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蝴蝶——常东升
保定快跤闻名武术界,而数到近代影响力最大的跤手,当然非常东升莫属。
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以常东升为首的保定快跤门,多次赢得国术大赛及全运会冠军。及至移居台湾后,常东升继续四出讲学,将中国式摔跤传遍世界。
今天【武备志】,就向大家介绍一下这位“花蝴蝶”的生平故事。
常东升(1910—1986),回族,出生于河北保定将军庙街。其父常兰亭乃前清“布库”(满族摔跤术)高手——张凤岩的入室弟子。常东升从9岁开始,便追随父亲学习各种基本功。到12岁时,常东升拜入张凤岩门下,正式成为保定摔跤的传人。
经过5年苦练,常东升进步神速,尤以绊跤最为精通。在张凤岩的带领下,17岁的常东升参加了保定四乡的摔跤大赛,并以一场不败的记录稳拿了第一名。期后常东升又在北乡曹河镇的摔跤赛中,击败了高手王世文,夺得冠军。自此,常东升声名大噪,成为了保定摔跤的代表人物。由于他的动作流畅优雅,故被人奉为“花蝴蝶”。
1932年,常东升经马良(1875-1947,回族人军阀,曾创编“新武术”,最后以汉奸罪名病死狱中)推荐,受聘出任中央国术馆首席摔跤教师。当时国术馆正提倡“博取众长”的时代精神,故很多武术家都会同兼习几家拳术。例如查拳的王子平、八极拳的马凤图,便同练摔跤。常东升在馆内执教5年,自然亦受到了这种氛围影响。他对近代武术界的其中一个贡献,就是建立出一套结合拳、跤的训练系统,令两者可以相辅相成,全面提升武者的搏击能力。
抗战期间,常东升先后在第七、第八师和第四、第五路军担任教官,继续在军中推广摔跤。抗战胜利后,他调任中央训练团上校体育教官,并在业余时间担任自强摔跤社社长,为南京和江苏省的摔跤培养了一批人才。
1948年5月,上海举行了全运会,他代表陆军参赛,夺得摔跤组中丙级冠军,而他的弟弟常东起则获得了中乙级冠军。连同1933年的南京五运会冠军,常东升一家几乎袭断了当时所有摔跤比赛。
1949 年常东升迁居台湾,后转到警界工作三十多年。除了警界外,常东升也在台北大学、政治大学、文化大学、建国中学等学校兼任国术教师,拜在常东升门下学习摔跤的人数,累计超过万人。 1975 年他应摩洛哥国王海珊的邀请,前去表演中国武术。65 岁的常东升更亲自与王国卫队的卫士试手,搏得全场掌声。
(常东升晚年的示范片段)
此后,他亦到过香港、新加坡、西德、瑞典、墨西哥、美国等地讲学。而常东升的美国学生,更率先成立了世界中国摔跤协会,一致推举他为名誉会长。现在协会已经在世界各地建立了分会,意大利和法国亦先后在八九十年代,举办了多次摔跤锦标赛。
1986年,常东升在台湾逝世,终年76岁。他的遗作有《摔跤术》及《世界摔跤协会手册》等。他最著名的弟子有姚长明、杨忠孝、张燕林、朱玉龙等人,而他的孙儿常达伟亦得其真传,继续在台湾推动中国式摔跤。
特别鸣谢中华武术摔跤协会,供本文大部分参考资料:http://bit.ly/2s2lM8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