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东豪专栏】盘点3种办公室负能量

撰文: 蔡东豪
出版:更新:

办公室有是非精、有恶霸、有毒瘤,但这些人的讨厌指数不及“负能量散播者”。在办公室,怎罪大恶极也有人同情,也有第二次机会,但负能量是例外。在办公室散播负能量是死罪,一被认定为带菌者,这些人即被孤立,因为负能量被视为极容易传播的病毒。很多打工族眼中,负能量散播者衰过贼。

负能量杀伤力的确大,有些人终日抱怨,事无大小都在投诉,公司不好,隔篱部门缩骨,最初这些投诉得到些少共鸣,久而久之,所有同事敬而远之。负能量散播者对任何事情,先看到坏的地方,先下手为强,把事情定性为坏事,其他人自然受影响,因为批评不完全是错。事情不只一面,负能量散播者确保我们先看到坏的一面,并把这面放大,掩盖其他面。

有些人在办公室终日抱怨,事无大小都在投诉。(iStock)

抱怨是极坏的办公室气氛,但起码有点声音,比抱怨杀伤力更大的是冷淡。有些人只会冷嘲,热讽欠奉,因为热不起来,最严重是冷至无声。这是一种经过考虑的消极,当事人的态度是,这件事我们细心想过,没希望的,但受人钱财,我们会照做,虽然死路一条。当公司沦为一部冷淡机器,真的死路一条。负能量以不同方式打击军心,由一小撮人传染出去,感染者最初或会奋力抵抗,但负能量逐渐战胜正能量,毕竟公司事情的进度不会一帆风顺,跌低时,负能量散播者飞扑出来赠兴,或更坏的是,无言地射出最冷淡的眼神——我都话咗啦!

负能量的确具传染能力,孤立不是办法,管理层不能坐着不动,处理方法是先了解负能量的根源。负能量散播者各式各样,我想讨论其中三种,第一种无得救,第二和第三种有得救,并且需要救。

遇到困难时负能量同事会以“我都话咗啦”的冷淡眼神回应。(iStock) 

有些人像战争片中的老兵,老不代表年纪,这些军人可能只有二十多岁,但经历过最残酷的战役,见过最不忍睹的影像。亲情友情对这些人没意义,因为他们付出过,但上天把最宝贵的情感拿走,一个个战友没说再见便离去。老兵的眼神像告诉其他人,我们都见过,此刻无言,有命令会照做,其他不用多说。Team building?年底有花红?哈……办公室的战争片老兵,举手投足,是“Been there done that”(过来人般)的尖叫。我们曾热情,但结果非想像,够了,我们不想再被骗,你话点就点。这种人很难沟通,负能量来自年月累积,问题一层层压下去,深不见底。唯一处理方法是减少接触,最好避开,因为在低沉时见到这种人,会联想到将来自己的模样,会唔开心。

第二种负能量散播者患的病情是短暂的,最常见是家里发生事,影响工作心情。我们都遇过这些个案,或自己曾经是过来人,家人有事,例如患病,全家生活天翻地覆,忽然间压力从四方八面涌来。短期内,这种人的行为改变,世界观变得灰暗。我们需要做的,是先沟通,理解同事的情况,有些情况公司和同事可以帮助,有些情况只能等待,希望尽快过去。不理会这种人是最坏的处理方法,长期孤立无援,所有人都变成战争片中的老兵。

有时挫败感是负能量的根源。(iStock)

第三种是不称职的人,最常见例子是升职之后,同事性情大变,变成负能量散播者。挫败感是负能量的根源,升职之后事事不顺利,反而觉得自己不济,累积的挫败击碎自信。很多企业不提供训练,以为员工自自然然能胜任陌生工作,特别是升职者。管理层的心态,就是过往做得出色,升职者才得到新机会,因此过往的出色可以延续下去。然而,新岗位需要新技能,升职者最初不熟习,没受训练的话,难免头头碰着黑,负能量在挫败感中爆发。沟通同样是处理方法,升职者需要的,是管理层的谅解及不同类型的支援。负能量未必与性格有关,而是关于短期内的处事能力。

我接触过不少所谓负能量散播者,姑勿论怎样走到这里,这些人也有可取的地方,我们应一问再问,或者有些人的批评,是合理的。

上文刊载于第133期《香港01》周报(2018年10月15日)《办公室负能量》,网上标题为编辑重拟。

更多《香港01》周报特约撰稿人蔡东豪《企管人文》专栏文章:

【蔡东豪专栏】夜收工 不怪公司怪自己?​【蔡东豪专栏】打工族掌握熄机能力 日做夜做依然不会累?【蔡东豪专栏】心放工,才是真放工

更多周报文章︰【01周报专页】《香港01》周报,各大书报摊及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订阅周报,阅读更多深度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