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导演.四】游走独立与商业之间 曾翠珊:只想说好故事
创作是有趣的,你将影像、故事、讯息带给世界的同时,也在过程中探索了自身,突破了自己。曾翠珊表示同意:“是的,我每一个创作都是一个video diary,记录了与世界的对话、与自己的对话,过程很疗愈。”撰文:黄珮瑜
曾翠珊忆述大学未毕业时,拿起摄录机跟当时的男朋友一边拍拖一边拍短片《陈秀珍》。他们花了半年时间,拍摄大坑东邨一位婆婆的日常,“那是一个小单位,屋内什么都是红色,很特别。我问婆婆为什么是红色,她听不懂我说什么,还以为我是社工。后来婆婆突然迁走了,搬到位于幸福邨的新居,她的家亦由红色变成了白色。那时候我有点伤感,我开始思考:为什么一个老人家好端端要搬迁?为什么老人家要独居?因为我家地方大,可以和老人家同住。我后来才明白,并非每一个人都这样幸福,可以跟子女同住。创作时总会认识到周遭的世界,每次都是一趟思考旅程。”
2001年的《陈秀珍》是曾翠珊的第一部作品,其后她拍过很多独立电影,参与过许多国际影展,不过要数她最为大众所认识的电影,莫过于今年4月上映的《非分熟女》。很多人以为那次是曾翠珊第一次由独立电影界“踩入”商业电影的世界,事实却不然。
2012年,曾翠珊凭着《大蓝湖》荣获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新晋导演,同时为她带来了很多认同和机遇,包括获邀到内地拍摄商业片《香气》。“我并非第一次在内地拍戏,我曾是《色戒》和《木乃伊3》的剧组人员,曾在内地取景。这次最不同的是,一班人‘睇你头’,等你喊一句‘Cut!收工’,必定是有压力的。过程中,我也不断摸索自己的话语权有多大?我经常问自己:‘这一套做法在商业片是否可行呢?’始终是第一次,我自己也有质疑。”
曾翠珊续解释,拍商业片始终跟独立电影不同,以往都是自己“一脚踢”,编剧、导演、监制都是自己,拍商业片却是受薪的,在分工和话语权方面都有差别。“那时候我在内地宣传《香气》,跑了五、六个城市,有些朋友事后问我:‘为什么导演不是站在中间?’这都是别人对导演身份的一些期望,事实上,有监制甚至告诉我,导演其实不一定要出席宣传。我觉得理解商业运作的过程是有趣的。”
《香气》2014年在内地上映,却没有在香港放映过,曾翠珊因而觉得自己跟作品有一种距离:“《香气》在内地上映两、三个星期,之后没有出碟,也没在香港被人讨论过,大家仿佛觉得它没有存在过似的。我始终觉得作品需要在自己的城市放映,在历史上、媒体上被讨论过、论述过,这样才真正存在过。”
相隔五年,曾翠珊的第二部商业片《非分熟女》终于在香港公映,面向公众,开心之余,她有另一番体会:“《非分熟女》是我和监制揼石仔揼出来的,由写剧本到pitching(提案),历时四、五年。我自问尽了最大努力,问心无愧,可是有些影迷因为这套戏背后有电影公司投资,便不再支持我,我感觉受伤害。”一路谈笑风生的曾翠珊忽尔凝重起来。
曾翠珊认为香港每年出产的电影已不多,希望无论是独立还是商业电影,都能得到评论人和公众的支持,而且不同界别之间的电影人也应互相扶持,无分你我。她举例说:“假如本地已经无人耕作,只能依靠进口,我们还有自己的身份吗?”
无论是独立片还是商业片,曾翠珊只想当一个好导演,她不会拘泥于电影的资金来源,只会问这是否一个好故事,她反问:“为什么见到有公司投资便有了前设?是否我用两元去拍一套电影才值得大家支持?”
曾翠珊坦言,拍电影是烧银纸的艺术,因此做独立电影有时候是很累人的,每拍一部都欠下了一堆人情债:“拍独立电影时间长,回报少,剧组人员都肯和你‘挨骡仔’,并非那种你出钱、我卖劳力的关系……每拍一部就少一批朋友,本来我都有些朋友,可是现在都没有了。”她放声大笑,然后又一本正经地说:“我们怎可能要求别人免费工作,去成就所谓艺术?这种行业生态其实很不健康。搞艺术都应该有pay,艺术家也要有钱、有资助,艺术家都要生存。收了钱不等于我不尊重艺术。”
说回《非分熟女》,有人叫好,有人嫌不够露骨,有人介意不是“独立”,曾翠珊说好评、劣评都是浮云,最重要是对得起自己。“《非分熟女》4月4日上画,到现在世界仿佛已转了好多圈,没有人会记得你,喜欢你的、不喜欢你的人都只是浮云,最重要是坦诚面对自己的作品。曲终人散了,余下的时间是我自己怎样去疗愈、去吸收、去成长。”
最后我问曾翠珊最近在忙什么,她说自己正在构思一个故事,“像农夫一样,还未播种,正在翻土中。”她又借机控诉:“香港人真是太急了,这边厢《非分熟女》才刚落画,那边厢就问我最近‘捞咩’。畀我抖下得唔得啊?创作不是马上可以倒模出来,是需要时间沉淀的。”说罢,曾翠珊淘气地问我访问是否已完成,她很八卦想要听听我和女摄记的感情生活。我们离开餐厅,去附近一带拍照,沿途嘻嘻哈哈,畅谈着中女心事。
上文节录自第170期《香港01》周报(2019年7月8日)的《香港电影越界者》系列报道之《游走于独立与商业之间 曾翠珊:只想说好故事》。
《香港女导演》系列其他文章:【许雅舒】“独立电影要开拓视野 而非迁就市场”【彭秀慧】由剧场走入电影圈 不断求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