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之苦.一】公民意识增强 政治参与无路

撰文: 贾婉琳
出版:更新:

近年,香港青年频频走上街头。不少人以通识“洗脑”、“废青”解释这一现象,前者隐含着否定青年政治参与意识的思维,早有研究指出此论调之谬误;后者以“不求上进才导致一事无成”这一负面标签扭曲青年面对的困境。现实却是,正如《香港01》一再指出,香港社会富裕表象底下潜藏着极为尖锐的深层次结构矛盾,青年首当其冲。与此同时,这一代青年的公民意识不断增强,却缺乏参与公众事务的渠道,而政府长年坐视社会矛盾积累,口口声声称关注青年问题,但制定政策却充满傲慢、偏见,而且思维落后,最终使得青年的“怨”与“怒”交织爆发。

早在2010年反高铁运动时,时任财政司司长曾俊华便以“上位论”解读青年参与社会运动的因由。“上位论”主旨是青年因为受限于社会流动性不足,无法向上流而对社会不满,在此基础上更为激进的解释便是“废青论”。

在2014年雨伞运动期间,“上位论”逐渐成为建制派解读青年上街问题的主调,时任特首梁振英在谈如何看雨伞运动时,也特意提到年轻人在政治改革以外,对社会流动性不足的不满。因此,雨伞运动过后,梁振英政府用青年发展政策回应青年社会运动,将施政重点放在改善青年生活质素上,亦提供更多本科生学额让副学士毕业生继续升学,以及提供私立大学学位津贴等等。可是当局始终未能直面根本,解决香港的深层次矛盾,结果是青年缺乏“上流”空间的问题不仅未见改善,反而日益恶化。

(资料图片/卢翊铭)

经济与政治一体两面。政府无法解决社会流动不足、青年缺乏向上空间的问题,只会令青年更强烈希望改变政治现状。事实上,近年多项针对青年为何参与社会运动的研究发现,走上街头的并不都是“废青”,而经济只是青年问题的一环,年轻人也多数不把经济因素视作参加社运的主因。

雨伞运动作为过去最大型的一次社会运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岭南大学助理教授袁玮熙和浸会大学助理教授郑炜在2014年“占中”期间,进行了现场问卷调查,试图理清运动参与者的背景和动机。调查发现,雨伞运动的参与者中,不少人拥有中产的条件,如住私人楼宇、拥有高学历、属白领阶层等。比如有14%受访者租住私人楼宇,更有33%受访者拥有私人单位,即是说,占中的参与者中,住在私楼的比例(47%)与全港整体人口的比例(2011年为53.2%,2016年为54.6%)相若。也就是说,走上街头的青年并不都是“废青”,为生活所迫而“起义”。

2014年雨伞运动时,警方亦有出动催泪弹驱散示威者。(Getty Images)

袁玮熙和郑炜要求受访者以1至5分(代表从不重要到重要的程度)形容各项参与占领运动的原因,发现参与占领的首要原因是争取真普选(87%),其次是认为政府未有正视示威者诉求(68%),不满警方处理手法并不是令参与者持绩下去的主因(51%),改善民生(3%)则是相对最不重要的考虑。在深度访谈中,有一位长期参与者表示,经济民生问题存在已久,但真正激发社会运动的是政治制度的漏洞,他认为,正是政治制度的不足才引发了民生困局,“难得现在社会终于意识到是政制出现了问题,才会导致今天各种经济民生的困局。”

公民意识与公民参与的落差

如今的香港青年不同于父母一辈,在他们成长的时代,物质生活已大有改善,温饱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已不是问题,以心理学家马斯洛(Abraham Maslow)的“需求金字塔”分析,他们的基本需要已被满足,更为着重精神上的价值。早在2007年,突破机构进行的“青少年公民感”调查已经显示,如今的青年看到的不光是自己不如意,更是广大同龄人的处境所反映出社会政治制度的不公平。调查中近八成受访者认同“参与社会事务是你的责任”,逾八成受访者认同“你除了保障个人利益,亦有责任维护会大众的利益”,更有近九成受访者认同“你愿意为香港会作出贡献”。再加上通识教育的作用,使得这一代青年有强烈的“公民感”和社会责任意识。

仅管港府福利开支增加,但实际的政策执行及效果似乎并未取得民众认同。(资料图片/欧嘉乐摄)

公民理论学者马歇尔(T. H. Marshall)指“公民身份”体现于公民层面、政治层面和社会层面上的参与,即是说,“公民身份”与“参与”两个概念不能分割,只有在积极参与下,才能充分体现公民身份。而在经济困境之外,这一代青年正正面临有公民意识,却欠缺公民参与的落差和无力感。比如,上述突破机构的调查中,受访青年虽然表现出强烈的公民参与意识,但有八成受访者同意“没有能力影响政府的决定”,显示了他们理想与现实的落差。在袁玮熙和郑炜的雨伞运动调查中,另一位深度访谈受访者也指出,缺乏公民参与是他走上街头的重要原因:“如果没有真正的民主制度,政府是不会聆听市民意见的,咨询只是‘做秀’而已,市民根本没有影响决策的能力。”2016年9月1日,香港中文大学生活质素研究中心公布的《香港青年生活质素指数研究报告》更显示,青年自觉对政策的影响力的分类指数下跌10.19%,反映青年觉得无力影响政府施政。

这种公民参与的欠缺,政治权利的被剥夺,是我们不得不正视的。按照袁玮熙和郑炜的研究,青年既无法被纳入体制,又无法透过政治推动改革,只能被迫在体制外以激进抗争的方式,甚至冒着背上“违法”的罪名,争取政治权利。

为何会出现这种落差?这可从历来政府如何看待青年、如何看待青年问题中找到答案。继续阅读:【青年之苦.二】政策失效 源于政府未有正视青年诉求

上文节录自第173期《香港01》周报(2019年7月29日)《公民意识增强 政治参与无路 解读青年的怨与怒》。相关文章:当权精英虚伪离地 年轻人之怒爆发为个人,还是为社会抗争?反修例示威现场:一个牧师对青年的忏悔反修例示威现场:一个社工对政权的拷问

更多周报文章︰【01周报专页】《香港01》周报,各大书报摊及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订阅周报,阅读更多深度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