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传统兵器(二):Katar/Kattari/Katara

撰文: 卫尔良
出版:更新:

兵器,在现实中除了具有防身功能外,背后其实还包含著许多文化历史底蕴,甚至是某一文化的精神象征。正如武士刀之于古时日本一样,印度亦有著她们无可代替的传统兵器——Katar。

Katar(或称Kattari/Katara)是印度的传统兵器,在古代印度社会中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传统的Katar是由独特的"H"型水平手柄和开锋的双刃匕首组合而成。这使刀片位于使用者的指关节之上,而前臂两旁侧被金属手柄保护。在印度传统武术卡拉里帕亚特中,属于进阶的Ankathari(金属兵器练习),其应用手法包括:刺、劈、格、锁、扔等。

在武术应用方面,由于Katar的刀片跟使用者的手臂处成一直线,所以刺击时与拳击的发力相似,能有效地把体重应用在刺击上,所以适用于破甲之上。有一些Katar为了加强破甲能力,更会加厚刀刃尾部的厚度,造成水滴型的刃尖。除了刺击外,Katar还可使用反刺、向内侧刺、内外砍劈、钻刺、跳跃抓刺等。而手把两侧延伸的金属条可以用来挡格,为使用者提供少量防护能力。由于Katar重量轻、体积小,用者必须配合灵活步法,敏捷地躲避对手的攻击并作出快速打击。有说法指出,16世纪其中一种的Katar搏击方式是左右手各持一把Katar,一对一起使用。而现时的卡拉里帕亚特练习中,亦有分成单Katar及双Katar两种。

印度贵族的画像上,经常看到Katar的身影。(图片撷取自:http://bit.ly/2s75OhE)

Katar起源于印度南部,发明时期已无可追溯,但一般认为它至少在14世纪的毗奢耶那伽罗王朝已经出现。在16世纪莫卧儿帝国的兵工厂武器清单中,已经记载著一种类似"Fist Dagger"(拳刃)的兵器,名为"Maustika"。初期Katar中,最著名的一批来自16世纪的坦贾武尔那亚克王国。这个时期的Katar,在刀刃根部经常有一个叶状或贝壳状的金属结构,以保护手背。现今这种Katar被称为“Hooded Katara”,但是它在17世纪后期便没落了。

其后,当Katar在印度各地开始普及,Katar便渐成为一种社会地位的象征,就像幕府时期日本的武士刀一样。在古代的王子和贵族画像上,经常见到他们把Katar配带在身上,既可作为文经武略的象征,又可表现自己的财富和地位。传说指,擅使Katar的印度战士和猎人会以Katar猎杀野生老虎,以作为勇敢过人和武势高强的标志。

Patar具有完整的护手部份。(图片撷取自:http://bit.ly/2sX1HBj)

Patar的手把结构基本跟Katar一样。(图片撷取自:http://bit.ly/2r5uzL0)

手枪跟Katar“完美”结合。(图片撷取自:http://bit.ly/2r8XZ6m)

从十六世纪开始,Katar通常都以断掉的剑刃制成。特别是在马拉地帝国时期(Maratha Empire),透过那时期刀炳上铆接的痕迹显示,他们甚至使用旧的进口欧洲刀刃作为Katar的制作原料。在同时期的印度中,甚至出现一种类似Katar的长刃兵器,称之为"Pata"。Pata是在Katar的结构上加以改造。Pata的剑刃一般比Katar长,介乎10 - 44吋。而且刀刃根部加上金属护手,保护用者的前臂部分。在蒙兀儿帝国时期,还有一些Katar的设计是在传统Katar上加上其他元素。其中一个例子是在武器的两侧加上火枪组件,让其具有近距离射击功能。

(影片撷取自: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watch?v=9Z3IgSbK8x8)

此外,在印度被英国殖民期间,出现了一些专为欧洲兵器收藏市场而制成的Katar。这些Katar在造型上跟传统Katar有所不同,但不一定具有实际兵器的功能。其中一个较具争议的例子是"Scissor Katar"。它在外型上看似只有一个刀刃,但实则由两个或三个刀刃折叠而成。并可以透过拉动手把的机关,让折叠的刀片张开。据说这种设计是为了让Katar插中敌人后,能以张开的刀刃为对手造成额外的伤害。但有说法认为,刀片被推入对方的身体后其实很难张开,而且在刀片打开的情况下进行砍击,打击力都会被叶片根部的铰链吸收掉,导致砍击伤害大减。

金碧辉煌的Bundi Katar。(图片撷取自:http://bit.ly/2rEoxQa)

及至19世纪,Katar已经渐渐自兵器的舞台步向工艺品的舞台。18 - 19世纪,在印度拉贾斯坦邦的本迪专门生产了一批独特的Katar——不单制作华丽而精致,更以金箔覆盖著。这些Katar在1851年在伦敦水晶宫中展出。从那时起,这种武器有时被误称为“Bundi Dagger”。 最后奉劝一句,武术兵器具有一定危险,读者们切勿在家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