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困境】活在全球生活费最贵城市 谈何理财?谈何追梦?

撰文: 贾婉琳
出版:更新:

造成青年人成为穷忙族,阻碍青年人向上流动的原因是多样的。香港过高的生活成本和沉重学债问题,也是他们向上流的严重阻碍之一。过高的开支让众多香港青年辛苦赚到手的薪水被迅速消耗,很难有资产累积,也更难摆脱“穷忙族”的标签。青年扶贫委员会的调查显示,29.8% 受访者认为沦为穷忙族的原因是“住屋开支太大”;有 21.1%的受访者则认为是“住屋以外的日常开支太大”;亦有 8.5%的受访者归因于需要“偿还学生贷款”。根据《2019年全球物价报告》,香港是全球两房单位平均月租最贵的城市。香港的房价也高企不下。英国经济学人智库公布2019年全球生活成本调查报告也指出香港与巴黎、新加坡共同成为全球生活费最贵城市。此文章为“青年困境”系列报道之四

承接上文:【青年困境】产业单一致学历贬值 大学生不再吃香

而以学债来说,香港受资助的大学学位为15,000 个,对于为数更多的没有受资助的专上学生青年,尤其是自资副学士等,往往一毕业就面临高达二十余万元的学债压力。香港青年协会2013年调查发现,三分之二的受访大专青年表示在调查前一年内从事兼职,当中超过七成曾获批免入息审查贷款。学生资助办事处的资料显示,大专毕业生拖欠还款的贷款个案,在2003/04至2013/14学年期间大增3.5倍,达1.6万宗。另智经曾作粗略估算,副学位毕业生的还款额占每月薪金约一成。这些数据都反映出学债对香港青年来说十分沈重。

各项庞大的开支剥夺了年轻人承担风险的能力,让他们不敢冒险向上闯,也没有时间、金钱进行额外的进修提升,或者进行投资、理财等。而学历和工作性质的错配、产业的单一,让大部份这类年轻人最终只能流向耗时、却难以积累经验的低技术岗位。

没有受资助的专上学生青年,尤其是自资副学士等,往往一毕业就面临高达二十余万元的学债压力。(资料图片)

正如前文所述,贫穷固然可怕,然而更加可怕的是摆脱不了贫穷的绝望。从中小学校园时期开始,不同阶层的青少年就因为家庭背景的差异,在资源不平等下,共同竞争一席专上教育的学额。阶层的差距和固化趋势在起跑阶段就已经存在。即使步入专上校园,辛苦毕业后,旋又堕入未准备好接纳大量增长的专上毕业生的劳工市场,和因为产业结构单一导致的狭小发展空间。专上教育失去了其作为社会流动叩门砖的作用,老一辈的“鲤鱼跳龙门”之地似乎只是鸡肋。这些先天不足的青年,因为学债和高昂生活开支的“加乘”影响下,更难以摆脱“穷忙”标签,让他们与其他中上阶层的差距进一步加阔,累世循环。

这一切正如美国智库Brookings Institution的研究所证实一般,阶层固化在不断拉大不公。研究人员以追踪比较的形式,分析当地过去数十年贫富学生的就业收入,得出令人沮丧无比的结果。研究发现来自低收入家庭的大学生收入,远低于同期毕业的富裕同学,收入差距甚至会随职业生涯而扩大。同样学士学位,低收入家庭学生最初的收入是富裕学生的三分之二;但到职涯中期,其收入被拉远至只及富学生的一半。青年的苦不仅在贫,而在于看不到希望;青年的怨不只于穷,而在于政府无视阶层固化。

促进社会流动,给予青年人更多向上流动的机会,是政府不可推卸的责任。从政策方针的制定到具体细致的措施,政府应更主动、更积极地促进社会流动。

从中小学校园时期开始,不同阶层的青少年就因为家庭背景的差异,在资源不平等下,共同竞争一席专上教育的学额。(资料图片/梁鹏威摄)

比如在实现教育公平、消除原生家庭带来的阶级差距上,政府可以为基层青年提供更多课外活动,兴趣班,包括为贫困青年提供更多学习需要的电子书、电脑等等,尽力弥补不同阶层青年之间学习资源的差异。又比如,针对目前已然成为中产特权的直资学校制度,政府应该思考如何打破这种特定教育资源的垄断,真正做到教育公平。

又比如,如何让专上教育重新发挥其促进社会流动作用的议题上,政府不应只考虑增加专上学额,而坐视劳工市场与学历市场脱钩,造成学历通胀,使得大部份青年学无用武之地。政府应引导劳工市场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变,在尽可能的情况下接纳更多青年入职。同时政府也应大力发展多元产业,尽力让不同类别人群都能够发挥所长,在这个过程中既解决青年工作问题,又可以逐步消除香港产业结构单一化的个疾。当然,发展、完善专上教育以外的职业培训,也能够提供给不同的年轻人向上的机会。

政府必须知难而进,加强社会流动是让社会重新充满活力的,让青年人重新有希望。(资料图片)

当青年人被财务压力遏止了种种可能性时,政府应构思更多援助计划。比如改善现时学贷的还款标准,可以与收入挂钩,待青年收入达某一水平才开始还款,或者以最多五年为限,容许贷款人延迟还款等。又比如当青年人敢于创业拼搏的勇气被高额房价压倒时,政府也应思考相应的房屋政策。比如2017年的公屋政策,令超过24万人脱贫,对贫穷率的减幅达3.5个百分点,扶贫成效立竿见影。青年人正处于应闯、敢拼,积极提升自我,有着无限可能的阶段,若在此时被各种财务压力束缚了手脚变得只求稳定、丧失了其他可能性,不仅是他们生命的损失,亦是社会的损失。

打破社会阶层的固化实属不易,它牵扯到盘根错节的社会结构改变,牵涉甚广,也必然遭到重重阻力。然而政府却必须知难而进,加强社会流动是让社会重新充满活力的,让青年人重新有希望的。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实施短期目标缓解青年人压力的同时,重新构建社会流动,才是解决问题的终极办法。让年轻人重拾老一辈香港人拼搏奋斗终有回报的香港梦,这样的香港,才是真正有活力。

上文节录自第172期《香港01》周报(2019年7月22日)《阶级固化  青年难以逃脱穷忙怪圈》。

相关文章:【青年困境】没有父干如何向上流? 香港的“穷忙”悲歌【青年困境】家境影响求学 输在起跑线便输一世?

更多周报文章︰【01周报专页】《香港01》周报,各大书报摊及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订阅周报,阅读更多深度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