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未来】丰田再推氢能车 中日韩为何下注“未来能源”?
日本车厂丰田(Toyota)的Prius某程度上已成为油电混合(hybrid)汽车的代名词,在上月底的2019东京车展,丰田再走出这个擅长领域,发布了新版本的氢燃料电池车(fuel-cell electric vehicle,FCEV)Mirai Concept。Mirai意谓“未来”,也意味着丰田在减排和发展新环保能源的大趋势下,没选择走已成风潮的纯电动车(battery electric vehicle,BEV)之路,又或是一味坚持油电混合这个拿手好戏,而是向氢能加大注码。事实上,韩国和中国在发展氢能上也不甘落后。这种自上世纪六十年代就被视为“未来”的“新”能源,是否终于要到来了?
据丰田介绍,新版Mirai“明显增加了续航距离,改善了驾驶表现,优雅而运动型的设计,提供更多乘客空间和更为舒适”。新版Mirai的续航距离由原有的312英里,增加约30%至405英里,丰田没有透露加气时间需时多少,但上一代只要三至五分钟。丰田预期,新版Mirai会在2020年底最先在日本、北美和欧洲推出,估计推出首年全球销量可达30,000辆。
事实上,丰田差不多在同一时间开始研发燃料电池和油电混合车,首架Prius油电混合车早于1997年上路,燃料电池车Mirai却要到2014年底才发表,至今在全球只售出约一万辆。相反,Tesla的纯电动车Model S推出一年半就卖了25,000辆。Tesla行政总裁马斯克(Elon Musk)曾称燃料电池为“笨蛋电池”(fool cell)、“一团垃圾”、“根本没有可能成功”、“蠢到难以想像”:“如果用太阳能板,充完电就可以直接使用。从水分子拆开氢气和氧气,还要加压,效率可能只有一半……氢气素来被视为未来能源,而它将永远处于未来。”
如此形势之下,丰田为什么还要投入到氢能车?
蛰伏多年成本渐减
通用汽车(GM)早于1966年研制了首架试验性质的氢燃料车Electrovan。这种能源之所以被视为环保希望,在于它透过氢和氧的化学反应来产生电能,唯一排放的只有水气,跟纯电动车一样安静。而且氢可以从多种来源产生,包括甲烷、煤、水,甚至垃圾。
同样在路上零排放,氢燃料电池比锂离子电池有两大优势,其一是能量重量比较佳,因而有较长的续航距离;其二是加氢就如汽车入油般方便快捷,但纯电动车的充电时间以小时计。
这些特点,似乎令到马斯克的预测未获汽车业界大多数人的认同。毕马威(KPMG)在2017年曾访问了1,000名汽车业高层,发现他们相信氢燃料电池车比电动车更有未来,78%受访者更认为,氢燃料电池车代表了“真正突破”。
氢燃料电池多年来发展缓慢,一大原因在于电池物料成本,令氢能车价钱昂贵。例如韩国现代汽车(Hyundai)的Nexo就索价59,395美元(约46.5万港元),同一品牌中大小相近的汽油车Santa Fe在美国只需24,250美元(约19万港元)起跳。丰田Mirai和本田Clarity燃料电池车的建议零售价也在59,000美元(约46.2万港元)左右。
氢燃料电池车价格昂贵令消费者却步,当驾驶氢能车的司机不多,造价昂贵的加氢站自然不化算,所以现时全球各国的加氢站极少,挪威、德国和日本便分别只有50、70和100个。加氢站不足又会令消费者觉得麻烦而对氢能车望而却步,陷入恶性循环。韩国车主Choi Gyu-ho便向路透社诉苦,他在加氢站较密集的蔚山市买了Nexo,却发现其他县市缺乏加氢站而难以离开蔚山:“很不方便。每当我驶离这个城市便会很紧张。”
不过,丰田先进技术部部长河合大洋指出,近年在技术上的进展,令燃料电池堆的成本减半,丰田的每年全球产量因而可从去年的3,000辆,分别在明年和2025年增加至3万辆和20万辆。
另一方面,在全球各行各业减排压力渐增之下,国际能源署(IEA)形容今年氢能发展出现“前所未见的势头”。丰田欧洲氢能技术总经理Stephan Herbst解释:“《巴黎气候协定》是关键因素,已经有共识需要在运输和其他行业减排,我们需要所有方式的能源。”三菱日立能源系统欧洲副主席Emmanouil Kakaras认为,在有碳税或排放计划的国家,二氧化碳排放成本上升,或会令氢能项目开始有竞争力。
难怪丰田会长内山田竹志“不视电动车与氢能车之间为零和关系,不会完全放弃氢燃料电动技术”。丰田美国企业策略与计划副主席Doug Murtha说,丰田“不会把所有鸡蛋放到同一个技术篮子内”。所以在私家车以外,丰田在爱知县丰田市元町工场和洛杉矶港增加使用氢能叉车;去年又宣布会在2020年把燃料电池堆和储氢罐产量翻十倍,同时计划与日本7-11便利店合作以氢能货车送货;今年1月在拉斯维加斯举行的消费电子展(CES)上,丰田更展示了与美国最大卡车制造公司帕卡(Paccar)合制的氢燃料货车原型;翌月,丰田宣布与荷兰基础能源研究所(DIFFER)合作,开发一种利用阳光从潮湿空气中产生氢的装置。
除了丰田以外,还有其他车厂在氢燃料车上下注。本田(Honda)便推出了燃料电池车Clarity,公司发言人Natalie Kumaratne指,现时美国路上有约1,100辆Clarity。本田也在2017年宣布与丰田和蚬壳(Royal Dutch Shell)在加州兴建新的加氢站,Kumaratne说至今已建成两个,另有五个建造中。
相比亚洲车厂,欧美车厂在燃料电池车方面较为保守。例如福特(Ford)只是在旗下Focus、Fusion、Edge等汽车测试燃料电池版本,未有任何销售计划。“再生能源分额持续增加下,氢燃料电池在未来或扮演重要角色。但要在市场广泛推出,现时充电池比燃料电池处于优势,不但因为成本,也因为基建齐全。我们在观察氢能发展的同时,仍会继续专注于电动化。我们现时没有任何计划提供氢燃料电池车。”福特发言人说。
日本奥运示范氢能
似乎没有其他地方比日本更向往“氢能社会”。日本计划从现时只有3,400辆燃料电池车和100个加氢站,到2030年增加至80万辆燃料电池车及900个加氢站。首相安倍晋三在今年初的达沃斯经济论坛上说:“氢气既作主要能源,更重要的是作为能量载体,必须更便宜和更容易负担。我的政府以在2050年降低氢气生产成本至少90%为目标,令它比天然气更便宜。”
根据日本经济产业省的氢能路线图,日本政府希望把燃料电池车与油电混合车的差价从现时约300万日圆(约21.5万港元),在2025年降至仅70万日圆(约5万港元)。
日本想发展氢能的原因其实不难理解。日本是全球最大的液化天然气进口国,也是煤和石油的四大进口国之一。该国本来有30%电力来自核能发电,但2011年“3.11”大地震和海啸引发福岛核灾之后,所有核反应炉关闭,核电不再受到青睐。然而,日本地少、山多、人烟稠密,难以发展大规模再生能源发电。正如野村综合研究所能源资深顾问金子久说:“我认为在氢气方面,日本是全球最先进的国家。原因是日本要减排的话,只有很少选择。”
2020年东京奥运将会是日本政府和丰田展示其氢能社会愿景的舞台。正如前东京都知事舛添要一所言,1964年东京奥运的遗产是新干线,即将来临的2020年东京奥运将会是氢能社会建设。日本计划在明年奥运期间,派遣100辆丰田氢燃料穿梭巴士,在不同场馆间运载观众和游客。“氢仍然给人危险的印象,担心可能会爆炸,我们希望借着奥运来消除这种印象。”丰田奥运及残奥部部长伊藤正章说。丰田将会在东京奥运会期内提供500辆Mirai,接载官员来往场馆。“我们希望尽可能把这技术推广给最多人。”伊藤说。
当氢能成为日本再生能源的希望,在政府推动下,不少私人企业也参与其中,希望加快进程。丰田、日产(Nissan)、本田等11间日本公司在去年3月共同成立日本H2 Mobility计划,希望在2022年前建造80个加氢站,现时已完成12个。
日本也希望增加本土氢气产量。据经产省的氢能基本策略,日本希望到2030年增加氢气产量至每年30万吨。例如东芝能源系统联同东北电力、岩谷、和新能源产业技术综合开发机构(NEDO),去年8月在福岛开始建造产氢设施,预计每年可产出高达900吨氢气,将会用于日本北部的燃料电池车和工厂,东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指亦会用来供电予奥运选手村。
除工业之外,日本社会展现出氢能有更广泛的用途。去年开业、东急酒店旗下的川崎国王天际东急REI酒店号称是全球首间部份由氢气供电的酒店,负责的东芝能源系统称氢气会从塑胶废料产生,燃料电池会为房间提供电力和热水。此外,NEDO去年宣布与川崎重工和建筑商大林组合作,成功单靠氢气供应一市区范围的热力和电力,为全球首次,希望长远能助社区发展出一种新的能源供应方式。
韩国走“氢能经济”
相比日本的氢能社会,韩国在今年1月开宗名义发表了“氢能经济”路线图,预期氢能和燃料电池车可在2040年带来43万亿韩圜(约2,900亿港元)经济价值,以及42万个就业职位。现代在2013年推出ix35,成为全球首间量产氢燃料电池车的车厂。这或许给予了总统文在寅信心,上月15日在现代研发中心一场活动上,他扬言韩国的汽车技术要在2030年成为世界第一。韩国政府计划今年把氢能车数量从去年2,000辆增加至4,000辆,再在2040年增加至620万辆,使该国在2030年成为氢能车和燃料电池的全球第一大生产国。与之配合,现代将会在2030年时每年生产70万辆燃料电池车。
韩国现时仅有约30个加氢站,计划在2022年增加至310个,并在2040年加至1,200个。其中250个位于主要城市,60个位于高速公路,届时驾车人士不论身在何处,15分钟路程内都会有加氢站。此外,韩国会尝试在2040年以燃料电池提供2.1千兆瓦电力,将足以供电予94万户家庭。
中国善用“弃风弃光”
另一边厢,中国虽然已是全球最大纯电动车生产国,而且未曾推出过氢燃料电池车,但潜力不容小觑。自二十年前开始推动电动车,有“中国电动车之父”之称的全国政协副主席、前科学技术部部长万钢认为“下一个时代属于燃料电池”:“我们应该研究建立氢能社会,需要往燃料电池方向前进。”
在万钢眼中,往氢能转型是自然的一步,在他心目中,最理想的情况是市内短途交通由纯电动车主导,氢能巴士和货车负责国道上的长途旅程。他说,现时中国只有约1,500辆氢能车在路上行驶,纯电动车则有超过200万辆。根据彭博新能源财经(BNEF),中国现时是氢能巴士的领导者,去年占全球99%市场,但主要用于城市内的短途交通。入满气的氢能巴士一般可以行驶逾500公里,充满电的电动巴士则只能驶200公里。万钢认为这代表了庞大的商机,因为在中国,长途巴士的数量是市内巴士五倍。
万钢向彭博表示,中国政府会持续投放资源开发燃料电池车,即使政府正计划逐步减少对纯电动车的长期补贴,对燃料电池车的资助仍大致不变。新华社旗下的《中国证券报》今年1月报道,中国政府或会在今年内向燃料电池车实施十年前在电动车上推行的“十城千辆”计划,即每年发展十个城市,每个推出1,000辆新能源车作示范运行。国家氢能标委会发布的《中国氢能基础设施》蓝皮书提出更明确目标—到2030年将有1,000个加氢站、100万辆氢燃料电池车。
还有另一理由让中国颇为适合发展燃料电池。除了从化石燃料,氢也可由电解产生,虽然这不是有效使用能源的方法,但中国现时有大量“免费”电力。过去十年,中国大量投资到再生能源,却因为一些地方电力需求不足和电网建设没有到位,大量风能和太阳能无法接上电网,造成所谓“弃风弃光”的大量电力浪费。南通安思卓新能源首席运营官倪海宁认为,中国可以利用这些浪费的能源来便宜地生产氢气。若按现时中国每年约浪费150千兆瓦再生能源计算,中国国际氢能燃料电池协会副秘书长王菊指足以为1,800万辆乘用车提供动能:“中国不需要担心氢气供应。”
麦格理(Macquarie)亚洲汽车研究主管Janet Lewis则因中国政府的效率而看好其氢燃料电池车的发展:“中国确实前进得更快,虽然他们同样面对缺乏加氢站基建的问题,但中国在过往已显示了他们能快速完成基建。”
继续阅读︰
相关文章︰
上文节录自第189期《香港01》周报(2019年11月18日)《中日韩押注“未来能源” 氢燃料电池时代离我们有多远》。
更多周报文章︰【01周报专页】
《香港01》周报,各大书报摊、OK便利店及Vango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订阅周报,阅读更多深度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