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接近诺贝尔奖的港人 无创产检之父卢煜明:搞科研要人才及投资

撰文: 关卓凌 陈澔琳
出版:更新:
卢煜明表示,若想培养好的科学家,在制度上便不能太急功近利。(张浩维摄)

卢煜明投身科研逾30载,在妇产科实习时接触到“入侵式”产检,觉得很危险,启发他思考无创产检。后来发现孕妇血液内存有胎儿的细胞,但基于母体血液内的胎儿细胞太少,在当时无法检测得到,直至1994年他在牛津医学院博士毕业仍未找到解决方法。

这个难题一直到1997年,卢煜明和太太回流香港加入中大前终于想通,原来可在母亲的血浆中找到足够的胎儿基因供检测。在科研这条不知终点的道路上,资本往往成了掣肘之一,初出茅庐的他“很脆弱”,第一次在香港申请研究经费即被拒绝,原因是他年轻、寂寂无闻、研究范畴艰巨,“审批机构不相信我真的可以做到无创性产前诊断。”

虽然得不到投资者青睐,幸而中大医学院给他40万元的资金,更为他买了一部价值90万元的机器量度血液中婴儿基因数量。同年,他成为全世界首次发现游离胎儿基因存在于母体血浆中的科学家,为后来的无创性产前诊断奠定基础。

过往可以透过抽取胎内羊胎水或绒毛活检方式,检测胎儿是否唐氏综合症患者,但由于属“入侵式”检测会有0.5%至1%的流产风险。卢煜明确定只需抽取母体血液,透过检验孕妇血浆内胎儿基因的21号染色体,运用高频基因排序技术,就可找到胎儿是否患有唐氏综合症。直至2011年,无创基因产前诊断测试(T21)终成功临床应用,准确率达到99.7%,重要的是零风险。

贵为发明地 政府却未采用

T21检测至今已被全球90多个国家广泛采用,但香港贵为发明地,公立医疗机构却未有采用,孕妇只能自费到私营医疗机构进行检测。说到这里,一向不愠不火的卢煜明也按捺不住:“明明我们是可以全世界最快使用的,现在变了排第三、第四。”

卢煜明统领的中大科研团队,确定只需检验孕妇血浆内胎儿基因的21号染色体,就可找到胎儿是否患有唐氏综合症,准确率达到99.7%。(资料图片,叶璋时摄)

翻查立法会文件,发现早于2013年曾有议员发问会否在公营医疗机构全面引入T21测试,当局回应称“会研究”,惟至今仍未落实。卢煜明解释:“不幸地,公营机构有许多层行政架构、很复杂,而且也需要很多准备。”T21技术涉及基因、遗传学等范畴,可惜医管局缺乏大型的基因排序和分析数据的生物信息学人才,向孕妇解说影响的遗传咨询顾问也欠奉。卢煜明指的是明年落成的启德儿童医院,届时医管局会以T21取代现有穿羊水的测试。

港人消费心态看待科研

香港投资者惯于在急速高回报的金融市场上赚钱,对动辄需要以年计的科研投资却步,“香港有钱的人很多,但要有钱同时能够评估这个基因技术是可行的,香港很难找这类人。”卢煜明感慨地说,香港人是科学研究的消费者,“例如你的智能手机和电脑等会追得很贴,但不是发明或发展技术的人。如果你不明白基本运作,很难有新的发明,所以由消费者去到发明是一个很大的差距。”

除难觅投资外,欠缺人才亦是香港科研面对的难题。卢煜明有份创办的早期癌症筛查公司Cirina,其行政总裁便是从美国请来,“他的第一个学位是读物理学,博士是遗传学的,亦有营运过几间公司,在香港很难找到这类人。”眼见香港人才匮乏,卢煜明着手培训人才,聘请以前的医学生为该公司的总经理,希望帮他们累积营运公司的经验。他又期望香港能训练一些科学及法律知识兼备的司法人士,参考外国设立的特别法庭,专门打科技官司。

卢煜明认现在聘请助理教授时,会给他们首三年的研究经费,让他们不用担心钱的问题。 (张浩维摄)

给助理教授三年经费

要在科研上取得突破,并非一朝一夕能做到。除了专注自己的研究,团队也要灵活变通,处理一些突发事情。“如果我们要培养好的科学家,我们的制度不可以太急功近利,不可以说因为那科学家研究一样东西,两年或三年也未有成绩,你便开除他,这样很难会有根本的突破。”卢煜明认为,大学有责任帮新学者度过脆弱的起步阶段,故此他现在聘请助理教授时,会给他们首三年的研究经费,让他们能专注研究,不用担心钱的问题。

卢煜明指出,以往很多大学教授只专注写论文,觉得申请专利权麻烦、浪费时间、没有价值,“因为以前他们觉得专利权是大学拥有的,所以我完成研发后便由你处理。”要把一篇记载科研成果的文章变成专利权,当中需要律师协助准备文件,以往这些过程全部由中大出钱,他却致力推动教授出资,换取专利拥有权,并发现当大学与发明者可以共同拥有专利权,便会加快将研究变成产品,价值也较高。

上文节录自第83期《香港01》周报(2017年10月23日)原文题为〈 无创产检尚未落户港公院 卢煜明:全球最快变第三第四〉,现题为编辑重拟。

浏览更多周报文章︰【01周报专页】

敬请留意10月23日星期一出版的第83期《香港01》周报,各大书报摊及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订阅周报,阅读更多深度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