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非合作论坛召开 西媒质疑声再起 非洲终需走自己路
中非合作论坛今明两日(3、4日)在北京举行。习近平今日在中非企业家大会发表演讲时,强调中国支持非洲国家参与“一带一路”计划,以符合国情、互利共嬴的方式作高质量发展,推动非洲工业化及现代化。他更严正指出,中国对非投资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亦不干涉内政,只以中非共同繁荣为要务。这种投资合作模式,与西方传统做法回异。到底哪一条路才是非洲发展的正途?
今日美国有线新闻网络(CNN)却发表文章质疑中国“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的说法。文章引述埃塞俄比亚的一名政府高层部长级官员奥古比( Arkebe Oqubay),他表示中国加大投资的同时,并没有以投资作胁迫,要求埃塞俄比亚作政治交换。奥古比说:“中国资金最吸引人的其中一个特别之处,就是他们不干预本地政治。”话虽如此,CNN对此并不信服,反而引述丹麦国际研究中心的高级研究员巴地(Luke Patey)作出反驳,他引用斯里兰卡因无力还债,将国内一码头租予中国99年的例子,指中国在外投资,其实是别有政治企图。
近年中非经贸发展迅速,中国已成为非洲的最大贸易伙伴。中国在非投资项目急增,一直以20%以上的速度增加,且多涉及天然资源勘探开采或大型基建,惹来“新殖民主义”的批评。虽然同时,亦有人指中非合作其实只是有异于传统西方模式而已。到底谁是谁非?哪一条路才是非洲国家的出路?
中国:“互利投资”先于“单向援助”
中非关系愈趋紧密,进展急速。根据顾问公司麦肯锡(McKinsey)的研究,中国在非洲的直接投资由2004年10亿美元,至2016年达490亿,年增长达40%;其对非贷款在2012至2015年亦大增三倍,而在非洲各国与外国合作的基建项目上,中国更独占一半市场。
不同于西方国家,中国以“互利投资”为先,“单向援助”为次,多为基建项目提供融资、建造及技术支援。例如全长约750公里的“亚吉铁路”连接了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以及邻国吉布堤的港口,就是由中国公司融资、兴建及负责初期营运。铁路令位处内陆的埃塞俄比亚运输成本减轻不少,有助其制造业出口的发展,而其预期经济效益,则可用以偿还中国贷款。
另外,中国亦从非洲进口大量天然资源,并投资勘探开采。根据2016年数据,中国由撒哈拉以南非洲进口的原材料,就超过其进口总量六成,由安哥拉的石油到莫桑比克的木材等都有。在2004年至2014年中国对原材料需求大增的周期,中非贸易总额就增长了20倍。
然而,中国的“互利投资”策略,却惹来“新殖民主义”的批判。批评者认为,中国之所以愿意冒险对还款能力低的国家提供巨额基建融资,其动机是想迫使其中一些国家在无力还款的情况下,以其天然资源、国际政治影响力或军事据点去抵消对华负债,而过程中对一般平民毫无受益。
“安哥拉模式”是论者最常引述的例子。中国自2004年就开始向安哥拉提供以石油为抵押的贷款,而且中国每次贷款都似乎有为其企业带来一些当地资源的开采权。批评者就以此认定中国是存心使非洲国家负债累累,最后被迫以天然资源等利益抵偿,而中国则不断出口基建或工业制品到非洲国家,形成类似传统殖民主义的资源掠夺状况。
批评者亦指中国融资的基建工程多由中国公司负责,甚少雇用当地人。而中国投资亦不太考虑当地政治体制,批评者认为此举只会助长腐败官员中饱私囊,对当地人民毫无助益。
西方:长年“单向援助”无果
“新殖民主义”的批评,乍听之下不无道理。然而,奇怪的是,在中非关系急速紧密推进的本世纪前十年,国际舆论对非洲经济状况却是大大改观:在2000年,《经济学人》曾以《绝望大陆》(The hopeless continent)为题形容非洲;到2011年,同一本杂志却转而以《非洲崛起》(Africa Rising)为专题。可是,非洲各国在20世纪中期去殖民化之后,就开始受西方援助,却一直没有此等大变,其因何在?
根据1970年至2000年的数据,国外援助占非洲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由大约5%,升至约15%,而其经济增长亦在1980年代中期几乎完全停滞。由此可见,在西方国家长年“单向援助”下,非洲国家的经济不但没有改善,还开始依赖援助。“单向援助”的问题,在于西方国家习惯不求实质回报,只求其援助金额达到联合国0.7%国内生产总值的指标,目光甚为短浅。而且,不少援助都只集中在西方关注的议题上,例如爱滋病、气候变化等;虽然有关援助能于短期内改善状况,却非长远让受助国家自力更生之策。
更严重的问题是,西方援助政出多门,在协调及规划上都有重大问题。首先,援助计划规模愈拆愈小,从2000年平均约500万美元,跌至2013年的约200万美元。援助规模减少,造成计划难以协调,例如某机构专门资助爱滋病医治,到当地村落时,才发觉当地最缺乏的是基础医疗。援助计划严重分裂,单是莫桑比克一国的外国官方医疗援助机构就多达27个。分裂更造成官僚架构的重叠,单是在德国,就有至少10万人以管理对外援助为业。
转向“互利”策略 中西方殊途同归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近年西方国家开始理解到传统“单向援助”模式有所不足,虽然是出于善心,却难以达致预期效果。因此,无论在私人领域或国家层面,西方世界近来与非洲各国合作时都有不少改革动向。
在私人领域中,如微软创办人盖茨(Bill Gates)就积极在非洲推动有长期策划及针对性的援助方案,其中一个项目,就是资助对非洲传染病疫苗的研发,以及帮助当地政府建立疫苗管制的标准。
在国家层面,经济合作暨发展组织(OECD)在2005年就开始推动“贸易援助”(Aid for Trade)的项目,主张投资或援助计划必须有针对性,并放弃传统的单向资金援助,要引入私人企业参与,本着“互利”精神,发展受助国家的基建、产能、贸易制度及法规,最终使有关国家能在国际多边贸易框架下获利,从而自立发展。“贸易援助”的2017年度总览,就将重点放在受助国的数码连结发展,希望为其企业创造商机,以及减省贸易成本。2017年各项受“贸易援助”认证的投放资金总值就接近400亿美元。“贸易援助”与中国在非投资的模式,在其长期规划及互利性质方面,极其相似。虽然双方的历史缘由各异,但也可说是殊途同归。
非洲:没有新殖民的“第三条路”
至于对中国的“新殖民主义”批评,实在以偏概全:批评者只着眼于中国国企在非洲大型基建及天然资源的投资,却忽略了绝大部分涉及华资的对非投资都在私人企业手上。
根据麦肯锡2017年的在地调查,中国在非私企数量超过10,000间,而且占投资总比例极高,例如埃塞俄比亚90%的中国投资也来自私人企业,而即使在盛产石油的安哥拉,中国国营企业投资只占总额的25%。企业的投资亦不限于基建或原材料开发,其中31%及25%的企业就分别经营制造业及服务业。
诚然,中国在非洲的投资的确大量集中于天然资源及大型基建,但此举正符合当地国家的利益。非洲国家的相对竞争优势,在于其天然及人力资源;所欠缺的则是开发勘探天然资源、将人力投放在产业发展上的技术和资金,以及“将货物运出去”的基础运输建设。目前中国有足够的技术和资金,而在贯穿各种地貌的运输建设上,更是经验丰富。双方合作之下,中国可出售其技术,开拓投资渠道,输出多余产能,并获得所需的天然资源,而非洲国家则可以靠着中国资金搞建设,有效利用自身在天然及人力资源上的竞争优势,使整体经济有望向上层发展。这种合作,正好体现渐成主流的“互利投资”模式。
而“中国投资没有惠及当地人民”之批评更是不看数据的传说。麦肯锡公司就列明,在非洲的中国企业中,有89%的雇员是当地人,而管理层中当地人亦占44%。另外,有64%的中国企业亦有为其雇员提供技术培训。详尽的在地研究,当然比“新殖民主义”的意识形态式批评更为可信。
当然,在外国投资及援助下,部分非洲国家仍未能在经济上有所突破。长期依靠石油出口,却面对石油产能下降、外债高企的安哥拉便是一例。然而,成功例子也不少:缺乏天然资源、人口超过1亿的埃塞俄比亚,近20年致力发展制造业,利用其劳力成本低的优势,配合低税政策,吸引不少来自中国、印度的纺织企业到当地设厂,在本世纪其经济年增长一直维持在双位数字,更被誉为“非洲的中国”。
外国的投资、援助,无论形式若何,都并非万灵药,没有一条早已建成的大道让非洲各国走向繁荣。要在经济上有所突破,非洲各国还须按自己国家的不同形势,走出自己的“第三条路”。
上文节录自第127期《香港01》周报(2018年9月3日)文章《中非合作论坛召开 西媒质疑声再起 非洲终需走自己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