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会大学副校长区启明:建设应用科学大学,推动职专教育发展

撰文: 凌益琛
出版:更新:

今年3月,特区政府批准香港都会大学(下称“都大”或“HKMU”)成为全港首间“应用科学大学”;今年7月,投身大学教育接近29年的都大李兆基商业学院院长区启明,履新成为都会大学副校长,主责策略规划,协助大学应对诸多变革。区启明近日受访分享都大未来发展计划,表示“应用”和“科研”之间并无冲突,作为“应用科学大学”的都大将会更加注重应用型研究,并与行业企业深入合作,又以“市场需要”作为课程发展考量,推动职专教育发展。区启明又透露,都大除了购入红磡一幢全新酒店作为学生宿舍,还将兴建新教学大楼并成立工业中心,从而提升竞争力。

大湾区教育融合发展智库主席陈锦云(左)早前访问香港都会大学副校长区启明(右)。

大湾区教育融合发展智库主席陈锦云早前访问香港都会大学副校长区启明,就大学发展布局、国内国外合作、职专人才培育以及香港高等教育国际化等议题展开对话。《香港01》获授权转载,全文如下:

问:请您介绍一下您和都会大学未来工作和发展规划。

答:香港都会大学在近年经历重大转变,带来了许多挑战,但挑战就是机遇,只有迎接挑战,才能抓住机遇。我的职责是推动大学在应对这些变革,实施及监督相关的策略计划。目前,我首要工作包括三个方面:推动大学作为香港首间应用科学大学的发展;扩大大学在内地及国际的招生和外展事务;以及促进大学更广泛地使用数据协助决策及未来规划。

问:香港都会大学已经成为香港教育局批准的首间“应用科学大学”(University of Applied Science或UAS),您认为这对HKMU发展有何意义或者有何促进作用?对香港职专教育、高等教育又有什么积极意义?

答:今年三月,香港特区政府批准都大成为第一间“应用科学大学”,大学在设立这个新副校长职位时,特别将规划和发展与“应用科学大学”的建设相关联。目前职专教育在香港的认受性仍偏低,常被视为“次一等”的出路。然而,职业专才教育其实同样能够提供高水准教育,以大学教育的角度和架构去培养符合行业需求的专业人才,其地位应与综合性大学相当。

在一些发达国家,例如欧洲的德国、荷兰,“应用科学大学”的发展已经有悠久历史,并且取得了巨大成功。这些国家把职业训练和专业教育纳入大学体制中,不仅提供学士学位,如德国已有应用科学博士学位学程。可见“应用科学大学”并非新概念,尤其在欧洲众多国家,学生能够清晰选择未来方向:欲从事学术研究者可选择综合性大学,有职业导向的需求者则可选择“应用科学大学”。

香港八所教资会资助大学都设有一些类似应用型的学科,但普遍偏向于基础科学研究,整体学科发展仍以研究型为主。然而“应用科学大学”有所不同,从名称和定位方面来看,其注重学位和人才的应用性,大学需要平衡满足行业求和学生的学习期望之间的关系。学生入学时很清楚自己的学位与行业的发展密切相关,课程设计和发展也获得行业积极参与和支持。同时,企业希望大学开办的应用科学学士和硕士课程有助解决行业中面对的实际问题,因此课程设计也要以辅助行业为目标。

“都大”本身是一所大学,因此在设计课程、学生培育方面,我们都以大学教育水准为准则。我们并不单纯锻炼学生的职业技能,更着重他们的全人发展,特别是他们的软实力、软知识和道德教育。我们的目标是培育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和国际视野的人才,使他们不仅拥有行业技术,还具备独立思考、国际视野等综合能力。HKMU本身已经开设学士、硕士和博士课程,其中许多课程已经是应用型,并与业界有紧密联系,与香港特区政府发展“应用科学大学”的理念高度契合。

问:也就是说,将来需要培养的是比较全面的人才,但是他在职业技能的知识方面又可能更加专业。西方发达国家在应用科学大学的发展比较成熟,这个可能也是我们未来国际化的另一个方向。香港高等教育是香港重要的“金字招牌”,香港特区政府也提出建设“国际教育枢纽”,香港都会大学将会有何相应的配合发展措施?

答:香港政府推动成立“应用科学大学”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为了扩大与全球的职专交流和合作机会,因此“应用科学大学”也被纳入香港发展成为“国际教育枢纽”的规划蓝本之中。在我们大学成为“应用科学大学”之前,早已与多个欧洲同类型大学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每年都会安排学生到这些大学进行交流。随着特区政府致力把香港打造成为“国际教育枢纽”,我们也在积极与这些大学商讨更多合作机会,包括合办双学位课程,以深化我们之间的伙伴关系,加快大学的国际化进程。

问:与内地合作方面,香港都会大学有哪些具体项目和成果?接下来在粤港澳大湾区有什么发展的规划与部署?

答:我们非常感谢香港特区政府对这类型大学的支持,让我们在香港的大学中拥有很独特的地位。这使得我们能够更有效地与内地和国际的职专教育机构和企业进行交流及合作,促进我们的发展。

在发展“应用科学大学”过程中我们不仅吸收国外的经验,也从内地的职业教育体系中得到启发。我们曾到访深圳技术大学,并与中山、珠海的科技大学洽谈合作会。我认为应该抓住大湾区多元化产业发展的机遇,不仅是培养香港所需的人才,还应加强与大湾区企业的合作。

问:HKMU转变为“应用科学大学”,会否减少在科研上面的投入?

答:这完全是一个误解,大学本身肩负着创造知识的责任,所以科研是必须的。但作为“应用科学大学”,相较于一般基础研究,我们更加注重应用型研究,这种研究需要更多深入地与行业、企业接触,以解决实际问题。这也使得大学能够更紧密地与行业结合。

在拜访德国的应用科学大学时,了解到当地许多教授在担任教职的同时也参与相关行业。例如,有些教授本身同时担任企业高级工程师,他们在行业中的实际经验不仅丰富了授课内容的应用性,还有助于他们进行科研创新工作。

HKMU将与企业合作,使学生的学习更贴近实际。在开设硕士、博士课程时,我们也会考虑如何让我们的学生参与应用研究,在企业进行实验性研究,并由教师引导学生解决行业面临的难题。这不仅增进学生对行业的了解,还让他们实际体验为企业解决问题的成就感,同时锻炼学生的自主思考、批判性思维和企业家精神等能力。

问:未来是否有计划与一些大型科技公司合作?与传统学位课程比较,应用学位课程的最大优势在哪里?如何可以为本港学生提供更多元出路?

答:这是必须的。“市场需要”是发展应用学位课程的主要考量,大学不仅致力于培育业界所需人才,也促进行业内的创新和科技发展。欧洲的“应用科学大学”体系已经相当成熟,课程范畴不仅涵盖科技、科学和工程学,更包括商科、心理学和教育等不同类型的课程。所以作为“应用科学大学”,除了大型科技公司,我们更会与各行各业的企业和机构合作,以满足当前社会及经济发展的需求。

应用学位课程着重为学生安排相关企业和机构的实习机会,让他们毕业后能顺利融入相关行业。欧洲国家的“应用科学大学”的博士课程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博士生会在企业内工作,与其他一线同事探讨企业所面临的挑战,并与研究团队合作解决问题。因此,应用研究与行业密切相关,有关研究更有大部分是由企业资助。

这种课程设计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更多机会与行业接触,实践所学并获得相关技能,使他们毕业后能顺利投身理想的职业。应用学位课程也为博士生提供另一个选择,目前许多博士生毕业后选择返回大学,但应用型课程通过让学生在企业中解决问题的体验,使他们可以在进行科研的同时能够获得企业聘用。对企业和学生来说,这是“双赢”的结果。

问:香港都会大学在本地合作方面有什么最新的发展方向?

答:作为由香港特区政府成立的唯一自资大学,对整个市场的敏感度至关重要。在发展成为“应用科学大学”之前,都大一直致力提供符合市场趋势并满足行业需求的专业课程。例如,运动管理这个专业,多年前随着香港运动员在不同国际运动赛事中屡获殊荣,政府也积极推动体育普及化、精英化和盛事化。当时发现相关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强烈,因此我们开设了这个专业课程,成为全港最早开设运动管理学士学位课程的大学。课程广受学生欢迎,也配合政府发展体育和运动产业的目标。

今年我们推出了飞机师训练的学士学位课程,成为香港第一所提供飞机师学位课程的大学。我们与机管局旗下的香港国际航空学院合作,开办航空管理学士课程,该课程不仅涉及飞行训练,而且还包括航空管理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将飞行训练融入课程里,使毕业生就业方面享有更多元的出路。即使学生在接受相关训练后,发现自己未必适合从事飞行工作,仍可取得学位并从事其他与机场及航空服务相关的工作。这一举措旨在满足航空业界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为学生提供更广泛的职业发展机会,并促进香港航空业的发展。

特区政府也将成立“香港应用科学大学联盟”。这个联盟将会是“应用科学大学”的扩展。首先,成员可以通过这个联盟与商会、行业组织等进行合作;其次,可以加强本地、内地及国际院校之间在职专教育方面的交流;第三,更希望能够扩大和加强职专教育的品牌。透过这个联盟,我们希望通过联盟把应用科学大学打造成香港教育的另一个主流。

问:我知道都会大学在国际合作以及研究方面都成果丰硕,在国际招生方面有什么方法能够吸引更多国际学生来学习呢?

答:为配合大学的迅速发展及提升竞争力,我们近年一直积极开拓校园空间和设施。除了近日购入红磡一幢全新酒店作学生宿舍,大学还将会兴建新教学大楼并成立工业中心。这些校园拓展项目也能够提升大学对国际学生的吸引力。

我们目标是做到“Internationalization at Home”(把国际化引进校园),营造多元化的校园氛围,以促进国际交流和文化共融。因此,不论是招收国际学生,还是为本地学生提供海外交流机会,都是我们大学推行国际化中的重要一环。同时,我们也在学生住宿举办各种交流活动,提供各种机会让不同文化背景的同学进行交流,以提升他们的跨文化理解和同理心。我们更一直致力增加非本地教职员在各学院的比例。目前,大学有大约40%的教职员是来自其他国家和地区。

问:HKMU对大学排名有什么追求,计划作出哪些改进?

答:大学排名背后有很多的考核指标,只要我们按部就班的做好自己的工作,比如强化科研及院校间的合作等,就能水到渠成。尤其是在国际化的过程中,国外的院校通过与我们合作,对我们有更多、更全面的了解。其次是“应用科学大学”的办学院校与行业雇主有更多的联系,学生跟企业有更多合作也促进了我们科研的产出。这些事情都有一个大前提,就是我们是发自内心的想要做好教育这件事情,切切实实地做,就一定会看到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