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游乐场.中】妈妈组成公民团体 各县市推动改革
上回提到,台湾现时的特色公园游乐场改革浪潮由台北市和新北市掀起,台北华山大草原游乐场更是首个“for children, by children”──由小孩参与、为了小孩而建的共融游乐场试验计划,加入了很多松散素材让小朋友玩自然游戏,也把在地化的特色融入游乐场当中,设施设计也考虑到孩子的游戏行为。这样的游乐场却是来得不容易,背后主要由一群妈妈组成的“还我特色公园行动联盟(特公盟)”推动改变。
承接上文︰【台湾游乐场.上】会说故事的游乐场 为何小孩玩砾石木屑?
过去:安抚童心摇篮曲
除了在设计的过程中倾听孩子的声音,按孩子的需要、玩乐方式去设计游乐场外,提倡更多自由游戏也是特公盟主要的理念。事实上,眼前看到的这座共融游乐场,是从起初一群妈妈发现自己家附近的一座座磨石滑梯被拆除,经抗议和争取才有的成果。
2015年,因为不符合国家安全标准法规(CNS),这些磨石滑梯面临被换上塑胶游具的命运。虽然,新的游具由不同组件砌成,但是却像罐头食品般一式一样,妈妈们称之为“罐头游具”。看起来更安全的游具,不只影响小朋友的游乐体验,更限制了孩子的创意与想像。
这群妈妈起初写陈情书、打1999给公部门(政府机关)发表意见,但未见成效,于是,她们又组织起来,带着小孩去堵官员抗议。后来公部门与她们开会协调,却被官员们以涉及专业知识、法规等打发了,未有充足准备的妈妈们当时未知怎么对抗,后来一众妈妈白天带小孩、上班,晚上照顾家庭,一有空档就各自在不同岗位扮演自己的角色,研究法规、找来幼教专家一起反对罐头游具、翻译外国游乐场的报道、研究不同游具对小孩身心健康发展的影响。她们甚至在深夜开会,装备自己以便跟政府部门作战。
她们找来了市议员支持行动、联系不同领域的专家、发起网上联署、号召更多人办记者会。结果,她们的声音开始壮大起来,她们要求公部门不是只拆除不符合安全规则的游具,而是纳入公民参与的元素,以改善游乐场设计。因为特公盟和其他团体的推动,才有现在这些特色公园。
“这个事情怎么可以让公部门愿意改变?重要的是他必须认同这个想法,才有可能做到。但要他们认同,也有步骤跟方法,一开始我们去陈情、抗议,可是之后,我们还要去建议,例如怎么做,有什么更好的形式,用合作的方式。”特公盟召集人林亚玫说道。“他们知道国外有在做,我们落后了,是否需要跟上?他们知道做这个事情是很有意义的,因为他们不只是摆一个游具,游乐场服务的对象是小孩,是亲子,慢慢的也会服务大人,溜索滑梯大人也会去玩。”
要发起改变,必须得到公部门的支持。台北市公共游乐场的主要负责部门,是台北市政府工务局公园路灯工程管理处(公园处),南港公园管理所股长许耀仁当时有份负责华山大草原游乐场的设计和工程发包及预算工作。林亚玫笑言,一开始接触公部门的时候,他们互相在会议上讨厌对方,一路走来,也有不少意见争持和妥协。
“在第一层的承办单位上,担任了一个很重要的角色,如果我当初不理他们,应该还好,可是我们想去改变,如果只改到合格,放另外一套罐头游具进来,会很浪费钱,也达不到效益。后来就想要做很多改变,我们做公部门就像是做服务业,需要常跟民众交流,需要做改善。再好用的游具,如果没有人玩,就是荒废了。二十年前,我们开始买这些游具,没什么人去用,我们发现一百多个游乐场也没有人在用。”许耀仁说道。
从现时台北市政府部门的取态,以及推动全台改造运动下,各县市陆续建成特色游乐场,妈妈们的争取已有可见的成果。可是,公民参与也并不容易,不少妈妈连家中的小孩也自顾不暇,而且不同县市负责的政府部门因应各地的风土文化和管理方法,对于改造游乐场的看法不一。
从新北市、基隆市的妈妈代表那边听来,故事有点大同小异,跟政府部门陈情、抗议、找来议员、跟里长解说,一切都需要从头经历,特色游乐场得来不易。台北市动起来了,要全台湾动起来,仍然毫不简单。有的地方因为游乐空间较少,所以爸妈更为用力争取;有的地方因政府部门以此当作政绩,故此大力推动;有的地方当局还是不闻不问,就需要有人出来抗议。各地方政府的单位管理不同公园,并非中央统筹,故各地互不相管。因此,特公盟也成立了不同的地方社团,组成了“空军”和“陆军”,前者透过大众媒体和Facebook粉丝页改变社会风气,后者邀请当地的妈妈去拜访游说地方议员,让比较年轻、有小孩或有进步价值观的议员在议会内质询,让更多人加入推动儿童游戏权。
王佳琪是特公盟的粉丝页/社群总监,角色就是帮忙成立地方社团、令社团活络起来。“教他们怎么开始,分享各式资讯,如分享各地已经盖好的公园,汲取前人经验。或是他们丢一些问题出来,比如问哪些磨石滑梯不错。也会教他们怎么跟政府沟通,怎样找议员游说,怎样跟里长交流……”王佳琪是在职妈妈,不像林亚玫她们可抽身参与会议、与官员会面,但她仍不遗余力在背后筑起不同桥梁。
他们跟媒体联合做一些议题、专题报道,或是在粉丝页发文,有的时候会告诉家长,在成长过程中体适能的重要性,公园怎么能帮助大家注重身体的发展;有的题目是针对政府过去的不作为,造成游戏空间的衰落。
“配合不同媒体的定位,比如政治性的我们会讲政府的问题;跟亲子杂志就会讲儿童健康发展的问题;旅游杂志就推介儿童游乐场。我们还上过时尚杂志《美丽佳人》(Marie Claire),讲女性如何在社会上散发潜能、如何参与社会运动。”王佳琪说。
他们明白到无法要求每个爸妈都很大程度投入公民参与运动,所以会设计一些功课给粉丝玩,让更多人可以一同投入这场游乐场改造浪潮中。比如放寒暑假,向家长征求外国游乐场的照片。
王佳琪分享,“他们去国外就很高兴,不管哪一个游乐场都比台湾好,日本也好,新加坡、欧洲、澳纽,什么城市都没关系。我们常常用这样的方法,告诉大家我们的游乐场真的很糟糕。人生病也要有病悉感,家长觉得游乐场都是这样,里长更没有想像力,看到别的公园也这样,我的也这样就好了,却没有看看外面的世界。我们要让大家知道台湾的游乐场这样子是不正常的。”
此外,家长合力收集新北市各区的游乐场照片,完成了游乐场的普查,统计每个公园有多少游具,有什么样的游具。“这样互动性就会更大,他们就会关注,也会把讯息发布在地方社团,让多些人知道我们,让更多人参与。每个人的生活条件不同,有些人有时间有力气,经济能力也允许,有些人可能没办法,也想出一份心力,这是用不同方法去引导他的力量出来。”
他们寻遍世界各地不同地方的游乐场,发现只有香港跟台湾差不多落后,没什么特色游乐场。然而,屯门共融游乐场的起步其实不比台湾慢,现时除了“双北”有数十座特色游乐场已陆续建成,其他县市也开始有特色游乐场,香港却仍只闻楼梯响,也未见有策略。
即使在台湾,不同县市的区情不同,起步点也不同,彼此也在汲取其他地区的经验,香港也可以同步借镜吗?详看︰【台湾游乐场.下】推卫星公园概念 推动方式不在于快
上文节录于第199期《香港01》周报(2020年2月3日)《台湾游乐场发展三部曲 宝岛妈妈推动特色公园改革浪潮》。
更多周报文章︰【01周报专页】
《香港01》周报于各大书报摊、OK便利店及Vango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订阅周报,阅读更多深度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