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治港神话是这样幻灭的——抢不到的口罩

撰文: 黄云娜
出版:更新:

“贺一诚可唔可以管治埋香港?”——确保口罩供应稳定、暂停营运赌场两周、供楼延迟偿还本金……面对源于武汉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NCP)疫情威胁,澳门新任特首贺一诚果断采取连串防疫措施,让毗邻的香港市民羡慕不已,也让昔日以优秀著称的香港政府无地自处。从口罩供应的补给、隔离中心的设立、到人流管制的部署,以林郑月娥为首的特区政府都因反应迟钝再度引发民怨,让整个管治团队那迷信自由经济的官僚因循、毫无以人为本的施政原则、缺乏未雨绸缪的前瞻意识等问题暴露无遗,也让香港人洋洋得意的“公务员治港神话”逐渐幻灭。
(《公务员治港神话是这样幻灭的》系列一之三)

特区政府采购口罩的策略,难道是,缘份到了,自然有货?(资料图片)

随着新型冠状病毒疫症的爆发,香港持续七个多月的反修例风波稍见缓和,但市民对特区政府的不满非但未减,反而因埋怨当局“防疫不力”而升温。截至周日(2月9日),当全国确诊病患已逾3.7万人,暂有29宗确诊个案的香港虽暂未出现大规模社区传染,但集体已深陷歇斯底里的恐慌,日用品被抢购一空,口罩更是一个难求。

此前一天,特首林郑月娥见记者时承认采购口罩失利,当局只剩下1,200万个口罩,仅够政府部门使用一个月;数天前,她更以采购口罩困难故要谨慎使用为由,勒令官员如非需要不准戴口罩,“就算戴了也要脱下来”。然而,就在一个月前的1月8日,食物及卫生局局长陈肇始明明保证,政府的口罩储备足够使用三个月;她当时还说,注意到市民“购买口罩的情况有些紧张”,会检视整体情况。

“保证”、“注意”、“检视”的结果是什么?政府的口罩使用量远超预期,而市面的口罩供应持续紧缺,各区时刻涌现排队人潮,售价更是屡创新高——一盒50个的外科口罩,从40多元被炒到400多元;一个防护级别较高的N95口罩也由不足10元被擡价到80至100元。反观一海之隔的澳门,当局早于1月23日(确诊首名NCP患者翌日)推出“保障口罩供应澳门居民计划”,每人每隔10天可用8元澳币(折合不足8港元)的成本价格,到56间纳入联网的药房登记购买10个口罩,药房每隔15分钟会在网上更新口罩存量,以稳定民心。

香港不是首次出现口罩短缺,但政府往往毫不作为,盲目相信市场机制会自我调节。(资料图片/张浩维摄)

相比之下,港府实在迟钝得匪夷所思,不但未有在疫症蔓延来港之前就尽一切所能补充装备,即使眼见口罩市场频频扭曲失控,当局仍囿于自由经济的教条,不愿主动介入稳定价格或增加供应,反而继续盲信市场机制会自我调节。

相当讽刺的是,当澳门的贺一诚于2月4日谈及口罩采购工作十分困难时,曾经承诺当局会“不惜一切代价”把海外购得的2,000万个口罩运回澳门;然而,就在同一天,网上疯传香港政府在此紧急关头,仍然沿用“价低者得”的招标方式采购口罩的消息,当局随后证实这是“补底”而非唯一的做法,遭外界讽刺“难怪买不到口罩”。再者,贺一诚又提到,在面对疫情及口罩供应的问题上,“国家正在打仗”,故重申“澳门应该做好自己”,如非必要都不要向国家提出请求;不过,林郑月娥却在首次主持抗疫督导委员会会议前,去信国务院希望确保香港口罩供应,而至今港府已透过港澳办购入1,700万个口罩。

一支年年被《世界竞争力年报》评为“施政效率第一”的公务团队,明明拥有亚洲首屈一指的医疗体系,甚至打过2003年的沙士(SARS)硬仗,但面对NCP,却连口罩供应也落得如此狼狈。这着实让人费解,经过十七年前的严重公共卫生危机,难道香港政府就没有汲取教训吗?

可惜,原来当局至今尚未建立用以应对重大事故的资源装备补给制度。SARS一疫,夺走299位港人性命,港府曾经成立“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专家委员会”,包括时任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钟南山、美国国家科学院医学研究所所长霍宁博、英国皇家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院长葛菲雪等在内的专家们,更撰写一份长达253页、名为《汲取经验 防患未然》的报告,以检视医疗体制的缺失,并就此提出加强公共卫生的措施,冀当局接纳并切实执行。

沙士过后,在公共卫生政策方面,特区政府究竟吸取了什么教训?(资料图片/张浩维摄)

以“口罩”这种必备的防疫用品为例,当年SARS在港爆发大规模社区传染期间,本港市面及政府内部都曾出现持续近月的口罩短缺;因此,《报告》提出,当局“应检讨处理疫症的应变能力”,亦须按适当情况加强包括“个人防护装备”等物资的准备工作。另外,医管局的《SARS疫症检讨委员会报告书》亦提到,沙士爆发之前,医管局并没有就有关装备作储备,故建议当局在未来任何时间都维持三个月的供应量。不过,相关讨论只局限在“政府储备”的层面,而没有涉及“社会储备”的问题。

至2009年H1N1猪流感扩散至香港时,不论政府或社会,口罩短缺再现;于是,当立法会讨论港府的应对工作时,不论建制或泛民议员,都曾促请当局应该统筹全港供应、增加储备、确保人人有口罩。不过,时任食物及卫生局局长周一岳却只沿用医管局《报告》的建议作答——“我们的供应是足够的,无论是医管局或卫生署,他们一共有三个月的存量,可以用上三个月”,无意再储加强备口罩的策略。

计划往往赶不上变化,没有人可以预想如SARS般的大型疫症会这么快重临,也没有人可以预料口罩供应根本追不上激增的口罩需求;但是,当邻近地区全部严阵以待之际,例如澳门介入口罩供应、多地限制口罩出口等等,港府何以视若无睹、坐以待毙?

其实,民建联、工联会及民主派朱凯迪等立法会议员都已提出,当局大可立即引用《储备商品规例》,把“口罩”纳入除“食米”之外的“法定储备商品”,从而规定其最高价格、进口储量及销售安排,既严防无良商人炒卖,又确保人人有口罩。当局更应该仿效世界各国的石油储备计划,与特定商家就口罩等防护用品签订远程订购协议,甚至设定额外生产场所,以备不时之需。

是他们高高在上惯了,不了解市民面对口罩短缺的恐慌?还是他们迷信市场久了,以为“无形之手”会替他们出手相救?不管是什么,他们都未能急市民所急,让“以人为本”变成了一句空喊的口号,也让公务员的治港神话逐渐幻灭。

相关文章︰

【武汉肺炎】公务员治港神话是这样幻灭的——用不了的隔离营

【武汉肺炎】公务员治港神话是这样幻灭的——管制不了的人流

【武汉肺炎】亡羊补牢 七点建议

【武汉肺炎】抗疫路上 同理心比指摘更重要

【武汉肺炎.医护罢工】道德绑架、政治正确——患难中香港变陌生

上文节录自第200期《香港01》周报(2020年2月10日)《好打得过SARS,敌不过武汉肺炎?公务员治港神话是这样幻灭的》

更多周报文章︰【01周报专页】

《香港01》周报于各大书报摊、OK便利店及Vango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订阅周报,阅读更多深度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