人将检测与“港版健康码”相联系,认为当局将会循基因和行踪全天候监控港人。

立法会议员诸郭家麒曾批评,当局绕过招标程序直接采购内地检测服务是“偏离正常的做法,把合同私相授受”。(资料图片/张浩维摄)

然而,事实的确如此吗?这些所谓“质疑”,是建基于有证据的合理推断,还是无稽之谈?如果负责执行“全民检测”的是本地甚或欧美机构,个别人士还会借机炒作吗?直到目前为止,有没有人能够清楚交代“收集港人基因”的具体目的和实际作用?归根究底,反对人士无非是基于对内地的傲慢与偏见,而将各种所谓“隐忧”加以扭曲、胡乱诠释。无可否认,内地确曾出现不少冤假错案、漏报瞒报,所以港人的忧虑并非毫无因由;然而,如果只放大这些负面资讯,而无视内地核酸检测的实力和防控疫情的成效,则有失公允。再者,DNA采样手续繁复,后续分析亦需动用大量资源;按照武汉市5月份曾花费9亿人民币为逾989万人检疫推算,香港是次检疫或涉及数亿元公帑,倘要借此建立所谓“全民遗传资料库”更动辄要花费十数倍的金额——如此耗费人力物力的假设对当下的特区政府而言,并不现实。

至于有立法会议员诸如公民党郭家麒曾批评,当局绕过招标程序直接采购内地检测服务是“偏离正常的做法,把合同私相授受”一说,更是可笑。林郑月娥早已表明,“全民检测”是由中央委派的机构直接提供检测服务,当中检测人员及试剂费用均由中央负责,根本不涉及“招标”,而特区政府则自行负责室外采样、物流运送及宣传,又何来“利益输送”?这不禁令人联想起,在肺炎疫情之处而口罩极为短缺之际,港府被揭发沿用“价低者得”的招标程序采购口罩时,民主派议员曾经狠批当局“官僚僵化”、“罔顾人命”,如今当局基于大众健康,在“非常时期”采取“非常手段”,反而被骂“没有跟足招标程序”!

屯门医院心脏专科黄任匡医生认为,全民检测出现的“假阳性”也会进一步为病人和医疗系统带来额外的负担,所以他本人不会参与。(资料图片/杨荣飞摄)

争议二:成效不足,无助防控?

“全民检测”的另一争议在于,有“所谓专家”质疑成效不足,不但无法抑制病毒,甚至可能因而衍生另一波社区爆发。例如,屯门医院心脏专科黄任匡医生认为,全民检测出现的“假阳性”也会进一步为病人和医疗系统带来额外的负担,所以他本人不会参与;香港大学感染及传染病中心总监何栢良也说“全民检测”的成效很低,而他向来严格管理个人生活,自认为受感染机会微乎其微,所以并不怀疑自己是“隐形传播者”,故也不会参加检测。

然而,检测真的对抗疫于事无补吗?观乎内地、韩国、美国及德国的做法,“全民检测”乃科学化的检测手段,能够有效阻截“社区传播链”。事实上,自第三波爆发以来,当局的各项防疫措施均未见显著成效,感染源头未明个案的比例为三波疫情中最高。例如8月4日新增80宗2019冠状病毒病确诊个案,当中24宗感染源头未明,直至上周日(8月23日),本港仍新增25宗新型肺炎确诊个案,而当中8宗源头未明。有了“全民检测”,可望追截病毒源头,正如林郑月娥所言,如果社区现存1,500名隐形患者,冀措施“揾得一个得一个”。

至于何栢良自信不是“隐形传播者”而不参与“全民检测”,这理由实在过于牵强——所谓“医者能医不自医”,即使是医生,也不可能在未经科学检测的情况下断言自己未受感染。对于黄任匡担心“全民检测”下的“假阳性”个案可能拖垮医疗系统,明显也属过虑,正如何栢良所说,确诊者在入院前须做三次病毒检测,假如每次检测的假阳性率是百分之一,重复检测的假阳性率便是一百万分之一,所以,市民被误诊的机会才是“微乎其微”。疫症当前,任何人只能够用“科学”说话,即使是“医生”也各有专精——懂得为病人进行临床诊治的,并不一定晓得如何防控公共卫生危机;而众多“专家”之说,哪些是基于防疫专业的建议,哪些又是越俎代庖的误导,相信社会自有公论。

何栢良指“全民检测”的成效很低,而他向来严格管理个人生活,自认为受感染机会微乎其微,所以并不怀疑自己是“隐形传播者”,故也不会参加检测。(资料图片/黄宝莹摄)

单靠“全民检测”,就可一劳永逸?

必须指出,单靠“全民检测”或未能有效遏止本港疫情蔓延,务须配合各项防治措施,方能收到成效。病毒一般潜伏期为五日,撇开香港能否在五日内为七百多万人检测不谈,单是居家令和禁足令欠奉,恐怕已难以令人信服是次检测是否又是一场“公关骚”。故此,港府应强制检验结果为“阳性”的潜在病患者留家隔离,以及再辅以可能范围的金钱补助予受影响的人士,方能双管齐下。另一边厢,亦需要以阻隔社区接触为要务,阻止病毒持续扩散。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其实由年初肺炎疫情爆发以来,一直困扰世界各国的首要问题就是对病毒的认识不足。每一次新型病毒的出现,总会为世界带来锐不可当的毁灭性打击,例如人类史上14世纪最有名的大规模瘟疫——黑死病(鼠疫),曾横扫欧亚大陆,夺去7,500多万人命,甚至消灭欧洲近半人口。时至数世纪后的今日,黑死病的死亡人数已锐减至每年约2,000人,个中原因当与人类医学日益进步及对黑死病愈加了解有关。人类认知的进步才是病毒的最终克星,是次新冠危机亦不例外。故是次检测有助我们对新冠病毒更加以了解,以及堵截感染源头,“全民检测”的一小步,可能将会是人类再一次战胜瘟疫的一大步。

(香港01制图)

更多《香港01》深度报道文章︰

【抗疫基金・深度】第二轮保就业 为何政府总是重复犯错?

【抗疫基金・深度】新加坡派钱保就业 香港企业钱照收人照炒?

【新冠肺炎・深度】外佣宿舍无王管 免费检测只是扬汤止沸?

【新冠肺炎.深度】为什么香港必须力争“清零”?

【新冠肺炎.深度】当“反对内地医护援港” 究竟“反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