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未来】突破基因改造食物困局 沟通比科学理据更重要?

撰文: 孔祥威
出版:更新:

上周欧洲法院(ECJ)判定基因编辑(Gene-Edited)食物属于基因改造生物(GMO),需要接受同等规管,引起一众科学家的不满。从过往的基因改造,到今日的基因编辑,仍未能得到全面认同,到底是甚么问题?

上周欧洲法院(ECJ)判定基因编辑(Gene-Edited)食物属于基因改造生物(GMO),需要接受同等规管。(前文:《【科技.未来】美国不规管 欧盟不放行:基因编辑食物是GMO》

判决后,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CSIRO)的合成生物研究员华维萨斯(Kostas Vavitsas)在公共科学资料库(PLOS)博客撰文,指今次不单纯是科学上的争议,更涉及社会层面。他批评农业公司和科学家经常把大众对农业基因技术的忧虑,单纯地视为不科学、制造恐慌,无助社会讨论。

即使基改食物愈趋普遍,例如在美国超过九成的粟米和大豆都经基因改造,甚至世卫(WHO)也说上述食物对人体健康无影响,但要消费者完全信任,却仍有一段距离。调查机构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在2016年发现,39%美国成年人认为基因改造作物及加工食物比传统方式较不健康。据从事宣传及认证非基因改造食物的非牟利组织“非基因改造计划”(Non-GMO Project)统计,美国非基因改造食物的销售额由2010年的3.49亿美元,大幅升至去年255亿美元,可见大众对基因改造食物仍有一定戒心。

事实上,科学家和业界亦希望扭转这个局面。国际种子协会(International Seed Federation)曾为农业团体准备一份文件,讲述农业科学家和业界该如何向公众讲述基因编辑技术。文件提议把基因编辑食物称之为“植物育种方法”的一种,而非“技术或科技”,而且应着重提及成品的好处,而不是“应用技术的方式和方法”。

去年3月,陶氏杜邦负责育种大豆的员工艾特(Jessie Alt)与蔬菜种子公司HM.Clause分子遗传学家贺夫特(Eric Hoeft)在美国佛州迪士尼乐园的Espot Center,向游客进行名为“种子的魔法”的简报,他们以“有趣”、“兴奋”等字眼,形容自家后园的“工具”如何“发展”出更多样的植物,没有仔细提及基因编辑技术。艾特向《华尔街日报》忆述,有些游客认为基因改造作物没有问题,但也有些游客不明白为什么需要这些作物:“那些立场中间游离的比较容易沟通,也较容易改变他们的观念。”

对此,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NCSU)基因工程与社会中心总监卡丝玛教授(Jennifer Kuzma)说,虽然她理解业界极力避免被贴上基因改造的标签,但把基因编辑技术称为育种的说法“似乎有点不诚实”:“那是利用生物技术改良的作物,这类说法才较正确,就算消费者将来发现它们不只是一般育种那么简单时,也不容易‘反咬’他们。”

环保组织Non-GMO Project将拒糿为任何基因编辑食物贴上其认证标签。(视觉中国)

另一方面,环保组织将会持续对基因编辑食物开战。非牟利组织非基改计划(Non-GMO Project)现时在美、加大约认证了五万件产品,他们将不会为任何基因编辑动植物贴上“非基因改造计划认证”标签。计划行政总监韦丝姬(Megan Westgate)说:“对人们说,基因编辑就如传统育种是不诚实的,以我们组织的信念,必须作出反击。”

基因编辑食物开始炽热之时,却被欧洲法院浇了盆冷水,多少重蹈了当日基改食物的覆辙。失望的科学家和支持者,最需要的或许是冷静想想:为什么他们秉持的科学真理,多年来都无法完全说服大众?

上文节录自第122期《香港01》周报(2018年7月30日)《欧洲法院不放行 基改食物发展再陷困局》。

更多周报文章︰【01周报专页】《香港01》周报,各大书报摊及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订阅周报,阅读更多深度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