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犯条例】一句圣诗的力量 教徒摆脱“耶L”标签

撰文: 林嘉淇
出版:更新:

在民阵发起“三罢”前一天,即“6.11”的晚上,有基督教组织在政府总部前举办祈祷会,那次是《Sing Hallelujah to the Lord》这诗歌第一次在金钟响起,迄今经过十多天,歌声仍未有停歇。整场运动,不论是气氛紧张、警民对峙的晚上,或是百万市民游行的下午,这首圣诗都萦绕于耳。信徒的长期据点便是在立法会的“煲底”(示威区),身旁的非信徒示威者都说,或许不了解那首圣诗的实质意义,但听起来真有净化心灵的作用。这一次,教会站得较以往每一场社会运动都还要前,是为了什么呢?

基督徒Winnie可谓是见证《Sing Hallelujah to the Lord》成为运动主题曲的其中一人。她忆述,在祈祷会快将完结前,当时集会的主持人说了句:“我有个感动,很想和大家唱一首不会完的诗歌。”Winnie当时心里想,真会有诗歌是不会完的吗?结果旋律一起,她便不停止地唱了三个小时,唱到声沙才走到旁边坐下来,休息至翌日早上。“我最初的想法是,(唱诗)只是希望可延长祈祷会,让我们更容易留守到第二天⋯⋯想不到大家当成主题曲般唱,通常基督徒在(社运)现场唱诗都会被骂。”

基督教义里很重要的是要讲真理,要相信真理,拒绝一切谎言。
胡志伟 63岁 牧师
胡志伟牧师希望年轻人记住圣经中对爱的解释—只喜欢真理,不喜欢不义。(郑子峰摄)

刚在循道卫理联合教会香港堂完成祈祷会的胡志伟牧师徐徐来到立法会“煲底”,听着运动“主题曲”,他看着带诗的人说:“这一切超出了我们预料。”他之所以会这样说,是因为在五年前的占领运动中,“基督徒”是不受欢迎的。那天是“双学”打算行动升级冲入政总的一晚,“我记得是晚上11点多,传闻警方有可能开枪,我们一堆教牧到现场,希望能令示威者克制。示威者却叫我们走,不要阻住他们行动,那次是很失败的经验。”

到了今天,《Sing Hallelujah to the Lord》的旋律每晚在立法会“煲底”响起,牧师时不时加入讲话,叫人祈祷,中途没人阻止,也没人叫他们离开。胡志伟坦言和五年前相比,是一个极端的反差,“我们只是做我们认为要做的事,要令双方克制,做出来的事是否得到别人的认同,不在我们的掌握中。”所以,在6月11日开始的祈祷会,会见到他与一众牧师的身影,有时负责带祈祷,有时负责带圣诗,有时只是静静站着或坐着。因为他的“羊群”在这里,作为牧师,他也必定在这里。

在“6.12”当天,胡志伟牧师就是在此处尝了催泪弹。(郑子峰摄)

最初,他们只是静静地在一旁办宗教集会,但13日那天,他与其余十多位教牧召开记者会,诉说前两天于现场的所见所闻。有牧师回忆起有警察曾对他们说:“叫你个耶稣落嚟见我哋。”胡志伟边说边拿掉架在鼻梁上的眼镜,以纸巾拭泪,“我感到好痛心。我们年轻一代还会不会承认自己是香港人?还会不会爱香港这个地方?”

年轻人心淡想离港

因为政府一句“暴动”,他们召开这场记者会,想对公众说出“真相”,“当然有画面是有人扔砖头和铁枝,但看来看去最多是一两次,绝非他们所说有很多人扔砖头及铁枝。”

与政府相反,胡牧师看到的是一个个纯真、良善的年轻人,他们出于对香港的爱而站出来追求理想。“说学生是暴徒,是把整代年轻人放在政府的对立面,任何一个政府都不可能这样愚蠢,令下一代憎恨自己。”在他眼中,政府在整场运动面临的不只是管治危机,也终将失去一代年轻人。因为在留守金钟现场的无数个晚上,他不下一次听到年轻人因为对这个城市心淡,为了更好的将来,盘算着移民,或是想到外国升学,再也不回香港。

说到此处,胡牧师想起特首林郑月娥在记者会上的表现,“你说你要真诚道叹,但我一点真诚都看不到。许志安比她真诚多了,年轻人是不会收货的。即使林郑在记者会说要修补关系,当她没有实际行动,年轻人是会看得到你的虚伪。”他说,“我63岁了,没有任何政治野心,我不会从政,(出来)只是想表达教会在整场运动的立场。”

胡牧师说,只是做自己认为要做的事,要令双方克制,做出来的事是否得到别人的认同,不在他们的掌握中。(资料图片/卢翊铭摄)

在胡牧师所在的教会单位─“香港教会更新运动”的网页上,看到他数篇针对《逃犯条例》修订的文章,有一篇直接劝勉教会领袖要与信徒同行,不能以“我是教会”的权威要求信徒顺服一切,面对信徒有不同的政治诉求,教会应采取“不打压丶不限制”的态度。

字字当头棒喝,直面挑战不同教派的教会领袖,难道就不怕走得太前会受压吗?胡牧师没有以《圣经》中又长又复杂的经文作为理由,反而是一口气点出几个历史人物,“马丁路德金是浸信会的牧师,也走出来反对种族隔离的政策。圣公会国会议员韦伯福斯也是反对黑奴政策,他们走出来是因为信仰的价值─要走进社会与人群。”

“走到这样前,预料了会有压力。在现场也有人骂我,你回教会讲天国的道理吧,不要搞政治,你这样做是在误人子弟。”“你不会反驳吗?”胡牧师摇了摇头说:“不反驳,要骂便骂吧。耶稣讲公义也讲仁爱,《圣经》也是在讲一个人应有的尊严和价值,所以我觉得自己是按《圣经》去做。”

如果我们说五年前的雨伞运动,当时教会所做的是失败,占中三子做的是失败。(那时)他们埋下了种子,今天是开了小小花,结了小小果。
连日来在各处唱圣诗的人,成为这次反修例运动中其中一股力量。(资料图片/林若勤摄)

非教徒或会觉得基督徒是这次运动其中一个“大赢家”。有网民更说从此不再称呼基督徒为“耶L”,并呼吁搞事者不要用《圣经》开玩笑。似乎林郑这一次成功令基督徒与社会“connect”(连结)。胡牧师反而看得很淡然,不特别觉得是一场基督徒与社会的“大和解”,更觉得这是一场有赖前人种树的进程,“如果我们说五年前的雨伞运动,当时教会所做的是失败,占中三子做的是失败。但他们埋下了种子,今天是开了小小花,结了小小果。”他续说,今天运动演变为不需要大台,不需要领袖,每人各司其职,自发的运动比起有领袖有大台更powerful(强大)。

在今次反修例的运动中,人人走上街头的原因各有不同。有未曾经历过伞运的中学生说出初尝社运感受,有曾为伞运的中坚道出今次运动与五年前的不同,有透过网络参与运动的人讲述网络动员在运动的重要性。

人人岗位有所不同,各自在这场运动发挥作用。没有大台,依靠的便是这群素人一步步走出独有的抗争模式。

上文节录自第168期《香港01》周报(2019年6月24日)《没有大台 如水流动的示威》专题报道中的《教徒不只唱圣诗 教会昂然上前线》。

专题其他文章:【逃犯条例】未历伞运 不识黄之锋:中学生的政治启蒙(上)【逃犯条例】未历伞运 不识黄之锋:中学生的政治启蒙(下)【逃犯条例】职场新鲜人:伞运教的事 示威者进化警方亦然(上)​【逃犯条例】职场新鲜人:伞运教的事 示威者进化警方亦然(下)【逃犯条例】网络成隐形大台 从文宣到现场行动(上)【逃犯条例】网络成隐形大台 从文宣到现场行动(下)更多周报文章︰【01周报专页】《香港01》周报,各大书报摊及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订阅周报,阅读更多深度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