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不足】不能对医生荒视而不见 王永平倡港人专医业界解忧虑
为何需要输入更多海外医生?公务员事务局前局长、香港大学政治与公共行政学系名誉教授王永平直言,香港医生不足是客观事实,仅靠本地培训难以纾缓公立医疗系统的压力,惟政府碍于医学界反对及社会争议,一直回避讨论。为了减少有关争议,包括消除对内地医生涌入的疑虑,王永平提议政府制定“港人专医”先导计划,冀能鼓励港人回流。
王永平认为放宽或调整海外医生执业试困难,与难以衡量“放宽几多才是足够”不无关系,而“港人专医”方案较能消除各方的疑虑,也较易操作。他提出的“港人专医”主要有三项要求:
• 海外执业多年的专科医生• 居海外香港人的第二代• 医生的资格来自与香港医疗体制相近、水平相若的地方
若符合以上资格,回流的海外医生可豁免考试,但需签约在香港公立医院工作三年,完成后才可正式注册及选择是否私人执业。在具体操作上,一开始,放宽吸纳海外医生的门槛“唔好开咁阔”,故可由先导计划形式入手。
王永平坦言,医学界有其既得利益考虑,相信不会同意建议,但政府应从公众利益角度考虑,当没有足够医生应付需求时,便需以其他方法增加人手,而不是对医生荒视而不见。他相信,“港人专医”方案能否推行,关键是政府有没有决心处理,发挥应有角色,在公众利益和医生考量间作出平衡。他强调,“港人专医”方案其实已考虑了医委会、公立医生等持份者的顾虑,能够作出平衡。他强调其先导方案是输入在海外已取得专科资格的医生,如申请者是在英、澳等英联邦国家执业多年,并且医疗记录良好,即使豁免其考执业试,对于沿袭同一医疗体制的香港,造成的质素风险绝对较少。
至于政治层面,他指出,在梁振英时期,政府就带头鼓励港人第二代回流工作,现届政府也鼓励移居海外的港人第二代子女回港发展,而政务司司长张建宗更曾发表网志,认为香港需积极网罗外来人才,在不影响本地工人利益下进行,包括容许具备香港需要的技能、知识或经验而又供应不足的海外及内地人士以不同的入境计划来港。
王永平建议,当局可为增加医生确立成效指标,例如减少轮候专科医生时间是其中一个重要指标。事实上,他提出“港人专医”,一大重点便是输入专科医生。他解释,这可减少“医疗质素下降”的争拗。他指出,专科医生必然有外国的国家医疗机构认证,且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医学水平得以保证,而专科医生在香港亦短缺,故先导计划有助专科增加人手。
据医管局最新公布的专科门诊稳定新症轮候时间,最长轮候时间是九龙东联网的眼科,长达169个星期。骨科情况亦严重,最长轮候时间普遍为两年以上,新界东联网最长时间患者要等三年才能首次见医生(见下表)。
王永平重申,如果香港整体医生数目增加,长远可减少公立医生流去私人市场的压力。而在“港人专医”方案里,已规定海外医生须先在公立医院工作三年,换言之,方案可短期内增加公立医院的医生,减少流失压力。即使公院或可能有人手分配上的问题,但增加医生的确有助改善香港医疗服务。公立医生亦不需担心输入海外专科医生会影响晋升机会,因他们或在服务三年后离开公共医疗系统。
他补充,“港人专医”计划只是增加医生人手其中一个方法,其他挽留公立医院人才、提升待遇等措施仍需持续执行,始能全面改善医生人手不足问题。他重申,社会需要明白目前本港医生短缺,尤其是专科医生,“港人专医”能够作为增加专科医生的职位配套,又形容政府及医疗界建了一堵墙,如何突破才是关键,“不需要担心海外医生会不会来港,若计划不成功才再作打算,但至少设立一个先导计划,多一个途径引入海外港人及其第二代的医生,这不会引起太大争议。”
上文节录自第140期《香港01》周报(2018年12月3日)《考试与豁免之间 引入医生解荒 有没有第三条路》中的《王永平倡“港人专医”先导计划》。
相关文章:【医生不足】报名繁复考核病例离地 海外医生来港执业困难重重【医生不足】新加坡设海外医生执业豁免名单 为何在香港不可行?【医生不足】人手短缺未来十年仍严重 解决医生荒有何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