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企业.三】披上道德外衣 社企是盘好生意?

撰文: 陈澔琳
出版:更新:

“一边赚钱一边做好事”是社企高举的旗帜,这或会给予大家一个扭转贫富悬殊、解决失业问题、满足少数人需要的美好想像,但铜币的另一面或是令政府忘记处理社会问题的初衷。究竟社企是解决社会问题的必由之路,还是减少公共开支的权宜之计?

“我们很难批评社企做得好不好,因为好难批评别做好事。”香港社会企业总会理事、香港复康力量总干事赵立基苦笑道。赵立基原是社会福利署社工,其后到香港神托会出任行政总裁,去年加入慈善复康服务机构“复康力量”。他形容,当年有感单凭政府及非政府组织之力,也未必能解决社会问题,便开始反思商业模式会否是其中一个可行方法,而社企象征着跨界别的社会力量,又能否处理社会问题?他抱着这个疑问毅然投身社企界。

社企是什么?

如要批判社企,先要弄清何谓社企。赵立基慨叹:“不少人也不清楚何谓社企,觉得帮到人就是社企。”香港没有划一的社企定义,创办人对社企概念也一知半解,赵立基认为所谓定义可从三个角度出发:大众视觉、认证与法例。现时香港没有与社企相关的法律或注册制度,社企须按照其业务性质向政府注册,并遵守相应法规,与一般私营企业无异。

香港社会企业总会在2014年推出“社企认证计划”,从“社会使命创新与价值”、“商业策略及执行”、“人力资源”、“财务管理”等八个范畴评审不同规模、类别及营运年期的社企,增加社企的认受性,亦助社企查找不足。赵立基认为认证计划可检验社企标准,告诉大家社企是有要求的,惟认证计划属自愿性质,参与社企数目不多,现约有150多间社企参与认证。现时不少地区已就社企作出规管,如英国在2004年修订了公司法,赋予社会企业法律地位,命名为“社区利益公司”(CIC)公司以非牟利组织营运企业可发起融资,并在既定条件下为投资者带来收益,如股息分配上限不得超过可分配盈余的35%、 其资产及盈余只可转移至其他同样受到资产转移限制的团体,例如慈善机构或其他CIC。

赵立基认为,不论是受先天伤健问题困扰还是失去原本工作能力的复康人士,投入社会并非易事。(区嘉乐摄)

香港社会企业总会在2014年推出“社企认证计划”,从“社会使命创新与价值”、“商业策略及执行”、“人力资源”、“财务管理”等八个范畴评审不同规模、类别及营运年期的社企,增加社企的认受性,亦助社企查找不足。赵立基认为认证计划可检验社企标准,告诉大家社企是有要求的,惟认证计划属自愿性质,参与社企数目不多,现约有150多间社企参与认证。现时不少地区已就社企作出规管,如英国在2004年修订了公司法,赋予社会企业法律地位,命名为“社区利益公司”(CIC)公司以非牟利组织营运企业可发起融资,并在既定条件下为投资者带来收益,如股息分配上限不得超过可分配盈余的35%、 其资产及盈余只可转移至其他同样受到资产转移限制的团体,例如慈善机构或其他CIC。

不少企业也高举社会企业责任,简单而言即是“取之社会、用之社会”,除了要透过赚取盈利对股东负责外,还要对社会、环境的永续发展有所贡献。不少人会将“社会企业责任”与社会企业概念有所混淆:前者多是赚钱后做好事,或是企业尝试将对社会造成的负面影响减至最低,而赚取利润仍是重中之重;后者在构思营运模式中早已想到社会需要,尝试达至特定社会目标,同时收支平衡。

香港“复康力量”成立于1995年,推动残疾人士就业。(资料图片/黄永俊摄)

赵立基强调两者不能相提并论,但偏偏社会对此出现误解—轮椅人士出入不便,亦难以寻觅点对点的接载服务,专门为轮椅人士提供符合法规、安全接载服务的无障碍的士,与既可载货、又可载人的普通客货车相比,那种才是出于本意解决社会问题?赵立基认为,拥有清𥇦及具体社会使命,处理特定社会问题,才称得上社企。

当社会问题亟待解决,公共服务存有许多不足,或需要体制外的力量补充。伤残人士的就业困难早已萦绕社会多年,“复康力量”于1995年因此而生,期望为残疾人士提供一条龙服务,从社工评估、体验培训到工作配对,协助他们融入社会,及后将服务对象扩展至听障人士、长期病患者及精神病康复者。“复康力量”除了聘用残疾人士,协助不同机构进行研究、推广、发展等工作外,亦有在公营医院开设销售日用品及复康用品的“活力店”,为残疾人士提供工作机会。

赵立基一岁时患上小儿麻痹症,不良于行,对残障人士的就业问题也感受至深。他说,不论是受先天伤健问题困扰还是失去原本工作能力的复康人士,投入社会并非易事,在工作能力及工作时数会有更多限制,社企对雇员的支援更重要。现时残障人士就业率普遍较低,很多因找不到工作而被迫堕入安全网中,过着倚赖别人的生活,不能贡献社会。根据《2013年香港残疾人士贫穷情况报告》,在政策介入后本港残障人士的贫穷率为29.5%,比整体贫穷率14.5%为高。赵立基认为,如只给予公共援助,不能发挥他们的工作能力,所以社企是可行方法,助他们融入社会。

继续阅读:【社会企业.四】解决社会问题 不能单靠社企

相关文章︰【社会企业.一】在商业经营中实践社会使命 社企是门好生意?【社会企业.二】让创新意念改变社会 “赚到尽”生态碍融资

上文节录自第172期《香港01》周报(2019年7月22日)《再思市场经济》。

更多周报文章︰【01周报专页】《香港01》周报,各大书报摊及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订阅周报,阅读更多深度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