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逝世】笔下女主角总有女神身影 曾为她写剧本、开专栏

撰文: 香港01评论
出版:更新:

中国的侠义文学可以追溯至《史记》中的《刺客列传》,以致早在唐朝李白就有诗句:“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清末也出现不少像《三侠五义》等小说,到民初有还珠楼主的《蜀山剑侠传》、平江不肖生的《江湖奇侠传》,但战后新派武侠小说唯有香港可以孕育出来。慧眼识金庸的报人罗孚就说过:“没有香港,没有金庸。”撰文:曹民伟

承接上文:【金庸逝世】每个人心底里都藏着一个大侠

正是香港能够偏安一隅,才得以让新派武侠小说萌芽茁长。这一代的读者难以想像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金庸小说在内地和台湾都是禁书!台湾报禁的年代更出动大批警察到大小书店搜查武侠小说,以致香港社会上也曾出现过武侠小说与漫画荼毒青少年的说法。

有看王家卫《一代宗师》当晓得,中国的武林门派在战后与解放初期纷纷南逃来港建门立派,像李小龙的师傅叶问便在深水埗海坛街开设武馆,湾仔蓝屋前身是黄飞鸿徒弟林世荣姪儿林祖开办的武馆,香港那年月是一个真正的武林。然而,新派武侠小说诞生的契机,源于1953年太极派传人吴公仪与白鹤派传人陈克夫,彼此因门派之见要讲手比武,那时香港政府严禁公开打擂台,于是两派传人就订下澳门新花园作擂台,在五十年代实为平淡的港澳生活掀起一件大事,结果短短三分钟已定胜负的决战,在街头巷尾成了一阙讲不完道不尽的武林神话。

金庸小说中的人物,陪伴很多人长大。李若彤和古天乐饰演的杨过和小龙女,堪称其一经典。(资料图片)

那时《新晚报》总编辑罗孚找来梁羽生,将之写成《龙虎斗京华》,1955年,罗孚又推荐金庸为《新晚报》开始连载其首部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那年代的香港,人人藉学武强身健体、对抗邪恶黑社会,报章连载的武侠小说迅即风靡万千读者。

那一代的少年人,难以认同外国Marvel式超级英雄,也无法相信祖国那些“高大全人物”,于是在无心上课、躲在洗手间、窝在棉被中时,陪伴他们漫空想像的,正是金庸武侠小说的人物,男孩子梦想着侠义英雄,女孩子痴想着仙气美人,既正直又迂腐的郭靖、既潇洒又顽劣的令狐冲、既精灵又花心的韦小宝、美艳却不通人情的小龙女、圣洁却又执迷的香香公主……每一个年代对最美丽女性原型的想像,仿佛都是由电视剧中的小龙女与黄蓉所塑造出来,成长于七十年代的想像是李通明和米雪,八十年代则欲化身为陈玉莲与翁美玲,九十年代想成为李若彤及朱茵,千禧一代可能只识得刘亦菲和林依晨吧。

金庸的武侠小说没有因半个世纪的过去而为人淡忘,反而日益受到追捧,成为武侠游戏《金庸奇侠传》、香港漫画家李志清绘画的《射雕英雄传》和《笑傲江湖》,还有腾讯动漫上的金庸武侠漫画……其武侠小说影响所及,所料未及:香港兴起了一股武侠漫画书热潮,像《醉拳》、《如来神掌》、《中华英雄》、《刀剑笑》等!今天,整个中国大陆也流行着一股武侠热,电影有徐皓峰的《道士下山》和《师父》、姜文的《邪不压正》。昔日报章天天连载,演变至今天每日更新的手机网络小说,著名的新一代网络武侠小说就有冰临神下的《死人经》、小椴的《杯雪》等等,每天吸引全球数以百万计读者追看。

愀问情是何物

金庸是徐志摩的表弟,但徐志摩飞机失事时他才七岁。金庸曾回忆他那时参加徐志摩葬礼的情景,也许是这位中国近代新月派著名诗人的浪漫人生——抛弃糟糠追求林徽因,最终娶下朋友妻子陆小曼,深深影响了这位仰慕着表哥的小男孩一生。有金学专家考据徐志摩在《爱眉小札》中往往有暱称陆小曼为“小龙”,认为是《神雕侠侣》中小龙女的原型;另外,金庸小说中总有负情薄幸的表哥角色,令爱读金庸小说的索隐派更有滋有味。

金庸表哥徐志摩的妻子陆小曼,据说是小龙女的原型。(资料图片)

现实中金庸的爱情,也跟他的小说一般传奇。1948年,24岁的他娶下第一任妻子杜治芬,杜治芬人称杜四娘,长得美艳动人,那时金庸刚移居香港,她不喜欢香港的语言隔膜而坚持回到上海,最终跟分隔两地的金庸离婚。

1956年,32岁的金庸跟记者出身的朱玫成婚,他于1959年创立《明报》时,更得太太协助,两人共喝一杯咖啡,半夜收工一起坐小船过海回家,其后育有两子两女。1976年《明报月刊》十周年时,金庸写下初创时的感想:“我妻朱玫每天从九龙家里煮了饭,送到香港来给我吃。”笔下洋溢温馨之情。

但也在这年,52岁的金庸遇上了年纪相差29年的酒吧女侍应林乐怡,结果金庸跟朱玫离婚另娶林乐怡,他戏称第三任妻子是“小龙女”。

金庸以一杆生花妙笔,摇落出朵朵奇花异葩,不乏圣洁的美人香香公主、仙气不凡的小龙女、眼睛比溪水还明亮的西施……她们都是男性可望不可即的月亮女神。金庸自己也不例外,他有一段犹如笔下《神雕侠侣》中李莫愁的痴恋,“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金庸晚年在港台节目《杰出华人系列》专访中坦言:“追过一名女孩子,她绝对不爱我,我非爱她不可。”

金庸与妻子林乐怡。(视觉中国)

五十年代后期,金庸借着在《新晚报》撰写影评的经验,正式加入了长城电影公司。那年代,“长城三公主”中的大公主夏梦堪称倾国倾城,金庸就曾写下一张书法:“西施怎样美丽,谁也没见过,我想她应该像夏梦才名不虚传。”金庸当年以林欢笔名编写了十多出电影剧本:《兰花花》、《不要离开我》、《有女怀春》等,其中《绝代佳人》更仿佛专门为夏梦度身订做,大美人的演出赢得了中国文化部金章奖,电影获颁“1949-1955年优秀影片”;1959年,金庸更与胡小峰联手导演了夏梦主演的《王老虎抢亲》,成为那个年代的经典作品。那时三十年华的金庸,第一任妻子的离异,让他憧憬一个小编剧会否有天可摘到天上星星?不管旁人如何不解,他只是痴心不改,一往情深地为心中女神打造了许多剧本。

夏梦婚后息影出国,长时间到处游历,《明报》为她开了一个“夏梦游记”专栏,一连十多日刊载她写的旅游文章;1967年,夏梦因“六七暴动”决定离港往加拿大定居,金庸一改只在《明报》社评撰写严肃政论的主题,在报道新闻的当天写了一篇《夏梦的春梦》。那些年在金庸的作品中,无论是《射雕英雄传》的黄蓉、《天龙八部》的王语嫣,抑或《神雕侠侣》的小龙女,都有这位梦中情人的身影。

继续阅读:【金庸逝世】2018年──大师时代的终结

上文节录自第136期《香港01》周报(2018年11月5日)《念兹在兹念金庸 每个人心底里都藏着一个大侠》。

浏览更多周报文章︰【01周报专页】《香港01》周报各大书报摊及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订阅周报,阅读更多深度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