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100周年】在地化的五四教育 缘何成效不彰(一)
“五四运动?大多数时候都是知识份子在纪念,哪有多少市民大众会纪念这一天?”电话访问香港中文大学历史学系教授何佩然时,她如此感叹。五四作为丰富、宝贵的思想资源,正如香港城市大学中文及历史学系副教授陈学然将它形容为“叮当百宝袋”一般,不应只是学者、政党的五四,更应是每一个普通人的五四。然而,陈学然也提到“五四运动本身就是很复杂的,广义狭义之下,涉及各种的精神”,如何让普通人在其中拥有理性的判断,而不是被不同的政治论述牵着鼻子走,是百年后的今天仍面对的问题。教育无疑在当中发挥了关键的作用。(此乃《香港的五四百年》系列报道之四)
香港中学的五四教育,主要经历了两个转变:从回归前不强调爱国的五四,到回归后着重五四的爱国精神;从回归前不强调五四与香港的联系,到回归后突显两者的关联。理论上 来说,回归后的教育方向,会更容易拉近香港学生与五四的距离,进而对五四有更多的认知和了解的意欲。然而,结果却并非如此。
2010年,陈学然做过《香港中学生的五四运动及“香港五四青年节”认知》的问卷调查, 结果显示香港青年对五四运动的认知和关注度普遍不高。2,422份中四至中七学生的问卷回复显示,76.8%受访学生对五四认识不深。 在五四运动发生年份这一基础事实问题上,有 64.1%的学生未能答对,还有27.5%选择“并不清楚”。调查也显示 36.8% 受访者表示对 五四兴趣不大,更有49.5%受访者表示没兴趣参加相关纪念活动。
何以在地化的五四教育成效不彰?原因在于当局并没有真正用心于学校的历史教育和公众的历史普及。表面上,回归后中国历史科跟随课程大纲要求,通过教育加强国家民族的认同感。但实际上,各种教科书有关五四的历史内容却往往漏洞百出。表面上,回归后增加了许多五四纪念活动,然而,这样的公共宣传教育往往语焉不详,或者只是沦为一句口号,未能强调香港的历史、社会、文化和中国历史发展密不可分,甚至可能异化了五四的精神。
陈学然接受访问时无奈表示:“我的著作(《五四在香港 ─殖民情境、民族主义 及本土意识》)也有批判教育局课程五四在地的论述。我做了很多数据搜查,和历史组主管谈过。一两年前,他来拜访,当时我也讲过‘五四在香港’,但他没有什么回应,现在也还不改。”当局对于专家学者的意见不予回应,也没有改进,所谓的正视“五四在香港” 的历史教育,究竟是只做表面功夫,还是“落心落力”推动?
纵论古代辉煌历史 鲜谈近代政治
整体来说,回归前殖民地官员害怕中国 历史课程成为政治工具,因此对中国历史教 育保持高度的关注与警惕。为了迎合殖民地 的需求,避免当局取消中国历史课程,课程 呈现“去政治化”(depoliticized)和“去脉络化”(decontextualized)的特点。所谓“去政治 化”是指历史教育尽量谈社会史、文化史,少谈社会制度、权力分配的由来,以及近代政治问题;“去脉络化”是指让历史剥离于当下社会脉络,单纯将之呈现为理所当然、既定的事实。“去政治化”和“去脉络化”的中国历史课程大谈中国古代辉煌历史文化,少谈近现代政治史。
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前,香港尚没有统一的中国历史课程规划时,南来的知识份子编写教 科书时,往往带上传统史家论史述事时的伤时 救国情调,以说明“五四”是一场政治层面的 反日自救运动,例如1962年出版的《英文中学中国历史》。然而,随着1972年,香港课程发展委员会(1988年易名为“课程发展议会”)成立,香港的中国历史课程有了系统、划一的规划后,对于五四的教学,总体上呈现出强调思 想层面的意义,却少谈“爱国的五四”。
根据1982年香港课程发展委员会颁布的 《中学课程纲要:中国历史科课程纲要(中一至中三适用)》,五四运动被编排在中三“学术思想及宗教概说”部分,重点讨论新文化运动所反映的中西思想冲突。1983年的一本历史教科书,以中国近代思想的启蒙为切入点介绍 五四运动,并没有将重点放在“爱国”。1992 年,课程发展议会编订的《中学课程纲要:中国历史科课程纲要(高级程度)》谈到五四和新文化教育时,主调也是中国在现代西方思潮冲 击下自然产生的问题。
自七十年代中国历史课程规划后,教科书倾向于不强调爱国这具有政治敏感度的概念。 以至于1997年以前,绝大部分中学历史教科书较少触及五四的爱国一面。
陈学然指出,回归以后,课程发展议会更 新的《中学课程纲要:中国历史科课程(中一 至中三)》 第一次提出历史教学要“配合公民教育及品德教育”,以及“培养爱国观念”。于是,不少教科书顺应要求,将五四定性为“爱国运动”,也将其影响力和历史意义直接反映 在“掀起了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浪潮,促成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同时,回归后中国历史课程更强调五四与 香港的联系。1997年《中国历史科课程纲要》 写到:“认识本土历史有助提高学生对本科的 学习兴趣,以及建立乡土情感和民族认同感。 中国历史不少史事与香港有关,教师在教授相关课题时,可与学生研习有关事迹。”
因此,陈学然在专著《五四在香港》中观察总结出,回归后的教科书多致力于在每段大国史的论述后开辟“香港当年”、“香港寻根”、“香港倒后镜”、“认识香港史”、“香港史考察”及“血脉相连话香港”等香港本地史料的介绍,“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立乡土感情和民族认同感”。五四运动也不例外, 编写者自然顺应教育局的指引,贴近时代政情 的趋势,热衷于向学生介绍五四与香港的关联,在五四运动课题开辟一栏,专门撰写关于香港的内容,以增加港人的国族认同和家国归属感。
然而,回归后对五四运动教育纲领的改变,却在实践上出现了不少问题。陈学然指出,目前教科书中关于五四的部分,有些与史实不符的论述,而这些论述多为突显国家认同情感。
这些问题究竟为何?请继续阅读:【五四100周年】在地化的五四教育 缘何成效不彰(二)
重温《香港的五四百年》系列报道文章:【五四100周年】港式社运与内地切割 民主与爱国必定是对立?【五四100周年】从爱国到民主 细看香港身份认同的转变【五四100周年】解读民主不应立场先行 学者:理性也是民主的根
上文节录自第161期《香港01》周报(2019年5月6日)《在地化的五四教育 缘何成效不彰》。
更多周报文章︰【01周报专页】《香港01》周报于各大书报摊、OK便利店及Vango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订阅周报,阅读更多深度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