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未来】三藩市带头立法禁用 多地密切跟进监管人脸辨识
邻近科技摇篮矽谷的三藩市一向予人拥抱创新科技的印象,上月中却决定对一项新科技“企硬”,立法禁止地方政府使用人脸辨识技术,是美国首例。近期,人脸辨识因准确率不高的问题而备受人权组织抨击,斥其只强化现有对有色人种及女性的歧视,并间接“协助”政府像“环形监狱”般监控全民。对人脸辨识技术立法规管已是公认需迫切处理的问题,但这项科技在缉拿罪犯、寻找失踪人口等方面屡建奇功,到底该暂停使用以争取时间让技术和法规赶上,抑或全面禁止?
三藩市监督委员会上月中以8比1通过《停止秘密监控条例》(Stop Secret Surveillance Ordinance),禁止该市政府机构使用人脸辨识技术收集而来的资讯。虽然三藩市警方在2013至2017年曾测试人脸辨识技术,但现时没有用来执法。而用于该市国际机场及港口的人脸辨识系统是由联邦机关执法,因而不在此限;私人及商业使用,例如Face ID解锁iPhone、视像门钟等也不受规管。
人脸辨识系统可助警方在人群中收集人脸数据,用之与监察名单中的照片对比,例如嫌疑犯大头照或失踪人口照。用作人脸辨识的监察镜头多安装于人流多的公众地方,如街道、购物商场、足球比赛或音乐会场地等。
去年发表的两份研究报告揭示某些知名人脸辨识系统带有偏差,其中一份指IBM和微软(Microsoft)的系统辨识白人男性能力远比黑人女性为佳;另一份则指亚马逊(Amazon)的系统有同样问题。虽然微软和IBM声称已改善系统,亚马逊亦表示更新后的系统已没有种族及性别差异,但相关争论仍愈趋激烈,人脸辨识技术的价值愈加受到质疑。
三藩市的禁令写道:“人脸辨识危害公民权益和公民自由之倾向,远超它声称的好处,而且这科技会加剧种族不平等,在政府持续监控下,威胁我们的自由生活。”新令还禁用车牌自动辨识和枪声侦测工具,并扩充了一条去年通过的法例,要求该市地铁系统BART阐述如何监察乘客。
推动新例的监督委员Aaron Peskin对通过表决感到高兴:“这就像是说:‘我们毋须成为监控国家也可保障安全,我们毋须成为警察国家也有良好治安。’这些部份来自与社区建立互信,是基于有良好的社区资讯而来,而非靠‘老大哥’(Big Brother)科技。”美国公民自由联盟(ACLU)律师Matt Cagle则说,禁令阻延这种或会损害有色人种和新移民的科技崛起,踏出了正面的一步:“人脸辨识不会令我们更安全,只会令我们更少自由。”
反对监控点点开花
Peskin表示,这项禁令将对全国发出强烈讯息:“我认为由于有众多科技公司总部落户三藩市,地方立法者因而要负上相应的责任。我们有极大责任监管科技过分之处,因为他们的总部就在这里。” Cagle也同意:“你不想走在街上,被追踪或被秘密演算法列为监察对象,这是全美国共享的价值。我们预期是次表决通过这条禁令,可激励其他社区控制这些重要决定。”
在三藩市牵头通过禁令后,美国一些州份或城市已“密谋”跟进立法规管使用人脸辨识技术,例如奥克兰及麻州萨默维尔市(Somerville)。奥克兰私隐咨询委员会主席Brian Hofer有份协助撰写三藩市禁止人脸辨识的法案,并已与柏克莱和奥克兰的政策制订者交涉,以推动在这两个城市通过类似禁令:“我们在这刻行动,避免覆水难收。”
萨默维尔市立法者以ACLU的立法范式为引导,试图立法禁止地方政府使用人脸辨识技术,推动禁令的市议员Ben Ewen-Campen说,将于本年夏天表决:“我明白有人或会觉得这一步太极端,而我就视之为我们终于介入。这项科技正以大众并未预备好的速度发展,并且是时候与公众展开对话。”
现时,麻州各城市的警察经常与该州汽车注册部门合作辨认疑犯,ACLU成员Kade Crockford正与萨默维尔市官员商讨禁止分享这类数据。而在国会山庄(Capitol Hill),4月提交的一项法案亦要求人脸辨识技术的商业使用者,在未经消费者的知情同意下,不得收集和分享用来辨认或追踪消费者的数据,惟法案没有处理政府应如何使用该技术的问题。
在英美等地,人脸辨识多次引起市民反抗。今年4月底,纽约布鲁克林区一幢住宅大厦因业主试图在入口安装人脸辨识系统,导致逾130名租客共同发律师信反对,认为装置侵犯私隐。英国卡迪夫城市民Ed Bridges在2017年出席一场和平的反枪械集会时,被南威尔斯警方以人脸辨识拍下面容,上月底入禀控告警方侵犯私隐和数据保障权,案件仍在处理中。
堵截滥用已是共识
人脸辨识之所以引起巨大不满,部份原因是其在执法上的应用愈趋频密。现时,美国海关及边境保卫局在不少机场和港口均有使用人脸辨识技术,据电子前线基金(Electronic Frontier Foundation)资深调查研究员Dave Maass取得的部份名单,拉斯维加斯、奥兰多、圣迭戈、纽约、底特律、德罕(Durham)等地的警方都有使用。乔治城大学私隐及科技中心总监Alvara Bedoya补充,超过30个州已允许地方或州政府,以及联邦密探(FBI)把车牌上司机照片用于人脸辨识搜寻。
Bedoya的同事、高级研究员Clare Garvie取得的警方文件则显示,在2010至2016年间,逾2,800宗拘捕都是基于人脸辨识比较的结果;在2018年,超过8,000宗案件使用了人脸辨识搜查。歌手Taylor Swift也曾在一场演唱会会场以人脸辨识技术辨认出跟踪狂。但Cagle表示,现时难以确切知道人脸辨识技术的应用在美国有多普遍:“公众对政府和公司的使用状况一无所知,被蒙在鼓里。”
更差的是,现时美国并无联邦法例管制人脸辨识技术,导致滥用成为常态。马里兰州和印第安纳州等便允许警方使用驾驶执照相片等大型数据库进行人脸辨识搜寻和对比;俄勒冈州警方则只能对比嫌疑犯大头照。“对比驾驶执照相片是个道德难题,因为这是在未获市民同意下搜寻他们的面容。”俄亥俄州华盛顿县警局高级资讯系统分析员Chris Adzima解释。
上月底一场国会听证会讨论了使用人脸辨识执法引发的忧虑。与会者如ACLU资深立法顾问Neema Singh Guliani及Garvie皆警告,人脸辨识推出太快,且有严重缺陷,或使警方错误辨认疑犯。“这科技有技术缺陷和偏见问题,因此会不对等地伤害有色人种。” Garvie说,“更严重的是,有些单位误用或滥用这科技,且通常隐瞒自己拥有这些科技并秘密使用。”她上月中发表报告指,一名啤酒窃匪虽被拍到容貌,但不够清晰,人脸辨识无法得出结果,一名纽约警员说疑凶貌似演员Woody Harrelson,警方竟干脆以Google搜寻Harrelson的照片进行人脸辨识。
另一方面,中国内地大规模使用人脸辨识技术的情况也引起全球警惕。今年4月,《纽约时报》根据五名不愿具名的知情者透露,翻查政府采购档案及一些人工智能科技公司的宣传资料,披露中国政府如何使用人脸辨识技术监控境内1,100万维吾尔族人。供应商之一的云从科技在网页介绍如何作“小区敏感人员防控”:“在小区门口部署摄像机,当识别为维族、藏族等敏感人群时,建立人像库,实时关注这些敏感人群的进出记录及活动轨迹(结合全城封锁人脸大数据);当该小区的敏感人群数增加时(如当初该小区居住了1名维族人,20天后小区出现6名维族人),便立即预警,由公安人员上门询问处置及备应急预案。”
正因上述种种顾虑,美国哥伦比亚特区大学法律教授Andrew Ferguson在听证会上主张:“《第四修正案》不能从人脸辨识技术造成的私隐威胁中拯救我们。唯有立法才可对这项科技的实时威胁作出反应。立法必须有远见,必须考虑到这些监控系统的范围、规模和复杂程度都在不断增加。”
上文节录自第166期《香港01》周报(2019年6月10日)《三藩市带头立法禁用 人脸辨识技术再惹争议》。
相关文章:
质疑警方执法受阻 多个组织反对禁用人脸辨识学者力撑禁用 人脸辨识“对社会有毒”
更多周报文章︰【01周报专页】《香港01》周报,各大书报摊、OK便利店及Vango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订阅周报,阅读更多深度报道。
其他【科技.未来】有关人脸辨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