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评】法国电影《部长做了一个梦》 患得患失的政治春梦
政治到底是什么?理念、斗争,以及必须存在的机制、职业,还是控制摆布人心的伎俩?或许通通都是。英语政治一词“Politics”源于希腊文“Polis”;“Polis”意谓城邦,“Politics”就是涉及城邦所有大小事务。何谓城邦/国家,而城邦/国家内有哪些事务需要讨论,有哪些不可讨论,在不同时地都有不同准则与变化。看一个地方如何讨论政治,能折射出有关那个文化的种种。
2011年上映的法国电影《部长做了一个梦》(The Minister)以交通部长Saint-Jean(奥利维耶.古贺梅饰)为主角,讲述他在官僚架构内如何与上司下属周旋,一方面想保留仅余的原则初衷,另一方面又要在残酷的政界生存下来。《部长做了一个梦》不像大热美剧《纸牌屋》充满勾心斗角的诡计、激烈紧张的对抗,它最大的特色是没循一般套路把政治角力变得戏剧化,反而着重描写行政程序与日常运作。
电影以一场雪山车祸开始,交通部夤夜紧急应变,先后介绍出部长Saint-Jean、秘书Gilles、下属Yan,稍窥他们的起居、性情与从属关系。Saint-Jean赶赴现场控制大局,检察救援情况及应付记者;这段引子很快就告一段落,并迎来戏中最令Saint-Jean苦恼的戏肉:法国铁路私营化。简单概括,戏中讲述国营铁路长期录得巨额亏损,政府内阁多位要员及总统都希望推行铁路私营化,扭转劣势。
然而,主责交通事务的Saint-Jean反对这个做法,认为这决定违背民意。电影透过某日早上的两场新闻访问,快速地交代Saint-Jean与财政部长对私营化持完全相反的意见。这两位阁员互相矛盾的发言(这本身已是一个令人尴尬的政治处境),惹来铁路高层及总理相继有所动作。牵一发动全身,环环相扣的连串较劲、权衡取舍、讨价还价,由此展开。
香港观众看《部长做了一个梦》,大概觉得不容易投入, 开首时甚至有种纳闷和堕入迷雾的感觉。一般同类的政治题材电影,例如《铁娘子—戴卓尔夫人传》、《昂山素季》、《林肯传》等,特别重视建立角色的个性及其背后的精神理念;这些电影情节往往依循主人公如何实践他们的愿景而展开。因此,观众在这些电影中不难找到认同主角的切入点,也会了解到主角们都代表着一种更崇高、具备深意的理想。克服难关,将信念进行到底,大概是很多描写政治人物的电影的共通之处。
可是,《部长做了一个梦》却从没阐述Saint-Jean有什么突出的政治信念,电影写他涉及的那一场铁路私营化风波,也不见得有很明显的价值判断—铁路私营与否是一个行政问题,多于一个关乎信念或原则。观众看电影里的部长,只会看到一个每日都要处理繁重公务的踏实公仆,多于某种正面理念的化身。另一方面,《部长做了一个梦》中Saint-Jean与其他角色的对抗,又不是那么黑白分明;又或者说,经营角色间的矛盾与张力,并非导演皮耶休雷(Pierre Scholler)编写这部电影的逻辑。
如果跟同年来自荷里活的《选战风云》(The Ides of March)相比较,《部长做了一个梦》这个特点更清晰。《选战风云》同样是政治题材,但人物个性刻划丰满,戏剧冲突与故事主旨都以最严谨的剧本编写标准执行。(题外话:《选战风云》写出传媒报道对政局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和利用价值,《部长做了一个梦》则强调官员间的制衡协商,以及政府与民众的关系,这或许侧写了美法两国的政治体制特色)《选战风云》以民主党初选候选人Morris的年轻竞选幕僚Stephen作主角,他精于计算,有出奇制胜的宣传手腕;他并不天真,深知政治是一门相当现实的事业,然而,他坚信Morris是个能改变国家命运的人。这一点,令他放下犬儒和疑虑,甘愿为理想卖命。故事发展下去,Stephen因一次错失而被上司认定背叛团队,逼他离开助选团。与此同时,他意外发现Morris与女见习生有染,更令对方怀孕;Morris在Stephen眼中正直、光明的形象转瞬幻灭。这次幕僚生涯的跌宕,对Stephen影响至深:经过被上司无情放弃,他学懂如何狠心地还以颜色,重夺本来的权力与地位;见识过Morris的龌龊失德,Stephen也以同样肮脏的手段向对方勒索。
《选战风云》费心经营角色之间的拉锯对垒,带出互相冲突的价值观和行事方式,其中萦绕于Stephen脑中的道德暧昧最引人深思。Stephen没有完全变成不择手段的坏人,电影结尾他对Morris仍抱有希望,并相信自己所做的事对国家和社会有正面意义。电影工整地以Stephen为Morris在演说前试咪作起首和收结;最初出现的Stephen还有点率真与轻佻,但经历殊死淘汰后,仍在竞选活动中屹立的他变得深沉难测。反观《部长做了一个梦》,最堪细味的地方不是任何峰回路转的情节,而是描写人物分寸得宜的微妙政治手腕,及他们在体制中与不同持份者周旋的柔软身段。
电影片名中译为《部长做了一个梦》,但部长究竟发了什么梦呢?电影开首其实有一个前奏,但见一群黑子(日本歌舞伎表演期间负责布置与搬移道具的黑衣幕后人员)正布置交通部的办公室;一全裸女郎紧随其后,并自愿钻进办公室角落里一条鳄鱼的血盆大口。这个开篇的幻象精简地带出了两个要旨:它借黑子与舞台布置暗喻政治选举中的表演性质,这一点反映在稍后发生的故事上;另一点是它直接将政治与性拉上关系—更有趣的是,在梦境完结后,镜头转到熟睡的Saint-Jean,观众看到的是他慢慢勃起的阳具。权力与地位犹如Saint-Jean的一场春梦,而现实中的国家要务以及他在政治上的进取心,某程度上也取代了他的性生活和性欲。这或许是《部长做了一个梦》留给观众最有趣的问题:为了政治上的效率、成就、功名,人要在生命中做几多取舍,或要有过几多触及人性深处的抉择?以彼易此,孰得孰失,可有能辨之者?
安娜(影评人)毕业于岭南大学文化研究系香港粤语片研究会及香港电影评论学会成员现职录映太奇联合策展人 / 展览经理同时有参与不同电影策展活动
上文刊载自第110期《香港01》周报(2018年5月7日)《患得患失的政治春梦》。
睇完影评人安娜介绍电影《部长做了一个梦》,想了解更多法式政治电影与荷里活电影有何不同?5月的【法式好戏】放映会01周报联同法国驻香港及澳门总领事馆带来《部长做了一个梦》(The Minister)。电影由欧洲影帝级人马奥利维耶.古贺梅(Olivier Gourmet)主演、皮耶休雷(Pierre Scholler)执导,以超现实方式表达现实存在的政治日常,引领观众深入政坛虎穴,窥探权力游戏的真貌,探讨当权者在社会义务、私生活及公众形象的矛盾与挣扎。
届时安娜还伙拍跨界别自由工作者庞一鸣主持映后谈,解构本地政治电影问题及探讨香港政治生态。01会员免费报名,万勿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