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城市】审丑衍生低美感社会 互联网造城或面临危机
无可否认,网红城市在宣传上的成功,间接促进其旅游和消费数据的增长,而奇诡景观和店舖也正在重塑城市本身的审美趣味。伴随着图片、视频成为互联网传播的主流载体和人们获取信息最主要的方式,美感对于城市显然益发重要。而重庆、西安等城在网络上的分享形象,至今却提醒人们,它们可能已患上了审美匮乏症。
一方面是脸谱化的堆砌和重复。网红城市的视觉景观高度重叠,在重庆的洪崖洞、西安的大雁塔广场以及南京的夫子庙街区,传统建筑固然风格迥异,游客们在夜晚看到的却是相同的张灯结彩,一样的“大红灯笼高高挂”、“什么都来个LED”,塑料和灯光等材料制造的俗艳奇观。而人流最密集的街区,两侧店舖从风格与商品都高度雷同,遍地都是老成都盖碗茶、江湖老火锅和连锁的快餐店,价格虚高,多数没能提供与人气相符的高品质和服务。
另一方面是审丑现象的流行。网红城市的形象营造逻辑,往往包含传统与时尚的两面,试图为古老的文化符号裱上一层鲜亮的包装。奇观化和主题化是两个主要方式,而效果通常适得其反。发力最猛的西安,在古朴的城墙上堆起造型浮夸的玩偶、灯饰,犹如数百年古迹直接嫁接到八十年代酒廊当中。
这也不单是网红城市出现的审丑情况。有内地杂志指出,中国已进入“低美感社会”,现象包括:丑形象、土味家居、奇葩建筑、非人街道、塑料设计、网红脸、伪古风、广告有毒、抖式快感、文化雾霾。这些现象在网络城市中体现得最为显著。或如英国人文地理学者大卫.哈维(David Harvey)所言:这是一种不可避免的城市经验,意象和文化产品作为资本流动的载体,也是实现利润不断增长后的新办法。
网红城市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在于持续性。中国互联网发展日新月异,借助网络平台实现一时的成功,并不能解决长期和根本的困境。在被过载的信息围剿的境况中,城市本身的知名度竞争力升得快也跌得快,甚至在窄化现代人的体验和想像力(一切都是为了能被拍及传播呃like)。
这一波网络造城运动,从根本上有无法持续的危机,因为其违反了城市本身的差异化精髓,以及有欠缺经济及文化配合踏实发展的可能。
从这处境上看,这些城市走网红道路其实是迫于发展瓶颈所作的选择,也有竞争态势使然。如成都、南京和西安,尽管一直作为省会,但难以遏制人口向特大或超大城市集中流动的趋势,同时因为资源未能有效利用及传统产业衰退,难以避免呈现增长减速或衰退;在各自所属的大区间,它们也面临毗邻城市的竞争,如重庆之于成都,苏州之于南京,这种竞争关系的存在迫使省会作出策略调整。人口和流量是首要目标,而景观营造上,不可能为了顾及少数精英的趣味,只能倾斜。
重温《网红城市》文章:【网红城市】千年古都变潮人据点 内地城市重塑自身形象【网红城市】过气网红城市不过气 打造新生活想象
上文节录自第161期《香港01》周报(2019年5月6日)《千年古都变潮人据点 内地网红城市的崛起与危机》,网上标题为编辑重拟。
更多《香港01》周报特约撰稿人李照兴的文章:【风中有朵雨做的云】电影规管严格 影视文化输出变得不可能【情人节】线上线下互相影响 中国式节庆背后送礼就是一切【猪年2019】猪猪侠、小猪佩奇窜红 流行文化中猪的隐喻与挣扎【制造偶像】造星节目生产娱乐“鲜肉” 满足新时代年轻人需求
更多周报文章︰【01周报专页】《香港01》周报,各大书报摊及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订阅周报,阅读更多深度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