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古代人以“投石头对抗”为习俗 浅谈中日韩台端午石斗史

撰文: 卫尔良
出版:更新:

今天是端午节假期,大家有没有划龙舟、吃粽子、游龙舟水来庆祝一下呢?其实,在日本、韩国、台湾等地还有更加激烈的端午节习俗——斗石!

端午节在古代是个“凶日”?

古人会选端午比武斗武,首先要了解古人是怎样看端午节,端午节现在是吃喝玩乐的喜庆节日,但在古代是个“凶日”。

“端午”一词最早见于西晋《风土记》:“仲夏端午谓五月五日也,俗重此日也,与夏至同”,“端”在古语有初始之意,称“端五”即“初五”。古人相信五月是毒月,五月五日是恶日,诸事不顺。因为农历五月,接近夏至,中午时太阳在最高位置,几近天中,阳光最猛最热。南方气候潮湿多菌,蚊虫滋生,疫病流行,古人因此亦谓五月“五毒俱出”,所以古人以吃粽子、赛龙舟、饮黄酒等习俗,以此避疫袪毒。

由于五月是毒月,因此古人以各种方法来强身去毒,做运动便是其中方法之一,也衍生了五月竞武尚武的风气,当中更发展出一种奇特的习俗——斗石。

斗石,即是人们在传统节日分成双方阵型对垒,互相投掷石头、石块,取意“以血驱邪避邪”之用。在中国、日本、韩国、台湾都有文献记载了在端午节斗石的习俗。

本文为大家简单介绍各地的斗石历史。

中国石斗

“石斗”在中国没有一个统一的名称,各地称呼不同,有的称为“打沙”(永尾龙造,《支那风俗志》)、“打岩”(清同治年《黔阳县志》、“掷石头架”(刘志文主编,《广东民俗大观》)、“鬬石”(清陈盛韶,《问俗录》)、“掷石戏”(康乾年间编《澄海县志》)、“打石戏”(郭义山、张龙泉主编,《闽西掌故》)等说法。

在同治年间(1871年)《番禺县志》中,记载了沙湾和茭塘地区以“石斗”为新年习俗:

茭塘沙湾人酷好之。平素并乏深仇,新正无事,儿童嬉集村野,以石头相击较胜负,继而拳棒相角。耆老不禁,且喜聚观。一或不胜,则壮者意愠技痒,蜂拥而至,往往连数十人或数百人,甚而持鎗披甲,互相击刺。下番禺诸乡皆然,而龙桥塼其最也。相鬬时,虽负重伤,匿不言,即至死不怨,恐被讥笑也。自正月初二起,至初七日止。蛮风悍俗,至此殊可嗟叹!
《番禺县志》

根据Robert Antony的田野调查,“石斗”习俗大约在 1940 年代左右销声匿迹。不过在中国辽宁省阜新和黑山地区,至今在端午节时仍保存举行石战习俗。而四川的端午节则是改扔李子。

日本石合战

日本镰仓时代(1185-1333),端午用来袪邪的“菖蒲”在日语与“尚武”同音,让驱邪毒之物被赋与“尚武”之意,加上幕府为武人政权,更提倡尚武气节。民间在尚武精神影响下,除了骑马射箭外,更流行打“石合战”。“石合战”又名为“飞磔”、“印阵打”等,即是人们分成两边阵营,以手或投石器投掷石头互相攻击的节庆活动。

在《日本三代实录》中,记载了元庆五年(881年)在京都城中进行了一场以儿童为主的“石合战”。而在镰仓时代早期的《源平盛衰记》中,也有关于“石合战”的描述。《扶桑见闻私记》记载镰仓建久五年(1196年)日本端午节斗石的情况、《江源武鉴》中记录天文七年(1538年)五月五日蒲生郡和野州郡举办石合战,孩童投石作战,成年者甚至用刀作武器。

打“石合战”本来是对天地阴阳之气激烈变化的模拟展现,被视为适合在端午节这阴阳激烈变化的时节举行,也有“以血驱邪避邪”的意义。打石战在日本古代同时也是四至五月举行的“成男戒”的其中一项需要通过的勇气考验。在尚武的氛围之下,镰仓时代的端午打石战更着重“战斗”的精神甚于逐疫祛病的初衷。

由于“石合战”具有相当危险性,往往造成伤亡事故,所以这种习俗不时被从政者下令禁止。例如镰仓幕府的第三代执权北条泰时便曾下令禁止,不过后来京都民众把宽喜年间的大饥荒归咎于“石合战的禁止”,于是镰仓幕府又放宽了相关禁令。及至江户时代第三代征夷大将军德川家光的宽永年间,“石合战”才正式被禁止。从那时起,它就只限于为儿童举办的小型活动和游戏,以及在节日的仪式期间举行的活动。

韩国石战

韩国关于“斗石”文献记录出现得十分早,在《隋书・高丽传》中记载:

每年初,聚戏于𬇙水之上,王乘腰舆,列羽仪以观之。事毕,王以衣服入水,分左右为二部,以水石相溅掷,諠呼驰逐,再三而止。
《隋书・高丽传》

另外在成书于1451年的《高丽史》中记载:

国俗于端午,无赖之徒群聚通衢,分左右队手瓦砾相击,或杂以短梃以决胜负,谓之石战。
《高丽史134卷・列传47・辛禑2》

从以上可见,石战一方面作为韩国古代统治阶层的表演娱乐,亦是端午节民间习俗之一。及至朝鲜初年,“石战戏” 易名为 “掷石戏”,仍然是极受国王及王室成员欢迎的宫廷表演项目之一。后来日本殖民时期,朝鲜半岛的石战习俗因遭到统治者禁止而消失。

台湾石战

根据学者杨佳霖研究所得,有关台湾在端午节的石战习俗记载,不见于清代台湾方志当中,反而主要见于日治时期日本人的报道中。

综合当时报道资料,石战习俗的称呼有“投石”、“斗石”、“掷石”、“石戏”,以及“石合战”等名称,举行的时间主要集中于端午节这一天,或是与端午节重叠的时段。但除了端午节之外,少数地区则在元宵节、清明节等日举行,如鹿港地区。地点则有台中(丰原、沙鹿、清水、神冈)、彰化(鹿港)、云林(斗六、北港)、嘉义(市、朴子),以及屏东(东港、佳冬)等地,其中又以嘉义、屏东佳冬两地为盛。

杨佳霖指出石战的举行是与模拟阴阳相争相交,以驱疫除灾,促进万物生长有著密切关系的。另外,石战有调剂庶民生活的社会功能,让庶民得以在受压抑、讲求礼节的日常行为中获得解放,宣泄平日所郁积的压力,享受节庆所带来的欢愉。

不过及至日治时期,治台日人只看到习俗的反常、违常,而将其视为一种蒙昧习俗或是迷信。具有强烈群众性格的石战习俗,时常演变成流血冲突,使得原本祛病避疫、解放狂欢的竞技成为一发而不可收拾的群众对抗,此深为日人所忌惮。最终,石战被日人极力禁绝,石战习俗因而消失式微。

及至近年,屏东县重新推广“石战”习俗,以水球代替石头,作为端午节的庆祝活动之一。

参考资料:

Robert Antony,《粤人好鬬——从珠江三角洲地区“掷石为戏”风俗习惯谈起》

范永聪、区显锋,《韩国古代石战探析》

刘晓峰,《东亚“克仗斗石”考》

杨佳霖,《从祛疾避疫到狂欢暴动的“蒙昧恶俗”:论台湾端午节的石战习俗》