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基金・深度】第二轮保就业 为何政府总是重复犯错?
政府于昨日(8月18日)推出第二期“保就业”计划,并针对未于首轮计划受惠65岁以上长者雇员,以及为受新冠肺炎疫情大幅影响的大型物业管理公司和大型超市引入数项新措施,另亦新增罚则。“保就业”计划第一期因漏洞处处、雇员未必受惠而为人诟病。第二期计划能亡羊补牢,还是只是弄巧反拙?
第二期“保就业”计划于本月31日起接受申请,工资补贴涵盖9至11月。与首付相比,第二期内容大致不变,惟于首付计划中,已领取资助的自雇人士则不能再提出申请,而雇主申请第二期资助时,可重新选择“指定月份”,而承诺受薪人数则须以2020年3月作标准。此前未能精准帮助有需要企业的政府,是次能否令更多雇员受惠?
政府在2020年4月8日宣布第二轮防疫抗疫措施,透过强积金制度推行第一期“保就业”计划,向合资格雇主提供工资补贴。雇主可从去年12月至今年3月选取其中一个月份,计算补贴金额,金额为当月每名雇员薪酬的一半,以9,000元为上限;亦向自雇强积金供款人士提供一笔过7,500元资助,第一期补贴涵盖2020年6月至8月。
雇主6至8月份的受薪人数不能少于3月份的受聘人数,如雇主领取补贴后却在资助期间裁员,会有罚款;如未有把补贴全数金额用于雇员工资上,便要归还差额。
(一)对漏洞视而不见?
政府推出“保就业计划”原意是抑止裁员潮,但第一期计划推出后,却被发现漏洞处处。社会有声音质疑,部份雇员未必受惠,只有雇主得益。职工盟屡次召开记者会,表示迄今收到146宗有关雇员对保就业计划投诉及求助,当中包括:被迫放无薪假、公司裁员、计划未能保障工人、月薪转日薪、被逼减薪及开工不足六种剥削形式,批评保就业计划漏洞百出,未能保障前线及基层员工饭碗,有的即使保住饭碗,却面对新一轮剥削潮。
职工盟举例说,因申领补贴的雇主只需承诺不裁员,雇主为了“凑人头”,或要求长工员工改为兼职,或改为日薪、时薪聘用员工,这既可领取补贴,又可减省薪金开支。职工盟属会亦表示收到求助,求助人指公司表明自己工资过高而遭解雇,及后会另聘数名员工,质疑此举是为次轮保就业计划铺路。
秘书处至今收到387宗举报,主要涉及减少员工人数、辞退员工、未有按时发放工资或减薪等,秘书处已将部分个案转介劳工处、海关及积金局跟进。社会不断声音批评政府对计划放任不管,未有监管企业如何分配,而政府在新一期计划亦未有修补漏洞。 只是单靠公众举报及部门抽查,能否从源头打击违规情况?
(二)新措施弄巧反拙?
旧乱未平,新患又起。当局表明在第二期“保就业计划”会引入新措施,但这些措施旋即引起质疑。
新措施包括:
(一)65岁以上有强积金户口但无供款人士,可环比得到5,000元工资补贴,雇主须全数交予雇员
如参与第二期计划:
(二)大型物业管理公司须回馈不少于80%补贴给业主或业主立案法团,回馈方式由业主或物管公司决定
(三)两大超市百佳和惠康须向客人提供优惠,或为弱势社群或非政府机构提供超市券
就首项新措施而言,职工盟认为此举等同提供另一途径供雇主剥削员工,要求将资助直接派发予雇员;而工联会亦提出65岁以上长者雇员通常已关闭强积金户口,因此措施作用不大。
而政府对百佳及惠康开出条件,指若参加第二期计划,领取补贴后要向客人提供优惠。劳福局局长罗致光在记者会上解释,参考本港的上半年零售数据,大型超级市场并未受太大影响,而政府基于“公平原则”,须处理所有企业申请。新措施推出后,市民能从超市优惠中受惠,若果商户生意有所增长,更是双赢局面,政府不会介意。
为何只针对两大超市?特首林郑月娥昨早解画指虽难以定义超市规模大小,但从资助金额而言,百佳、惠康明显规模巨大——百佳领取约1.61亿元,承诺聘用8,215名员工;惠康所属的牛奶有限公司则领取约3.99亿元,承诺聘用21,611人。
事实上,本港有不少超市、百货公司、连锁零售店及电商如华润万家、香港电视(HKTV Mall)均有领取资助,性质与两大超市业务类似,但政府未有一视同仁,提出领取资助条件。如单纯因领取津贴金额庞大、未受疫情影响而成为“被选中的企业”,这是否“公平”的体现?
(三)为省时而大洒金钱?
计划成立之初,政府预算动用800亿元,惠及26万名有向强积金供款及有设立职业退休计划的雇主及其170万名员工,以及约21.5万名有参与强积金供款的自雇人士。迄今保就业计划已向99%雇主分批发放合共约439亿元工资补贴,涵盖逾14.8万名雇主及190万名雇员;亦有合共约11.6万名自雇人士收取7,500元一笔过资助,涉款约8.7亿元,罗致光表示会超出原定预算,防疫抗疫基金已预留一笔应急款项。
而新计划亦沿用往日的补贴模式,罗致光称,得悉有社会声音指企业受影响程度不一,个别行业不应获补贴。惟当局难以利用受疫情影响程度划线,逐一审视企业只会令申请过程变冗长,要设计一个较为简单、省时的系统。当不少雇员仍因未能受惠而怨声载道,为了所谓效率而在分配资源上走歪路,如何更好的分配公帑?还请政府好好正视!
更多《香港01》深度报道文章︰
【新冠肺炎.深度】当“反对内地医护援港” 究竟“反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