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 未来】集前人大成加独门秘方 造就迷你脑崛起

撰文: 孔祥威
出版:更新:

作为这个领域的专家,兰卡斯特研发迷你脑却是误打误撞。2011年她在奥地利维也纳分子生物科技学院(Institute of Molecular Biotechnology)担任后博士研究员时,尝试以人类胚胎细胞培养一种可发展成神经元的细胞。实验不知何故出错,在预期以外她培养出一粒粒乳白状、没有黏在培养皿底部的球体,部分更有奇怪的色素。

好奇心驱使她没有弃置,反而加以观察,结果在显微镜下发现那是发展中的视网膜细胞,即发展中的人脑一部分,切开后更发现了多种神经元。那一刻兰卡斯特知道,她培养的细胞,自行组成了某个类似胚胎脑部的物体。

笹井芳树曾以胚胎干细胞培养各种人体组织,以视网膜(右图)最为人所知。(日本理化学研究所RIKEN官网图片)

但这些意外成品并不是世上首批迷你脑。制造类器官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之初,美国动物学家威尔逊(Henry Wilson)发现海绵动物即使被打碎成单细胞,也能够自行重新组合。德国动物学家霍特夫莱特(Johannes Holtfreter)于1939年在青蛙胚胎的细胞上发现类似情况。这些研究结果让科学界开始好奇,其他动物甚至人类的细胞是否也有同样的自行组合能力。这种想法直至1980年代,在复杂如视网膜甚或大脑皮层的动物器官中得以证实。

山中伸弥研发出革命性的iPS细胞技术(Wikimedia Commons图片)

日本生物学家笹井芳树受这些实验启发,早于2008年开始以胚胎干细胞,先后培养出类似大脑皮层的球形组织和视网膜。近年其他技术突破逐渐促进了类器官发展潮流。2009年,荷兰的分子遗传学家克莱弗斯(Hans Clevers)发明了一种基质胶(matrigel)培养方法来培养类肠器官。

日本干细胞专家山中伸弥,则因研发出革命性的“重新编程”(reprogramming)技术,以四种转录因子把老鼠的皮肤细胞,变回诱导式多能性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 iPS)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这些细胞的特性是可以发展成身体各个种类的细胞,包括人脑,而在山中教授的研究中,成果是可跳动的心脏。

在实验室制作“迷你脑”的方法

集前人之大成,加上兰卡斯特研发出“独门秘方”,让培养迷你脑变得轻松简单。科学家先采集人类的皮肤细胞,在实验室中把它们转化为多能性干细胞,这些细胞的特性是可以发展为身体任何类型的细胞。过往最大困难在于诱导干细胞发展为神经元。科学家花费了大量心力寻找由糖、蛋白质、维他命和矿物组成的完美比例,直到2013年终于被兰卡斯特找到了。

之后的过程她形容为种花般简单,只要把细胞放到模仿胚胎组织的基质胶,再放到模仿血液流动的反应器,置于适当温度下,就如分别为种子提供“泥土”、“水”和“阳光”,神经元就会像人类胚胎时的脑部般自行组合,几个月后成为迷你脑(上图)。 兰卡斯特透露,仅在她最近出席的一个研讨会中,已有过百间实验室正使用这种技术。

到底“迷你脑”有何用途?而它们又为何引起伦理争议?详见此报道其他文章:

实验室制“迷你脑” 三大方向造福人类

迷你脑引发伦理争议:它们有意识吗?

上文节录自第112期《香港01》周报(2018年5月21日)《“迷你脑”引发探索大脑隐忧》。

浏览更多周报文章︰【01周报专页】《香港01》周报各大书报摊及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订阅周报,阅读更多深度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